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小老鼠打电话》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小老鼠打电话》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小老鼠打电话》
一、设计意图: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反复欣赏、学唱及游戏表演的过程中,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趣,感受歌曲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
1、在小老师打电话的情景中,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进行游戏。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要粗心大意。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性。

2、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角色形象。

四、活动准备:
小猫头饰小老鼠头饰若干个音乐《打电话》、《小老鼠打电话》
五、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打电话》
教师:听!是什么声音?是电话响了,让我们一起去接电话吧。

(用打电话的歌曲来带入幼儿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
(二)学习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让幼儿领听第一段歌曲,让幼儿学着有节律的对话。

1、教师:—瞧,这是谁?小老鼠也在打电话。

它为什么要打电话?让我们仔细来听一听。

2、再次播放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教师提问:——小老鼠为什么要打电话呢?什么是过家家?
——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小老鼠打电话的电话号码是多少?(3分钟回答时间)
教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小老鼠打电话的电话号码是多少:54 0 |32 0 |6 7 |8-|
3、倾听歌曲第三遍
4、教师提问:小老鼠是怎样来邀请他的朋友的?小老鼠的朋友又是怎样回答的?
5、多媒体出示图谱,教师师范有节奏的对话。

6、鼓励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的对话。

7、教师扮演老鼠,让幼儿扮演猫咪和老师有节奏的对话。

8、教师扮演猫咪,让幼儿扮演老鼠和老师有节奏的对话。

9、鼓励幼儿跟着教师学习唱第一段儿歌。

教师:让我们来欣赏学习第二段音乐。

教师:①、你们猜一猜,小老鼠的朋友是谁?
②、看,他的朋友走来了(音乐响起,教师扮演猫咪走来)喵。

提问:—小老鼠这是看见猫咪会怎样?谁来学一学小老鼠。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行动来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模仿,其他幼儿集体模仿)。

③、小老鼠的朋友怎么会是猫咪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播放第二段音乐。

噢!原来是小老鼠把电话打错了。

你们平时打电话可千万不要像小老鼠一样粗心的把电话打错了。

(三)完整的欣赏音乐并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引导幼儿完整倾听并富有表情地演唱。

六、玩游戏:《小老鼠打电话》(进一步复习巩固歌曲)
1、介绍游戏玩法:
游戏有两个角色,一名幼儿(教师)扮演猫咪,其他幼儿则是扮演小老鼠,演唱并表演完歌曲之后,听到猫咪大叫一声后小老鼠们才能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和逃跑。

2、提示:小老鼠怎样才能不让猫咪抓住。

3、幼儿进行两次游戏。

七、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小老鼠打电话》这首儿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