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交会法.水平位移监测实验要求
1、实验仪器:全站仪1台;反射棱镜2把;脚架3个;铁钉和铁锤。
2、实验场地:五教操场。
3、各组任意选取2个点A、B作为工作基点,在A、B点前方选择一点P作为水平位移观测点,模拟第一次水平位移观测,AP、BP交会成的角度应在60°~ 120°之间。
4、在A点架设全站仪,指定A点坐标为(1000,1000)。
在B点、P点分别架设棱镜,均要求对中整平。
利用全站仪观测得到AP、AB之间的水平夹角α。
5、在B点架设全站仪,测出B点坐标为(x B,y B)。
在A点、P点分别架设棱镜,均要求对中整平。
利用全站仪观测得到BA、BP之间的水平夹角β。
6、在P点附近选择一点P1,模拟P点发生水平位移后的位置。
模拟第二次水平位移观测
7、在B点架设全站仪。
在A点、P1点分别架设棱镜,均要求对中整平。
利用全站仪观测得到BA、BP1之间的水平夹角β1。
8、在A点架设全站仪。
在B点、P1点分别架设棱镜,均要求对中整平。
利用全站仪观测得到AP1、AB之间的水平夹角α1。
9、将A、B点坐标,α、β、α1、β1分别填入表格中,根据前方交会法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内业计算,得到P和P1点坐标值,计算两点的坐标差值,得到P点的水平位移偏移量。
10
模拟第一次水平位移观测计算成果表
模拟第二次水平位移观测计算成果表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