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丙稀颜料调色方法及颜料调色表
一、颜料调色方法:
说明:现以丙稀颜料为例,来说明颜料的调色方法。
丙烯颜料是用一种化学合成胶乳剂(含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及增稠剂、填充剂等)与颜色微粒混合而成的新型绘画颜料。
丙烯颜料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试验证明,它有很多优于其他颜料的特征:干燥后为柔韧薄膜,坚固耐磨,耐水,抗腐蚀,抗自然老化,不褪色,不变质脱落,画面不反光,画好后易于冲洗,适合于作架上画、室内外壁画等。
它可以一层层反复堆砌,画出厚重的感觉;也可加入粉料及适量的水,用类似水粉的画法覆盖重叠,画面层次丰富而明朗;如在颜料中加入大量的水分可以出水彩、工笔画的效果,一层层烘染,推晕,透叠,效果
纯净透明。
由于丙烯颜料的主要调剂含水量很大,因此在容易吸水的粗糙底面上作画更为适宜,如纸板、棉布、木板、纤维板、水泥墙面、麻毛质地的金属面、石壁等。
作丙烯画可以用一般的油画笔、画刀、中国画笔、水彩画笔、板刷、海绵、丝瓜络等。
调色盘和笔洗多用不吸水的陶瓷、
玻璃、珐琅质地的容器,以防清洗不净。
颜料中任何一种颜色加入白色都会使之变为粉色或变淡颜色。
本颜料与颜料之间可以任意调
配使用,若要稀释时只要加少许清水即可。
丙烯颜料在水分挥发后即干透,因此作画时对程序要心中有数,以使笔触衔接自然,达到预
想效果。
二、颜料调色表
熟褐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粉玫瑰红 = 纯白色 + 玫瑰红
朱红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暗红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紫红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褚石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
粉蓝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蓝绿色 = 草绿色 + 天蓝色
灰蓝色 = 天蓝色 + 纯黑色
浅灰蓝 = 天蓝色 + 纯黑色 + 纯紫色
粉绿色 = 纯白色 + 草绿色
黄绿色 = 柠檬黄 + 草绿色
墨绿色 = 草绿色 + 纯黑色
粉紫色 = 纯白色 + 纯紫色
啡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
藤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桔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土黄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手绘装颜料调色表
玫红色 + 黄色 = 大红 ( 朱红、桔黄、藤黄 )
朱红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蓝色 + 黄色 = 草绿、嫩绿
天蓝色 + 黑色 + 紫 = 浅蓝紫
草绿色 + 少量黑色 = 墨绿
天蓝色 + 黑色 = 浅灰蓝
天蓝色 + 草绿色 = 蓝绿
白色 + 红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红
天蓝色 + 黑色(少量) = 墨蓝
白色 + 黄色 + 黑色 = 熟褐
玫红色 + 黑色(少量) = 暗红
红色 + 黄 + 白 = 人物的皮肤颜色
玫红色 + 白色 = 粉玫红
蓝色 + 白色 = 粉蓝
黄色 + 白色 = 米黄
说明:颜料中任何一种颜色加入白色都会使之变为粉色变淡颜色。
颜料与颜料之间可以任意调配使用,若要稀释时只要加少许清水即可。
楼主真的需要详细的理论的话最好还是去买点书。
每本书中介绍水粉技巧都不完全相同,其实技法都是些经验的东西,我也就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告诉你好了。
干画法-厚画法
/湿画法-薄画法,并不好完全把他们划等号,不过两者很相近。
干画法即是加水少的画法,水少了也容易画厚。
湿画法也是一个道理,加水多的湿画法画出的色层一般都比较薄。
其中的不同只是干画法不一定要画的很厚,湿画法也是,其实是一个加水多少的程度问题。
水粉颜料的性质介于水彩和油画之间,有一定的覆盖力,干画厚画的效果接近油画,湿画薄画的效果接近水彩,但是水粉颜料中白的成分比较多,所以色彩效果会比较亮,饱和度会低
一些,也就是通常说的有点发“粉”。
水粉颜料在干燥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湿的时候会比较饱和而干燥后会变的比原来灰白一些,加水越多这种变化就越明显。
所以湿画法的颜色变化是比较大的,湿画的时候尽量画的稍纯一点,这样干燥后会比较接近想要的效果,另外尽量少加白,干燥后明度差别会比较大,很
难控制。
而干画厚画法一般调色时加的水很少,这样相对的颜色变化会很小,并且色彩相对更加饱和
实在。
在一幅画中可以把干湿画法同时运用,比如用湿画法画暗部,用干画法画画亮部。
其实水粉画技法的关键在于控制水和控制白颜色的使用。
具体的还得自己多练习去摸索。
至于点彩画法,其实只能称其为点画法,真正意义上的点彩其实是在后印象派,他们分析光线下颜色的成分然后多用纯色点完成一幅画面,这些色点不在画布上混合,而是通过人的视觉来混合构成色块从而获得十分明亮的效果。
而现在能见到的点画法则是调好了颜色然后一笔一笔点在画面上,其实和大笔铺色比起来只是用笔方式的不同,可能有人会说我每一笔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体上还是通过点形成的色块在起作用。
用密集的点来形成色块,这需画的时候先明确整体的色彩关系,否则会使画面花乱。
点画法完成的一般画面会更明亮一些,因为点于点之间有空隙透出纸的颜色,并且因为是点组成的所以看起来也会更丰富一些。
不过个人认为不太适合初学者用,容易沉
溺与画法本身,而忽略的大的色彩关系。
1、同类色:同一色的深浅变化,有色彩单一的效果。
在同一颜色加
白(加水)或加黑,由于加入量的不等,产生深浅不同的各色,如深
红、红、浅红等。
2、类似色:指色相比较接近的各种颜色,如:紫红、红、朱红等。
3、对比色:指色相环上距离120度以上的色为对比色,有相互对抗
排斥和相互衬托的色彩效果,使各自特点鲜明强烈。
例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红橙与蓝绿、黄绿与红紫、橙黄与
蓝紫。
三、色彩的三要素
1
、色相:颜色的相貌或颜色的名称,
指色彩从种类上的区别,如红、
黄、蓝、绿等。
2
、色度包含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取决于各种色彩含黑色量的
多少,色彩本身含黑色量的多少,色彩本身含黑量越多,它的明度就
越低。
同一类色有深浅之分,如墨绿、浅绿等。
不同种类的色彩之间
因明度的对比而产生区别,如黄比橙亮,红比蓝亮等。
色彩明度强烈
的次序大致是这样排列的:黄、橙、绿、紫、蓝。
(图片略)
明度标尺
纯度:
是指色彩鲜明和纯正的程度。
每种的色彩都有它自己较高的纯
度,
这种纯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他的色素的多少,
其他的色素加入越多,
原来的色彩就越浑浊,
因此原来的色彩鲜明度就减弱,
纯度就随之降
低。
(图片略)
纯度变化
3
、色性:色彩冷暖的性质。
各种不同色彩的对比会给人一种冷暖不
同的感觉,
这种冷暖的区别就是色性的区别。
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
性,
相同的色相也可以有不同的色性。
如柠檬黄、
浅黄、
中黄、
土黄、
橘黄,虽然他们的色相都为黄色,但相比较之下,也有偏冷偏暖的倾
向,当然冷暖都是相对而言的。
色相、色度、色性在一块色彩中是同时存在的,观察调和色彩时三者必须同时考虑到,一笔画下去要三者兼顾。
四、构成色彩关系的因素
1、固有色:物体本身特有的颜色特征。
一般来说,任何物体都有它各自的颜色,这是根据光的作用,而使人得出一个概念。
实际上,物体只有对不同的光波的固定吸收和反射等光学特征,
而没有真正固定
的色彩,
通常所称
“固有色”的含义是指一般强弱的光照射下物体呈现的颜色。
2、光源色:
来自不同的发光体具有不同色相的光色(暖光如:烛光、
白炽灯、火光,冷光如:月光、天光、荧光灯),光色直接影响着物
体受光的亮面。
3、环境色:指物象处在某一具体环境中,受周围物体反射光影响而
形成的颜色。
由于反射作用引起物象色彩变化,
通常反映在物体的暗
部。
环境色虽然没有光源色强,但却很复杂,甚至有时也可改变物体
固有色。
环境色的影响有规律可循:光源越强,环境色反色就越强;物体间距离越近,环境色彩影响就越明显;物体的质地越光滑、色彩越鲜艳,反射的力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弱。
另外,环境色在物体暗面与亮面反映是不同的亮面反映的主要是光源色,
而暗面则主要反映环境色。
因
此环境色更加丰富了暗部色彩,
由于暗部的色彩形成朦胧而含蓄,
也
就加大了处理与表现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