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外精炼》
电炉为初炼炉时,提高生产率的效果最显著,因取消电炉的还原 期,甚至部分氧化期,故提高电炉的生产率。
一般可以提高电炉生产率25%左右。若与超高功率电炉相配合, 则可提高超高功率电炉生产率50%~100% 。
2)改善钢质量、扩大品种
炼钢炉与炉外精炼配合能生产出气体含量低、夹杂物含量少的纯 净钢,扩大生产的钢种,尤其是转炉生产的钢种可以与电炉竞争。
• 废钢预热技术:利用电炉排出的高温废气预热进行废钢预热,到目 前为止,世界范围废钢预热方法主要有料罐预热法、双壳电炉法、 竖窑电炉法以及炉料连续预热法等等。
• 工作原理及节能效果:其中效果最好、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炉料连续 连续预热式电炉,实现了废钢连续加料、连续预热及连续熔化—— “三连续”,电弧加热熔池、熔池熔化废钢。
冶金学—炼钢篇
电炉炼钢及炉外精炼
阎立懿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
2008年10月29~11月24日沈阳
(No11)
主要内容
电炉炼钢及其发展 电炉炼钢设备及其电热特性 电炉炼钢原料及冶炼工艺 电炉新技术、新工艺 炉外处理——炉外精炼 中国钢铁与大型电炉现状
01.12.2020
.
2
上次介绍第五章“电炉废钢预热技术”的内容:
1)电炉的还原期钢液吸气严重
电炉的还原期为吸气过程,使钢中气体增加,影响钢的质量。对于防止 大断面合金结构钢和大锻件钢最敏感的缺陷——白点来说,要求把钢中的氢 降低到2.5~3.0ppm以下。
这在电炉冶炼的氧化期,经过激烈而均匀的碳-氧沸腾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但是,紧接着的还原期,却又使钢中的氢回升到5~7ppm,而出钢、浇注后 则几乎回复到熔清时的水平。以往采取还原期密封电炉,保护出钢及浇注, 但效果也不明显。
2)出钢、浇注过程钢液二次氧化严重
电炉氧化期脱碳过程夹杂物的去除,还原期的脱氧及其夹杂物的上浮均 比较彻底。但在出钢、浇注过程中,由于钢液与大气接触,气体及[O]急剧升 高,影响钢的质量。在出钢过程中,如果钢液与大气接触达到平衡的话,[O] 就会回复到脱氧前的水平(100~200ppm),给浇注带来恶劣的后果。
01.12.2020
.
8
4)电炉炼钢的品种受限制
科技对钢材质量日益苛刻的要求:如纯净度高,各向异性小,合金
成分范围窄等方面。其中对钢的纯净度要求,即钢中C、S、P、T.O、N、
H杂质总量达到l00ppm。如此低的杂质含量,用传统电炉炼钢方法根本
达不到的。对于有些超低C、S、N等纯净钢种也不能冶炼。
01.12.2020
.
11
6.2 炉外精炼的基本手段
为创造最佳的冶金反应条件,炉外精炼所采用的基本手段:搅拌, 真空,加热,及渣洗、喷吹与喂丝等几种,以及这些基本手段的不同 组合。
6.2.1 搅拌
对反应容器中的金属液进行搅拌,是炉外精炼的最基本、最重要 的手段。它是采取某种措施给金属液提供动能,促使它在精炼反应器 中对流运动。
01.12.2020
.
7
3)电炉还原期的变压器利用率非常低
电炉的还原期钢液基本上处于保温与调温的状态,因而电炉的 还原过程需要的电功率很低(仅为变压器额定功率的1/3~1/6),而 且时间很长(约1/3),使变压器利用率非常低、生产率低、成本高。
尤其超高功率电炉技术的出现,高功率、强化用氧使废钢迅速熔 化、氧化,但钢液的还原仍然要在低功率、长时间下运行,这大大 降低了超高功率电炉的功率利用率,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01.12.2020
.
10
3)调节炼-浇节奏,实现多炉连浇
在初炼炉与连铸机之间设置的具有保持和调温的缓冲设备—炉外 精炼炉,则可显著地改善初炼炉和连铸机的配合,实现多炉连浇,降 低生产成本。
4)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率、改善钢的质量、扩大品种及实现多炉连浇都可以降 低产品成பைடு நூலகம்。
此外,某些炉外精炼法允许初炼炉使用一些质量较差,或价格便 宜的原材料。如采用VOD或AOD生产超低碳不锈钢,就允许初炼炉的 炉料中配用高比例的同类钢种的返回钢或碳素铬铁,从而显著地降低 原材料的费用。
01.12.2020
.
3
第六章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概况 炉外精炼的基本手段
炉外精炼方法
6.1 炉外精炼的概况
6.1.1 ~在现代炼钢流程中的位置
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钢水二次精炼——连铸 电炉——钢水二次精炼——连铸
其中铁水预处理与钢水二次精炼可统称为炉外处理或炉外精炼
01.12.2020
有与炉外精炼相配合,才能获得高效、节能,创造更大的利润。
01.12.2020
.
9
6.1.4 钢水炉外精炼的优越性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原因,使得传统的炼钢法受到挑战,也促使电 炉功能分化。尤其是超高功率电炉很“自然地”与炉外精炼相配合。 炼钢炉(初炼炉)配炉外精炼的优越性如下:
1)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率
.
5
6.1. 2 炉外精炼技术与目的
炉外精炼技术是在初炼炉(转炉、电炉)以外的钢 包或专用容器中,对钢液进行炉外处理的精炼方法。
炉外精炼的主要目的: 脱碳、脱气(H、N、CO)、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 控制夹杂物的形态、调整成分及温度等等。
01.12.2020
.
6
6.1.3 传统炼钢存在的问题
搅拌可改善冶金反应动力学条件,强化反应体系的传质和传热, 加速冶金反应,均匀钢液成分和温度,有利于夹杂物聚合长大和上浮 排除。
01.12.2020
.
12
反应器的搅拌强度可以用单位金属液所得到的搅拌 能密度ε衡量,搅拌的效果通常用反应容器内的均匀混合 时间τ来反映。
• 操作特点:这种炉料连续预热式电炉,正常冶炼过程给电的一开始 就是“平熔池期”,所以平熔池持续时间长、渣线由下至上范围变 化大——为“变渣线”,这就使得电弧始终威胁大部分炉墙,2#区 域损坏最为严重,这将大大减少了炉衬寿命。 因此,这种电炉炉衬砌筑、造渣、吹氧及供电等均与普通电炉 有着很大的区别,必须予以重视!
另外,生产低碳高铬不锈钢时,铬的烧损严重、炉体寿命低等,使
得炼钢成本大为提高。
5)转炉炼钢法去硫困难
传统的炼钢方法中,转炉炼钢法钢中的气体含量低,但存在炼钢过
程去硫困难,对铁水中的硫等要求特别严格(常要求铁水炉外处理),
以及出钢沉淀脱氧,钢中夹杂物多,使得所炼钢种受到限制。
当UHP电炉出现发挥了炉外精炼的作用,就UHP电炉本身来说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