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电和我们的生活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电和我们的生活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电和我们的生活
能源问题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

寻找新的能源是世界性的新课题。

我们本节课文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电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并将学习与生活、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性的思维。

用电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们生活离不开电。

今天,电能现在出现了紧张的情况,举国上下都在关心这个问题。

我们不但要开发新的能源,同时还要节约用电。

我们的小学生也知道要节约用电,却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还有家用电器普及,小学生对用电安全也非常关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点电的知识,生活中也接触了不少家用电器。

同时,学生们都拥有进行探索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们设想让学生作为一次探究活动进行学习。

在学习中,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在生活中学习,在网络里学习,在采访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和提高。

本课学习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法,能更有效地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亲自调查、访谈、参观、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的有关知识。

积极参与节电宣传的活动,使学生、家庭成员、社区成员们对目前缺电形势、电来之不易等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人们的节电意识、知道在日常生活如何节约用电。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2、发展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电的特点,用电安全的方法,掌握节约用电的办法,达到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创新感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预防雷电的方法和触电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好上课用的挂图。

实验的材料、设备。

预测教学中会出现的困难,做好防备。

为学生方法提供网络学习的网址,采访的单位和人员,向学生提供多中学习方法。

2、学生准备:分好学习小组,选好组长,拟订小组研究计划,聘请好导师,选好学习基地,采访对象等,并进行上网收集资料,采访专家学者,为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和看录象导入
假如夏天里停电,你们的将会遇到什么麻烦?(让学生自由发言)对,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要认识电,用好电,节约电,防止触电。

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的王国,探索电的秘密。

二、初次探讨过程
(一)认识常用的家用电器
1、调查家中的电器。

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2、小组汇报,出示比较普遍家电图,介绍如何注意使用安全。

(二)、节约用电办法多。

(自我调查,每人以一个月为标准,记录每个月的用电情况,分析浪费的情况,可节约的可能性,提出节约的办法,并如何在家里推广和实施节约用电的措施。

第二个月进行节约用电尝试,看看节约了几度电。

请大家互相介绍节约用电的好办法,并推广开去,坚持下去。

将节约用电的好办法到亲戚朋友家去宣传,让节约用电的好办法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

)(三)、学习电的知识。

1、人人上网查阅、下载有关电的知识。

2、采访供电所和电力局的工程师,采访有关人员,了解有关电的知识。

3、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请各小组用演示文稿形式,向大家介绍,宣传电的知识。

(四)、小组探索汇报
第一小组的探讨汇报
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的,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天气状况的影响,并且地热资源同时具有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所有特点,随时可以采用,不带有害物质,关键在于是否有更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

目前地热能在全球很多地区的应用相当广泛,开发技术也在日益完善。

对于地热能的利用,包括将低温地热资源用于浴池和空间供热以及用于温室、热力泵和某些热处理过程的供热,同时还可以利用干燥的过热蒸汽和高温水进行发电,利用中等温度水通过双流体循环发电设备发电等。

第二小组探讨汇报
风力发电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增长最快,年增达35%,美国、意大利和德国年增长更是高达50%以上。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32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风力发电产业,近期目标为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到120万千瓦。

三、再次探讨学习
1、静电小实验:静电小实验,每人准备一把塑料尺,一块尼龙布,一些纸屑。

体验一些物体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说说产生静电的科学道理,体验静电。

并让大家充分发言,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还发现了那些静电现象。

2、认识直流电:手电筒的电池、汽车的电池、手机电池等。

3、认识交流电:家庭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 工业、农业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 至 380V。

电压高,人和动物触到交流电都非常危险,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电的安全。

4、安全用电宣传和触电自救
(1)不能带电清洁电风扇,不能有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不能在电线上晒衣服,不能带电和用湿布擦电灯泡。

(2)发现有人触电时,要马上拉下电制。

千万要手去
拉。

(3)发现有人触电,如果离电制较远,千万不要用手拉,要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5、雷电知识讲座
(1)防雷电常识
雷电就是巨大的电火花。

雷电流总是选择距离最近、最易导电的路径向大地泄放,凡是空气中导电微粒较多、地面上高耸物体、地面与地下的电阻率较小的地段容易落雷。

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

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矿物质条件就比一般地质条件更易遭雷击;湿土的雷击机会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击;高楼、烟囱这些突出建筑物就比平地易遭雷击;山地也比谷地易遭雷击。

专家提醒:打雷时,首先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尽量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特别是不要打手机。

路上行人在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

当然,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安装家用电器过电压保护器(又名避雷器)。

(2)遭受雷击时自救方法
雷电造成的灾害除经济损失外,还伤及到人的生命。

人在遭受雷击时,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心脏骤停,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严重者可发生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如果伤者衣服着火,应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

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应在地上翻滚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以扑灭火焰。

之后,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清洁的手帕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

如果触电者已昏迷,应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并立即施行触电急救,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把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3)防雷电的知识竞赛(略)
(4)防雷电、防触电的表演。

(略)
板书设计
一、谈话和看录象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的王国,探索电的秘密。

二、初次探讨过程
(一)、认识常用的家用电器
(二)、节约用电办法多
(三)、学习电的知识
(四)、小组探索汇报
三、再次探讨学习
设计特色简述:
《电和我们的生活》的学习,学生不是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而是重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网络意识,交往素养,用电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掌握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能力。

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救护能力都不是很理想,值得我们重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设计:
本设计加入了综合性学习的元素。

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向新的科学领域去探索,同时也架设了许多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成功。

整个学习过程都在平等、民主、愉悦的气氛中进行。

学生们在学习、在实践中接触了新的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