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施工及特殊路基处理及施工工艺Word 文档

路基施工及特殊路基处理及施工工艺Word 文档

路基施工及特殊路基处理及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对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测与加密,对中线控制点、水准点进行闭合联测。

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

2、工程开工前,先复核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对外露的地下管线、光缆及公用事业表具箱等给予标明,避免埋设或堵塞。

3、根据设计图纸放出线路中心桩,其桩距在直线地段一般为20米,曲线地段一般为10米,地形变化处应视实际情况加密,施工过程中,及时并妥善保护。

4、根据地质资料,对沿线的土质和地下水位状况全面了解,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分段取样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有关要求,将用于路基填方的土样按规定的检测项目及频率送试验室检测,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标准击实度,编写开工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二、清表清表施工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联合作业并人工配合,自卸车运输施工的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填筑路基的线路中桩及路基坡脚线位置、标高,并用白灰明显标记清楚,然后利用推土机,挖掘机及自卸车配合,对红线范围内的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等进行清理。

清表深度按30cm控制,清理完成后使用平地机先把路基刮平,然后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三、特殊路基处理施工1、盐渍土、泥岩等不良地质处理(1)施工工艺流程程序施工准备→路基中线及水平测量→盐渍土、泥岩铲除→换填→路基填筑。

(2)施工方法①按图纸要求针对每段落换填的深度不同进行换填②用挖掘机挖除地表和路床范围内的超限盐渍土和泥岩土层,用汽车运到指定的弃土场。

③换填卵、砾石土等非盐渍土,分层填土压实,施工时不能间断,碾压时控制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1个百分点,雨天不得施工,按标准碾压。

④换填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再对上部路基进行继续填筑。

(3)施工要点①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尺寸放出填筑(盐渍土、泥岩挖除)边桩。

边桩处插设1m高的标志旗,以方便施工。

②根据设计深度要求,铲除地表层的盐渍土和泥岩,铲除宽度为两侧路基坡脚外0.5m。

③分层回填当地合格的砾石料。

按照试验确定的填料合理层厚,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同一层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以利施工控制。

④在填筑路基前,对处理的地基进行检测,压实度达到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四、路基土方填筑1、填筑试验段填筑前对清表后的原地面进行测量及压实度的检验达到设计路基压实度90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用于施工。

2、砂砾石路基填筑砂砾土路堤填筑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式。

每10~15m插杆挂线,控制每层松铺厚度。

按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进行含水量检测,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范围内,再进行碾压。

碾压时,采用双区压路机直线段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

直线进退,相邻纵向碾压轨迹重叠1/3,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2m。

振动压路机行驶速度不大于4km/h。

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的测定,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

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再填筑下一层。

填筑至标高后,恢复中线,测量高程,测放路肩边桩,修筑路拱,并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度符合要求。

依据边线桩,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进行整修拍实。

自卸汽车按标点卸料,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不同土质的填料不得混填。

采用推土机摊铺粗平,平地机精平,每一层做成向两侧2~4%横坡以利排水。

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范围内,再进行碾压。

碾压时,采用双驱压路机直线段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

直线进退,相邻纵向碾压轨迹重叠1/3,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2m。

振动压路机行驶速度不大于4km/h。

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的测定,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

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再填筑下一层。

填筑至标高后,恢复中线,测量高程,测放路肩边桩,修筑路拱,并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度符合要求。

依据边线桩,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进行整修拍实。

3、冲击碾压施工对填筑高度大于等于6m的路基每隔2m采用冲击压路机(25KJ)进行增强补压处理。

冲击碾压宽度为路基宽度每边减1m(即路基宽度-2m),冲击首层距底面1.5m,最后一层距路面0.5m。

施工方法如下:(1)冲击碾压的遍数:采用三边型(25KJ)冲击压路机对填方路段进行补强冲击碾压,碾压遍数通过试验来确定,通过布设的沉降量观测点来观测沉降量和检测现场的路基压实度。

(2)机械组合:冲击碾压机械组合为一台冲击压路机、一台QY500牵引车、一台LW500F装载机和一台PY200的平地机、水车配合。

(3)碾压程序①用平地机对冲压工作面进行清理,整平。

②埋设观测点标志,冲击前观测沉降标志的标高,并做好记录。

③检测冲击碾压前的路基含水量,并保证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

④冲击碾压前检测压实度。

检测位置在填土表面以下20厘米处,并做好记录。

⑤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机械行进速度在10-15km/h之间,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错轮进行,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

⑥冲碾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进行时,可用平地机平整后再进行冲击碾压,若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均匀洒水继续冲碾。

⑦冲碾结束,用平地机整平施工冲碾路段,然后采用重型钢轮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若表土干燥,下道应适量洒水,以保证压实效果。

(4)施工注意事项①如表面干燥要适量洒水,防止表面粉尘化,影响能量深层传递。

②车辆转弯时应调整转弯路线,使冲击凸轮落点不致重复前次落点,以减少波浪现象。

③若路基填料发生变化要重新做试验路段,以确定碾压遍数。

(5)质量检测①沉降量检测沉降量检测主要是根据布设的沉降观测点,在冲击碾压前用水平仪测定沉降标志的标高,冲击碾压至试验遍数后观测次标高,并作好记录。

②压实度检测,对每个断面检测2点,左右各一点。

五、路堑开挖1、土方开挖清理现场,拆除一切有碍施工的障碍物,做好路堑顶截水沟、土沟等工程施工。

进行中线贯通与高程测量,做好记录,进行放样,确定施工边界线桩位。

根据调配和施工顺序,采用纵向分层自上而下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开挖。

开挖接近路堑底时,按路床设计横断面放线,开挖修整压实,并做好路拱,挖好边沟,以利排水。

根据边桩位置,预留0.2~0.3m的保护层,以利于人工修坡。

据测设的边线桩和设计坡度及时刷坡,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防护,保证边坡稳定。

路基挖方的一般要求:(1)挖方作业要符合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确定的线向、标高和横断面。

(2)开挖中如果出现石方,要测出土石分界线,并经监理工程师鉴定签认。

(3)挖方路基有不同的风积沙层次时,尽可能分层进行开挖。

(4)开挖中的适用材料,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要尽量利用作为填方的填料,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任意废弃。

(5)开挖中挖出的非适用材料弃到指定的弃土场位置,不得随意堆弃。

(6)开挖中应避免超挖,若发生超挖时,要以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回填并压实。

2、石方开挖对比较松软、破碎的岩石采用大马力推土机、挖掘机、破碎机等机械并配合人工施工,对比较坚硬的岩石采用爆破施工。

采用台阶深孔微差控制爆破,潜孔钻机钻孔。

对爆破后的石质路段,采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清碴,自卸车运输。

对于石方边坡,施工时采用预裂或光面爆破,分次进行,软石采用机械刷坡,人工配合。

爆破参数的确定:根据岩石硬度、节理发育程度和爆破深度而定。

测量布孔:根据钻爆设计及试爆结果确定的参数,用灰点或油漆定出炮眼位置,并参照爆破方案进行复核。

钻孔:严格按照设计钻孔,装药前必须检查孔位、深度、倾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炮孔有无堵塞、孔壁是否有掉块以及孔内有无积水。

装药与堵塞:严格按设计装药、堵塞炮孔。

爆破网路敷设与起爆:孔外间排延时,孔外同排即发,孔内同段延时,当爆破区较大时,正式爆破前应在野外进行1:1爆破网路模拟试验,验证网路设计的可靠性。

网路敷设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章》中有关起爆方法的规定,网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具有安全起爆条件后方可起爆。

装运:开挖石方为强膨胀性泥岩,不能用作路基填料,采用装载机和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3、边沟开挖(1)边沟的位置、断面尺寸应符合图纸的要求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

(2)平曲线处的边沟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相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3)路堑和路堤交接处,边沟应徐缓引向路堤两侧的自然沟、排水沟,勿使路基附近积水,并不得冲刷路堤。

(4)边沟边坡必须平整、稳定、严禁贴坡,沟底应平顺整齐,无积水现象。

(5)弃方处理①路基的弃方包括:清理场地的淤泥、腐植土、盐渍土、膨胀性泥岩和杂物,以及不适合作填方的材料。

②弃土堆应堆放稳定、有较规则的形状,在上坡方面的弃土堆应连续而不中断,并在弃土堆前设置截水沟,在下坡方的弃土堆应每隔50-100m设不小于1m宽的缺口,以利排水,弃土堆的坡脚应根据图纸规定进行防护加固。

当弃土堆的位置、堆放型式或施工方案等有变更时,应在变更前将变更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③弃土堆放时,不得干扰正常交通,并应防止对周围的污染和淤塞。

(1)横向半填半挖路基填筑原地面不陡于1:5时,翻松半填断面后进行分层填筑;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0米宽的台阶,台阶顶面挖成2%~4%的内倾斜坡,再分层填筑。

(2)纵向填、挖交界地段和陡坡地段路基填筑原地面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向内倾斜2%~4%的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0米,当地表坡度陡于1:2.5且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0米时,为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破坏,除要求开挖台阶外,还应在路面地面以下铺设2~3层土工格栅。

格栅应伸入挖方段不小于4.0米,再分层填筑。

全线填方与挖方交界处铺设土工格栅补强处理,土工格栅技术要求:纵向抗拉强度≥80KN/m,纵向延伸率≤13%。

3.1路基土方开挖3.1.1施工放样:测量人员应在经审批通过的测量控制网基础上,依次放出路基中线、开口线、截水沟等位置,并撒灰线进行标识。

3.1.2开挖临时截水沟:路堑上侧截水沟在地势比较平坦时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地势比较陡峭时采用人工进行开挖,开挖的土方堆放在截水沟外侧,临时截水沟位置设在设计截水沟位置上,截水沟距离路堑上坡口边缘和开挖尺寸严格按照设计执行。

3.1.3路堑开挖:路堑开挖计划采用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施工,开挖分段、分层至上而下全断面进行,路堑边坡一次成型,不得超挖。

在开挖的工程中要进行边坡稳定性监测,如出现失稳现象,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