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游《关山》优秀课件

陆游《关山》优秀课件


层次内容分析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1、和戎:对金人屈服。 2、空:白白地。 3、临:到。 4、边:边疆,边界。 5、朱门:达官贵人家。 6、沉沉:深远的样子。 7、按:打拍子。 8、厩:马棚。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 到边疆。 达官贵族在深宅大院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 的马快肥死了,兵器也朽烂 了 。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5、干戈:原指武器,这里指战争。 16、闻:听说。 17、岂:难道,怎么。 18、遗民:指留在金统治区的人民。 19、忍;忍受。 20、望:希望。 21、垂:垂落,垂下。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
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受着死亡的痛苦盼望复国,今天晚
解题
《关山月》属乐府旧题。《乐府解题》说:“《关 山月》,伤离别也。”这种离别,总是与征战联系在一 起的。《乐府解题》对于“关山月”三字的出处,引古 诗《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四句作为解释。
从南北朝至唐代,有不少诗人曾以《关山月》为题 写过诗。他们的诗一般是抒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之情, 隐含厌战、抱怨的情绪。陆游此诗却不同,思想内容比 前人同题诗作更为深广,有着更为强烈的时代精神。
次四句为第二层,写守边战士报国无门、英雄无用 武之地、等待老死边疆的怨愤。
陆游《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写于1192年,他已退居在山 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 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 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 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高楼和无休止的 轻歌曼舞,写出当年那种虚幻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 ,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 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 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荒淫无度的风气。正
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南宋投降而议和后文恬武嬉、 武备松弛的局面,这些都是“和戎”的后果。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客栈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 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带兵 南迁,以临安为国都建立南宋,苟且偷安。这首诗就是针对这 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痴如醉,像喝醉 了酒似的。这里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 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
治阶级。诗中“熏” “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 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
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 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且偷安的杭
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后四句为第三层,写北宋遗民渴望恢复中原而连年失 望的悲痛。
层次小结
本诗三个层次分别描写了三个画面, 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
1.豪门贵族醉心歌舞——高官乐; 2.边疆战士笛里寄怨——战士怨; 3.北宋遗民生不如死——遗民悲。
评析
本诗以“和戎诏下十五年”领起,下面从各 个角度写因“和戎”而出现的典型景象:豪门贵族 文恬武嬉,正好及时行乐,歌舞升平;将军不战, 厩马肥死,武备废弛;渴望收复失地的壮士报国无 门,无用武之地,徒添白发,以笛子抒发怨愤;沦 陷区的遗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顽强挣扎,垂泪南望, 期待王师解救他们,却始终不见王师的踪影。仅用 十二句诗,高度概括地描绘出“隆兴和议”以来十 多年间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和不同人物的处境、心 态,而作者忧国忧民的激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其 爱国情怀,感人肺腑。
关山月
陆 游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 育,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 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提举江南西路常平 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 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 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 年八十六。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 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 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此时的陆游,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 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 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宋遗民—— 他们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 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 对此,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遗民泪 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两句诗苍劲悲 凉,充分表现出诗人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 事的心情。
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
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9、戍楼:边防的岗楼。戍,戍守,防守。 10、刁斗:古代军中使用的一种铜器。 11、知:知道。 12、沙头:沙场。 13、照:照射。 14、征:出征。
边防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 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 出征将士的骨头。
作品简介
陆游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 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 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 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 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的 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 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著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 集》、《南唐书》、《老学庵 笔记》等。
写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被再次 免官,从此闲居成都。其间,宋朝大片中原 地区被金人占领而不能收复,陆游面对南宋 半壁江山,感慨万端,于是在成都用乐府旧 体写了三首诗,即《关山月》、《出塞曲》、 《战城南》,三首古体诗自成一组,集中表 现了诗人谴责朝廷议和、要求恢复中原的爱 国精神。这首《关山月》,写得尤其沉痛悲 怆,为陆游乐府诗中的名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