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1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专题2是学生高中阶段首次接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材以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溴、碘和典型的金属元素钠、镁及其化合物为例,研究了这些物质的制备、性质和应用本专题作为教材中第一部分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对后续的学习又起着基础与指导的作用。
本专题不仅涉及多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而且也蕴含着相应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不仅是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2》中化学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更是选修模块的继续学习不可缺少的知识与方法的准备。
氯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本单元中系统地介绍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领悟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虽然学习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但是比较肤浅、零散,更没有理论体系。
本专题是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二个专题,是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第一次系统地探究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有机融合。
学生在习得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探究方法的同时,认识到自然资源利用与化学科学密不可分,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目标分析1、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氯气的氧化性及与水、碱的反应;知道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了解氯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②感悟氯原子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③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现象分析能力;④联系漂白粉的工业生产,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认识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②通过探究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③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的一般性质,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研究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和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②正确地认识氯气的消毒作用和氯气的毒性之间的关系,体悟化学的正面价值;③体会食盐的重要性和氯碱工业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难点:氯气和碱的反应;氯气和漂白粉的漂白消毒作用;实验的设计、正确操作和现象分析。
五、教学策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身边的一些常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推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增加信息量。
边讲边实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六、课件准备与策略为了增加课堂信息量,增强实验效果,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以课件形式进行教学。
将教学重难点以多媒体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
课件以教师演示为主,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提示,将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出来,透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七、课前准备课件、实验仪器药品等八、教学过程【板书】氯气的性质【引入新课-PPT1】前段时间南京等处发生了氯气泄漏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氯气泄漏事件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因为什么?【学生回答】氯气有毒,准确的说,氯气是个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提问】那么如果你在氯气泄漏现场,你要如何自救?【学生回答】用湿毛巾捂住嘴,往高处跑。
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氯气能溶于水(1:2),而且密度比空气大。
【总结物理性质】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展示】氯气的图片【引导提问】同学们回答了它的颜色补充说明氯气在加压的情况下,会形成液氯。
【闻气味】将盖着的玻璃片移开一个小口,鼻子凑近瓶口,用手在瓶口轻轻地往鼻子处煽动,一闻到气味就盖上玻璃片勿须再闻。
禁止直接将鼻子凑上去闻。
【归纳并板书】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易液化【过渡】可能大家刚刚在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后,会觉得氯气是个可怕危险的物质,会觉得它太毒了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接触它以免被它毒害!要是大家真这么想的,那我就要为氯气大喊冤枉了。
其实,只要我们合理运用,氯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收集证据为氯气伸冤,而这些证据就要从它的化学性质入手了!【板书】二、化学性质【引入】俗话说,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他的性格,而对于一种物质来说那就是:结构决定性质。
我们一起来写写氯原子的结构,【讲解】(我们从氯原子的结构可以知道,它的最外层有7 个电子,它只要得一个电子就能形成8 电子的稳定结构,从而我们得知它的得电子能力很强,即有强氧化性,通常化合价显-1 价。
【过渡】氯原子易得电子,那么它可以和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反应,比如我们知道的金属就很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那么氯气到底能不能和金属反应,我们的推测正不正确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我们选择一种金属,比如钠,来试试看会发生什么反应。
【视频】取一小粒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稍微加热使它熔成小球,迅速将一装满氯气的集气瓶罩在钠珠上,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归纳现象-PPT7】熔融的钠珠和氯气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白色固体物质(同学们完成相应的学案内容)【讲解】大家猜想生成的白色物质是什么呢?根据元素守恒原理,我们知道反应物只有钠和氯气,所以我们猜测生成的新物质为氯化钠,而事实上这种新物质正是氯化钠,因为氯气与金属钠直接发生了化合反应。
根据我们描述的现象,我们一起来写一下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并配合讲解】与金属的反应2Na+Cl2==2NaCl(学生们写在学案上)(并完成PPT7)【提问】钠是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它能和氯气反应,那么性质不如它活泼的金属能不能和氯气反应呢?比如铁能反应吗?(展示PPT8)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大家注意观察倾听,并将你们看到的现象填在学案上。
【视频播放】铁在氯气中燃烧【提问】请同学来描述一下反应现象。
【学生回答】铁丝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
【讲述】由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我们可以推测出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是三氯化铁或二氯化铁,但是我们要记住氯气的氧化性非常强,它能把原子氧化到高价态,所以生成的是三氯化铁,请同学们在各自学案上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
【板书】2Fe+3Cl2==2FeCl3【讲述】氯气的强氧化性不仅能将钠、铁这类活泼金属氧化,也能使铜这样的活泼性排在氢后面的金属被氧化。
铜和氯气的反应与铁的相似。
【播放视频】铜在氯气中燃烧【讲述】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反应现象: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描述在PPT9 中)请同学们参照钠、铁的反应式,写出铜与氯气的反应方程式。
【归纳并板书】Cu+Cl2==CuCl2【过渡】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氯气的强氧化性能和具有还原性的金属反应,那么氯气能不能和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反应呢?比如氢气,因为氢原子也是容易失去电子的。
我们通过看下面一段视频就会有答案了。
【播放视频】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讲述并互动回答】我们看到氢气的确是与氯气反应的,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它的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展示在PPT10 中)。
点燃点燃那么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吧?是氯化氢。
请大家把它的方程式写出来,填在相应的表格中,老师在黑板上写。
【板书】与非金属的反应H2+Cl2==2HCl【讲述】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刚描述铁、铜、氢气等与氯气的反应时用了“燃烧”这个词,大家回想一下初中学习的知识,我们把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的反应称为燃烧反应,而且初中我们说燃烧都要有氧气参加,但其实燃烧不一定非要氧气参与,只要有助燃气就行,而氧气只是助燃气中的一种,这里我们学习的几个反应中氯气也在充当助燃气的角色。
【过渡】接下来,我们还得继续探索为氯气收集证据申冤。
(取出之前做溶解性实验的矿泉水瓶)我们知道了氯气的性质很活泼,那它溶解在水里面后,是仅仅发生了物理变化吗,它会不会与水发生反应呢?假设它们反应的话,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氯水里会有哪些粒子?【师生共同分析】这个溶液里肯定是有水分子的,而根据溶液的颜色为黄绿色我们也可以知道里面一定有氯气分子,再根据元素守恒原理,另外只可能有H+ 、OH - 、Cl - 或还有其他一些由O、H、Cl 元素组成的粒子。
【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根据已给的药品(新制氯水、PH 试纸、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品红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和仪器(玻璃棒、小试管3 支、表面皿,烧杯)设计探究实验。
(老师要从旁稍作指导)【提问】同学们的实验做得都非常好很成功,相信大家对于氯水的成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请几位同学分别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情况和结论。
【学生回答】为了检验H + / OH - ,我们将氯水滴在PH 试纸上,发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这个说明了氯水显酸性,其中含有大量H + ,而褪色又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将氯水与硝酸银、稀硝酸混合,生成白色不容沉淀,说明氯水中含Cl - ;将氯水与碳酸氢钠混合,发现有气泡,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次说明氯水中含大量H + ;氯水使品红溶液褪色也再次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通过这些探究实验,我们可以判定,氯气与水的确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比如HCl。
不过,疑问又来了,具有漂白性质的是什么呢?到底是氯气分子还是另有新物质呢?我们不妨再做个实验来检验一下。
【演示实验】将一片晒干的红色玫瑰花瓣与一片新鲜的湿润的红色玫瑰花瓣分别放入两瓶装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盖好玻璃片,观察现象。
点燃【师生共同描述】晒干的花瓣没有褪色,而湿润的花瓣颜色明显变淡【讲述】这说明了,具有漂白性的不是氯气分子,而是氯水中的新物质,这个新微粒是什么呢?它就是次氯酸HClO,其中氯显正一价,具有氧化性,正是这种氧化性使它具有漂白性。
(回到PPT12)也就是说,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H + 、Cl - 、HClO,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弄清楚了氯水的成分,其中既有氯气分子,水分子,也有H + 、Cl - 、ClO - 、OH - 这些离子,既有反应物又有产物,仿佛没有反应彻底,那么这个反应应该怎么写呢,还和我们之前写的方程式一样吗?(展示PPT15)请大家打开书本到43 页,看一下在这一页的最下面的注解,而氯气与水的反应正是这样的可逆反应,我们要用可逆符号代替等号。
下面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
【板书】与水的反应Cl2+H2O==(可逆符号)HCl+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讲述】我们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知道,氯水是黄绿色的,具有酸性和漂白性,而具有漂白性质的成分就是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它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而且还能杀死水里的细菌,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不过,次氯酸不稳定,它容易分解放出氧气,特别是在光照条件下,放出氧气的速度会加快,反应方程式为:【板书】2 HClO==O2↑+2HCl【提问】所以,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要如何来保存氯水?而久置氯水的PH 又会怎么变?【学生回答】所以,我们要将氯水密封保存在阴凉的地方,一旦它失效了,也就是次氯酸分解了,那么就会生成氯化氢,溶液的酸性增强,PH 会降低,所以氯水不能久置,容易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