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工程概述 0
三主要设备、人员配置 0
3.1主要设备 0
钢尺、测厚仪、硬度计、放大镜、超声波探声仪、渗透剂、显像剂。
0
3.2主要人员配置 0
四、焊缝的无损检测 0
4.1无损检测前应具备的条件 0
4.2无损检测的工艺 (1)
五、确保检测质量的措施 (2)
六、安全、环保、文明施工要求 (3)
6.1安全施工要求 (3)
6.2环保施工要求 (3)
6.3文明施工要求 (4)
供水管道焊缝无损检验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供水系统设计施工图纸。
2、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二、工程概述
本工程施工供水管道主要供应主体工程施工用水、业主及承包商营地等生活用水。
施工供水系统设计总供水能力为440m3/h,其中上库区施工供水能力为180m3/h,下库区施工供水能力为200m3/h,营地生活供水能力约60m3/h。
丰水季节一般从赤石坑水池中直接取水。
赤石坑取水泵站设有两组水泵,一组水泵供水至业主营地及承包商营地作生活水源;另一组水泵供水至1号水池。
电站建成后该取水泵站改建成业主营地生活用水的永久取水泵房。
1号水池为施工供水工程的中心水池,水池容量1000t,供工程所有施工用水取用。
上库区施工用水由三级加压泵站逐级加压提供,一级加压泵站从1号水池中取水,并经新建的部分输水管道(DN200无缝钢管)和利用原有小水电引水钢管(DN350)联合输送至原小水电水库中储存;再经二级加压泵站输送至2号水池、三级加压泵站输送至3号水池。
3号水池容量500t,设置高程为1030m,可自流供给上库区绝大部分施工用水。
当枯水季节来临时,赤石坑沟来水及储水量不能满足工程用水要求,此时则利用登源河取水点进行补充,与赤石坑取水点联合供水,以满足工程施工用水之需。
三主要设备、人员配置
3.1 主要设备
钢尺、测厚仪、硬度计、放大镜、超声波探声仪、渗透剂、显像剂。
3.2 主要人员配置
1、我项目部现场安排检验负责人1名、检验记录员1名、领工员1名、技术主管1名、安全员1名;
2、外委检验机构安排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机构培训,取得相应项目的无损检测合格证,并持证上岗的焊缝检测人员。
四、焊缝的无损检测
4.1无损检测前应具备的条件
1、检测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2、焊接管道安装单线图按现场实际情况绘制完毕,焊接方法、焊工钢号标示完
毕、探伤类别明确;
3、焊缝外观检查合格;
4、现场按规定设立检验禁区;
5、焊缝检测位置由质检员、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确定完毕。
4.2无损检测的工艺
1、渗透检查
(1)步骤:
表面处理→渗透→静待10min以上→清洗→显像→观察记录及评定→检后处理。
(2)方法:
①表面处理
对表面处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可能影响渗透检测的污染物必须清除干净,同时,又不能损伤被检工件的工作功能。
渗透检测工作准备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以上。
污染物的清除方法有:机械清理,化学清洗和溶剂清洗,在选用时应进行综合考虑。
特别注意涂层必须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去除而不能用打磨的方法。
②渗透剂的施加
常用的施加方法有喷涂、刷涂、浇涂和浸涂。
渗透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施加渗透剂的时间不得少于10min,对于应力腐蚀裂纹因其特别细微,渗透时间需更长,可以长达2小时。
渗透温度一般控制在10~50℃范围内,温度太高,渗透剂容易干在被检工件上,给清洗带来困难;温度太低,渗透剂变稠,动态渗透参量受到影响。
当被检工件的温度不在推荐范围内时,可进行性能对比检验,以此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应让被检表面处于润湿状态。
③渗透剂的去除
在渗透剂的去除时,既要防止过清洗又要防止清洗不足,清洗过度可能导致缺陷显示不出来或漏检,清洗不足又会使得背景过浓,不利于观察。
水洗型渗透剂的去除:水温为10~40℃,水压不超过0.34MPa,在得到合适的背景的前提下,水洗的时间越短越好。
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乳化工序是后乳化型渗透检测工艺的最关键步骤,必须严格控制乳化时间防止过乳化,在得到合适的背景的前提下,乳化的时间越短越好。
表面。
④显像剂的施加
显像剂的施加方式有喷涂、刷涂、浇涂和浸涂等,喷涂时距离被检表面为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的夹角为30~40°,刷涂时一个部位不允许往复刷涂几次。
⑤观察
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
观察的光源应满足要求,一般白光照度应大于1000Lx,无法满足时,不得低于500Lx,荧光检测时,暗室的白光照度不应大于20Lx,距离黑光灯380mm处,被检表面辐照度不低于1000μW/ cm2。
在进行荧光检测时,检测人员进入暗室应有暗适应时间。
⑥缺陷评定
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记录和评定,若不合格,进行相关处理。
2、超声波检测
(1)步骤:
表面处理→设立仪器→超声波检测→观察记录及评定→后处理。
(2)方法:
①表面处理
对表面处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可能影响渗透检测的污染物必须清除干净,同时,又不能损伤被检工件的工作功能。
污染物的清除方法有:机械清理,化学清洗和溶剂清洗,在选用时应进行综合考虑。
特别注意涂层必须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去除而不能用打磨的方法。
②设立仪器
由外委检测单位现场进行仪器架设。
③超声波检测
由外委检测单位现场进行检测。
④由外委检测单位现场进行观察记录及评定,若不合格,进行相关处理。
五、确保检测质量的措施
1、渗透检测的结果主要受到操作者的操作影响,所以进行渗透检测的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标准、规程及技术要求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
2、抽检比例和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且抽检比例不小于10%。
3、检验发现焊缝缺陷超出设计文件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规定时,必须进行返修,焊缝返修后应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检验。
4、当抽样检测未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则该次抽样所代表的一批焊缝应认为全部合格;当抽样检测发现需返修的焊缝缺陷时,除返修该焊缝外,还应采用原规定方法按下列规定进一步检测:
(1)没出现一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所列焊的同一批焊缝。
(2)当这两道焊缝均合格时,应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3)当这两道焊缝又出现不合格时,每道不合格的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的同一批焊缝。
(4)当再次检验的焊缝均合格时,应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5)当再次检验又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全部进行检验。
六、安全、环保、文明施工要求
6.1 安全施工要求
1、严格执行项目部安全工作准则,无条件接受安全员的安全监督,听从现场安全监护员的劝阻、教育。
2、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
3、进入施工区域必须戴好安全帽,必要时系好安全带,施工时必须正确戴好劳保用品,必须听从有关领导及现场安全员的劝告和指挥;管线两端的试压点之间,要用对讲机随时保持联络,注意安全。
4、施工开始前,施工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全面检查、清理现场,对施工所用的各种水、电、气等应与指挥部有关人员联系、落实,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指派专人做好现场的警戒监护。
5、施工临时用电等,必须确保绝缘、接地良好,并有醒目标志。
施工完毕,必须及时拆除,做到“装得安全、用得正确、拆得彻底”。
6、检测前,在检验范围内使用警戒区域,禁止闲杂人员进入,设立警示标志,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安全标志,警戒线,不准穿越、闯入警戒区域。
所有机械设备、机具在检验前要进行充分的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7、安全防护应遵循正当化、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制。
1、检验现场垃圾不得随意丢弃。
2、检验用品在检验结束后摆放至指定位置。
3、在检验过程中,按照施工便道行走。
4、检验完成后,若有植被破坏地段,须恢复植草绿化。
6.3 文明施工要求
1、合理布置场地,材料堆放整齐,整洁有序,标识牌及宣传标语牌统筹设置。
2、各种资料填写准确、及时、规范、收集齐全,归档有序。
3、施工场地标牌醒目,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4、挂牌上岗,统一服装,精神饱满,遵守劳动纪律。
5、做到施工文明,言行文明,处理好各种关系。
渗透检测报告
超声波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