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超声年会造影

2016超声年会造影


左室心尖肥厚
心尖位于近场,常规超声心动图常不能清晰 显示,约15%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漏诊。 左心室心腔轮廓的典型造影表现为左心室腔呈 铲子样(spade-like)形态。心尖部室壁明显增厚 。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肥厚的心尖部造影剂灌 注通常是相对减少的,与心腔内的高强度造影剂 形成鲜明对比。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典型心电图表现
心腔内充盈缺损,血栓内无UCA回声
心尖附壁血栓(没有找到好图片)
箭头所示为心尖附壁血栓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肌致密化不全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认识,导致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事件和死亡。 室壁由增厚、运动减弱的两层心肌组成:心外膜下较薄 的致密化层心肌和较厚的心内膜下非致密化心肌。
普通二维超声成像不能清晰显示窦隙状非致密化心肌 ,注入UCA后,可显示心室腔肌小梁间血池内造影剂 填充。清楚显示肌小梁间隐窝。 非致密化心肌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厚度比>2有助于确诊 。
超声声学造影微创、廉价、可重复性等优势。 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良好的应用前景。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谢 谢!
病例 1 超声心动图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病例 1 常规超声心动图
心尖部显示欠清晰
病例 1 左室腔造影
病例1左心腔声学造影检查结果提示
心尖部可见大小约0.6平米厘米的充盈缺损区。
病例 2(肥厚型心肌病?)
阳XX,女,56岁 发现心电图异常1年余 无症状。 外院心超:“心室壁增厚”,“肥厚型心肌病”? 服用ARB类,ACEI类药物治疗。 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
超声造影介导的靶向治疗
超声微泡造影剂可携带基因或药物并利用超声 波与微泡造影剂的相互作用及所产生的生物学 效应,实现微泡携带基因向目标组织转移释放 ,使肿瘤细胞局部目的基因的浓度大大增高, 达到靶向治疗目的。
禁忌症
禁忌症 1、对造影剂过敏者 2、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病患者 3、血压未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5、妊娠
MCE 对冠心病的评估
MCE根据灌注缺损区心肌的部位、范围推测阻 塞冠脉部位。 MCE能评价预测梗死后左室整体功能状态。
MCE显示心肌灌注反映冠脉的微循环,因此能 客观评价PTCA和冠脉搭桥术的效果和预后。
PCI术前及术后MCE
A B
某男,急性心肌梗死后7小时,行急诊PCI A:PCI前MCE示心尖及后壁基底段灌注缺损 B:PCI后MCE显示均匀的心肌灌注。
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头痛、虚弱、疲倦、心肌、头晕、恶心、口干, 嗅觉或味觉改变、呼吸困难、皮肤瘙痒、荨麻疹 、皮疹、背痛、胸痛等
超敏反应:休克、支气管痉挛、舌和(或)咽喉 肿胀、血氧饱和度下降和意识丧失等。
病例 1(心尖附壁血栓)
高XX,男,67岁 劳力性气促9个月,加重1个月 检验结果:心肌酶、肌钙蛋白均正常,NTproBNP5437pg/ml。 检查结果:冠脉造影示(2016-09-05):冠 心病。对角支D1开口可见70%偏心性狭窄。 D2开口可见60%偏心性狭窄。
时实成像技术观察心肌灌注
a:造影剂填充;b:心肌造影剂爆破;c-h:心肌再灌注过程
时实成像技术观察心肌灌注(自己采图)
a:造影剂填充;b:心肌造影剂爆破;c-f:心肌再灌注过程
半定量、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血流量
目测半定量方法: 1分=造影剂均匀充盈,灌注良好 0.5分=造影剂片状不均匀充盈,灌注减弱 0分=造影剂充盈缺损 定量分析方法:时间——密度曲线 分析心肌各节段和层次微泡信号强度变化并绘制时 间——强度曲线,由此计算正常、缺血、梗死、存活心肌 区域内血管的血流量、血容量、血流分布、血流储备等冠 脉微循环指标。
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清晰显示左室心内膜边界是准确评价左心室功 能的关键。 心动图检查时,常有心血管超声图像不佳
(图像质量不佳定义:在任何一个心尖长轴标准切面无法清晰观察到 2个或2个以上连续的心肌节段心内膜结构)
使用造影剂后明显提高心内膜面的清晰度。
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造影后心内膜面显示更加清晰
造影剂
第一代造影剂微泡内所含气体为空气,稳定性差,维 持时间短,显像欠清晰,如:Albunex、利声显( Lev ovist )、Echovist。
第二代造影剂微泡内为高分子量、低溶解度、低弥散 度的含碳氟惰性气体,性质稳定,心肌显影效果较好 ,适当的超声能量可使其破裂,如Echogen、 Aerosomes、Definity、Sonovist、PESDA、Option等 。
心肌致密化不全
左室侧壁肌小梁间血池造影剂填充
心梗后并发症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 常规超声心动图可被检测到。 如解剖和(或)位置特殊或临床条件限制(仰卧位 和重症病房气管插管)等,图像不理想,致诊断 不能确定或者漏诊。 造影增强实用,并能区分真、假性室壁瘤。假性 室壁瘤基底部缩窄,呈瓶颈样结构,收缩期瘤体 内见造影剂充填。
病例1 心电图(2012.3.20)
病例1 心电图(2016.8.29)
病例1 心电图(2016.9.12)
病例1.2016年8月30日心脏彩超报告
病例1.2016年8月30日心脏彩超报告
1.左心扩大。 2.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 3.室壁运动不协调,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4.心尖部声像考虑血栓形成。 5.主动脉内径稍宽,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6.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 7.肺动脉增宽。EF38%
于2016年9月12日来我院就诊
病例 3 心电图
病例3普通超声心动图
左室中间段及心尖段心室壁疏松部明显增厚
病例3左室腔造影
造影后左室壁疏松部呈“羽毛状”(箭头处)
病例3普通超声心动图
病例3左室腔造影
病例3``心肌致密化不全(雷艳)
患者,雷X,女,27岁
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11年,活动后气促5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应用——心肌声学造影
微泡经周围静脉、肺循环、冠脉,进入心肌微 循环。任何影响血流速度和流量的因素均可导 致心肌灌注达峰时间延长或/和灌注稀释,甚至 充盈缺损。
临床应用——心肌声学造影
半定量、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血流量 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评价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后血流灌注 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 协助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消融治疗 超声造影介导的靶向治疗
病例 4
病例 4普通超声心动图
常规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 4心肌造影剂后爆破示心肌灌注
心尖部心肌灌注延迟(5个心动周期以后)
病例 4
箭头示心尖部心肌灌注延迟
病例 4
结合患者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肌造影等检查 结果考虑诊断冠心病,微循环缺血。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典型心电图表现:左胸导联QRS波电压增高;T波非对称性深倒;ST段 下移,胸导联较肢导联明显;Q-Tc间期延长;无异常Q波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超声表现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普通心脏彩超
左室腔造影
心尖附壁血栓
心尖是血栓好发部位。 当不确定心尖是否存在血栓,使用UCA后在心 尖区域探测造影剂信号、改变超声探头的位置 与角度显示完整心尖有助于明确诊断。
造影剂
声诺维(Sono Vue)(2004年我国批准上市): 低溶解度惰性气体:六氟化硫(SF6)。 微气泡外壳为单层磷脂,使其更加稳定。 通过肺循环屏障而进入体循环,最终经呼吸排出。
临床应用
左室腔造影
心肌声学造影
临床应用——左室腔造影
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局部肥厚型心肌病,特别左室心尖肥厚 协助诊断心尖附壁血栓 协助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协助诊断心梗后并发症(室壁瘤、假性室 壁瘤、心室憩室等)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心脏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录
超声造影检查定义 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 超声造影检查临床应用 禁忌症 不良反应 病例
心脏超声造影检查定义
通过外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UCA),实时动态且更清晰地 观察心肌灌注及心腔,反映心脏结构、功能及其冠 脉微循环。 分为心腔显影及心肌灌注造影。
病例3``心肌致密化不全(雷艳)
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造影前后图像对比
病例3``心肌致密化不全(雷艳)
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造影前后图像对比
病例3``心肌致密化不全(雷艳)
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造影前后图像对比
病例 4(冠心病?)
肖XX,男,44岁 反复胸闷10年 10年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数分钟可缓解。 无大汗、气促等不适。夜间可平卧入睡。入当 地医院就诊,行冠脉造影检查阴性。行相关检 查后诊断为: 1、颈椎病, 2、2型糖尿病。
病例 2 常规超声心电图似见左室壁增厚
病例 3 左室腔造影后左室壁无明显增厚
从上图看,目前不考虑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建议患者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
病例 2 常规超声心电图似见左室壁增厚
病例 3 左室腔造影后左室壁无明显增厚
病例 3 (心肌致密化不全)
覃X,男,34岁 活动后气促20余天 当地医院经心电图、心脏彩超 诊断:1、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脏扩大 心功能级 III级; 2、血压升高查因:原发性?继发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