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一病例分析报告

案例一病例分析报告

云南群体发病事件的病例分析报告
摘要:
二月十八日,云南省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碧玉村某建筑工地发生群体性的(生活群体共21人),不明原因疾病,发病人数九例。

19日,九名病例被转到中排乡医院,县疾控中心立即赶到中排乡医院协助治疗,兰坪县委、县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小组,于24日将病人转到县医院进行治疗。

27日,专家组在对发病农民工近期接触人群及生活状态调查时,又发现一例新发病例。

至此发病人数升至十人,其中一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专家组调查发现,十名发病者均有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四肢肌肉触痛,下肢浮肿等共同症状,有的病例还伴有关节活动受限,肢体肌肉麻木、有蚁行感等症状。

他们相继发病,最早的发病在大年初二,到目前为止,发病时间最长的已有三十多天,其中病人中途回过家,但家人和村民未发生此类症状,兰坪县疾控中心提取了病人的饮用水,血液,尿液到大理医学院化验:环保部门对引用水源进行重金属检测,都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目前,专家组已组织对发病人群进行调查和流行病学跟踪调查:发病者正在进行治疗,死亡病例家属已同意进行尸检:发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主诉:
21人群体生活,,发病人数九例,27日又发现一例新发病例,其中一人因抢救无效死亡,白族,发病时长已达三十多天十名发病者均有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四肢肌肉触痛,下肢浮肿等共同症状,有的病例还伴有关节活动受限,肢体肌肉麻木、有蚁行感等症状。

其中病人中途回过家,但家人和村民未发生此类症状。

其中兰坪县疾控中心提取了病人的饮用水,血液,尿液进行了化验,对引用水源进行重金属检测,都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案例分析:
1、群体性职业中毒(环保环保部门对引用水源进行重金属检测,没
有明显问题且只有部分人病基本可以排除)
2、食物源性群体中毒(该案例中病人发病时长久,而食物中毒潜伏
期较短,最多也就3天,此种可能排除)
3、预防接种出现的群体性异常反应(可能性较小,一般预防接种一
般是儿童时期预防一些疾病,可以排除)
4、生物病源性群体疾病(生物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立克
次体等,其中病毒,细菌具有传染性,但此案例中病例不具有,
且兰坪县疾控中心提取了病人的饮用水,血液,尿液到大理医学
院化验,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此外,该案例有以下特点:
⏹ 1.具有群体性
⏹ 2.具有地方性(云南)
⏹ 3.具有食源性(白族特色饮食习惯,半生食猪肉)
诊断:寄生虫病
病例分析:该病致病特点为患者均有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四肢肌肉触痛,下肢浮肿等共同症状,有的病例还伴有关节活动受限,肢体肌肉麻木、
有蚁行感等症状;白族人又有半生食猪肉的饮食习惯;工地群体有聚餐经历等。

推断该病为旋毛虫病。

诊断方法:取患者肌肉组织进行肌肉组织压片活检;应用免疫学方法辅助诊断,如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CPT,LAT及ELISA等方法。

确诊:旋毛虫病
治疗方案:以阿苯达唑治疗旋毛虫病,疗程结束后逐周解剖旋毛虫幼虫观察在药物作用下形态学的改变。

结果于停药1wk后幼虫开始死亡,虫
体结构破坏,轮廓模糊不清,虫休缩小、断裂、钙化。

至第5wk后虫
体基本被吸收,偶见残留部分虫体,最终被完全机化,肌肉组织逐步修
复。

对照组囊包完整,虫体光滑。

结果表明阿苯达唑用于治疗旋毛虫病
幼虫效果满意。

•此事件对我们的启示:人类感染旋毛虫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含幼虫囊包的肉类。

所以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进行卫生宣教,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或其他动物的肉类和肉制品,以杜绝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