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的历史文化背景

宁波的历史文化背景


宁波的文化积淀——地方戏曲
甬剧 始于清乾隆后期,初称“串客”。系由田头山歌、马 灯调、唱新闻等滩簧类民间戏、曲调演变而来。主要 流传于宁波一带。1950年5月始正式定名为甬剧。语 言、唱腔富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郁。 姚剧 起源于清乾隆年间。主要流行于余姚、慈溪、上虞、 绍兴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表演朴实、粗犷、自然,对 白用生活语言,杂以插科打诨。1956年,正式定名为 “姚剧”。 宁海平调 宁海县地方剧种。始于明末清初,主要流传于宁海、 象山、三门、天台、奉化一带。剧目有近百之多,内 容以反对封建礼教、除暴安良为主。2006年,宁海县 平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 剧类别,序号9。 四明南词 也称四明文书,属弹词类。主要流行于浙东地区,清 道光年间进入鼎盛时期。曲词有词调、赋调、正赋、 平湖、紧平湖等五种,俗称“五柱头”。 宁波走书 又称犁铧文书、莲花文书。主要流传于宁波周边地区 。至清光绪年间,常用曲调发展到四平调、马头调、 赋调等三种,俗称"老三门"。其中四弦胡琴是走书音 乐独具特色之处。同时,演唱形式也是由坐唱发展到 表演,动作幅度较大,“宁波走书”也由此得名。
Hale Waihona Puke 宁波的文化积淀——饮食特色烹饪工艺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海鲜名 闻内外,向以蒸、烤、炖制 海鲜见长,特别讲究火候、 刀功别具特色,轻形式,重 实味,鲜咸相兼,美味可口, 宁波人昵称“下饭”。 宁波十大名菜 为冰糖甲鱼、剔骨锅烧河鳗、苔菜小方烤、雪菜大黄鱼、 腐皮包黄鱼、网油包鹅肝、荷叶粉蒸肉、黄鱼海参羹、 彩熘全黄鱼、炒鳝背。尤以冰糖甲鱼、锅烧河鳗为宁波 传统名菜之最。
骨木嵌镶 其历史可上溯到 1000多年前的隋唐 时期,明代骨木嵌镶 主要用于家具的雕饰 。清乾隆年间,宁波 的骨木嵌镶工艺以其 特有的地方风格和精 致的技艺名闻遐迩, 被列为“贡品”。
泥金彩漆 宁波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 化,“泥金”名称始于商周。以朱红和黑色为漆器 的基本色调,而浮花工艺为宁波漆器传统工艺中较 有代表性的手法。漆器的装饰以金为主,题材有花 鸟、山水人物及寓吉祥如意的图案等。
宁波的文化积淀——民俗
八月十六中秋节 全国各地以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惟宁波以十六为 中秋。每逢中秋节,家人团圆,赶庙会,观龙舟,吃 月饼,亦互赠月饼。 舞龙 主要集中在每年新春佳节前后举行甬城城乡一带流传 最广,历来有舞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风俗。 舞狮 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 教有关节日。狮舞有独舞、对舞、群舞,以三狮共舞 为多,以表演"抢五灯"为最精彩。 大头和尚舞 昔日每逢新春佳节,民间舞蹈“大头和尚”便以“太 平会”名义,走村串户,恭贺新禧,消灾祈福 赛龙舟 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 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 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 传说最早见于南北朝梁元帝时期的《金缕子》一书。现宁波 西乡有梁祝合葬墓及梁山伯庙。宁波有“若要夫妻同到老, 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谚语。现梁祝故事以各种艺术形式流传, 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宁波的历史沿革
历史名城—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史前遗址” 发源地。 唐代起已是与日本、新罗及东南亚 一些国家通商的主 要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扬州、 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时列为对外贸易三大港口重镇。 朱元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采单仲友的建议, 取“海定则波宁”之义,称宁波府, 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16世纪中叶,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宁波成为全球 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口。 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 “宁波帮” 更是蜚声海内外。
保国寺 位于灵山山腹中,至 今已有970多年历史 ,以其精湛绝伦的建 筑工艺闻名。现存大 雄宝殿重建于北宋 大 中祥符六年(公元 1013年),是长江以 南最古老、保存最完 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在中国建筑史上具 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其他人文古迹 蒋介石溪口镇、阿 育王寺、天童寺、 它山堰、镇海口海 防遗址、上林湖越 窑遗址、梁弄抗日 根据地、慈城、前 童古镇、梁祝文化 公园等。
宁波十大名点 猪油汤团、龙凤金团、水晶 油包、豆沙八宝饭、猪油洋 酥块、三丝宴面、鲜肉小笼 包子、烧卖、鲜肉馄饨、酒 酿圆子。其中,尤以宁波猪 油汤团为全国闻名小吃。
宁波的文化积淀——传统工艺
朱金木雕 又称漆金木雕。在明清时期 ,工艺制作已达到了较高水 平。它是在木雕制品的基础 上以朱砂色为底,贴金饰彩 而成,显得金碧辉煌。题材 多取于戏剧故事,造型古朴 生动,刀法深厚。朱金木雕 主要用于寺、庙、祠堂等建 筑及木床、花轿等大型家具 和神像等。
宁波的文化积淀——人文古迹
河姆渡遗址 发掘于1973年,为中国 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 遗址。其发掘在学术界 确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 从本土起源的观点。
天一阁藏书楼 名出汉郑玄《易经注》中“天 一生水”一说,寓意以水制火 ,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 1561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 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 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 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乾隆 三十七年,乾隆皇帝敕命兴造 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 藏《四库全书》,天一阁自此 名闻全国。
金银彩绣 又称"仿古彩",为传统宁绣中 的精品。宁绣与湘绣、苏绣、 京绣、粤绣、蜀绣被誉为中国 六大名绣。金银彩绣采用各色 真丝织品为原料,底色以深色 为主,制作工艺可分为网绣、 包金绣、垫金绣三大类。题材 有龙凤、花卉、佳禽等。主要 用于绣衣、靠垫、台布、床罩 、软包等生活用品。2010年 ,宁波市的“宁波金银彩绣”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批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 别,序号8。
宁波的历史沿革
1949年5月浙东解放,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亦为宁波专署驻地。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 县体制。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逐渐由河口城市向海港城市演进,并形成三江、 镇海、北仑三片滨海临江发展的空间格局。 1986年宁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 如今的宁波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又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宁波港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已与世界上2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 , 也是上海中国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的组成部分。 2000年北仑港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