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讲:空气【目标导读】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所占空气总体积的比例;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五分之一的实验:(1).法国化学家最早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2).氧气和氮气的化学符号是、。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在密闭的容器里,利用和空气中的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导致容器内压强减小,水倒吸入容器,占据原来氧气的体积。
我们可根据进入容器里水的体积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文字表达式】【注意】液面上升小于1/5的原因:,,。
(4).空气的成分(一般比较固定)空气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分数0.03%3、了解物质分类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定义,并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区分;: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组成。
如、。
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
【注意】纯净物都可以用专门的符号表示,你能写出来吗?二氧化碳;水;氧气;氮气;磷;五氧化二磷。
4、空气中各组分的主要用途(1)氧气:(2)氮气:(3)稀有气体:5、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保护空气资源;【精例导学】◆例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右图: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若该同学完成实验过程中发现由烧杯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没有达到理论值,可能存在原因有:;;。
◆例2: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具备哪些性质?为什么?◆例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D.新鲜空气◆例4:常把氩气和氮气混合充入灯泡内使灯泡经久耐用,这是因为氩气和氮气()A.是气体B.没有颜色C.没有气味D.化学性质稳定【能力提升】5.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A.氮气(N2)B.氧气(O2)C.水蒸气(H2O)D.二氧化硫(SO2)6.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
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五氧化二磷7.关闭止水夹a、b、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甲、乙两瓶中同时燃烧,如图所示,试回答:(1)燃烧停止并冷却,若打开止水夹a、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若打开止水夹b、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3)若打开止水夹a、b一段时间后,再打开止水夹c,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8.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足量白磷(注:白磷可在40°C温度下即可燃烧),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
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
试回答:(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家庭作业】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A.78升B.78% C.21升D.21%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4:1 B.1:4 C.1:5 D.4:54.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法国的拉瓦锡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气B、蔗糖水C、洁净的空气D、五氧化二磷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D.新鲜空气7.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8.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①气焊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②③B.①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在治理北京的大气和水污染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燃料车C.禁止使用含硫高的劣质煤D.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10.桂林市政府于去年底提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目标。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化学污染的防治。
以下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NO2B.CO C.O2D.SO211.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2.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燃烧煤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13.下面这些物质是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纯碱(Na2CO3) C.加碘盐D.食醋14.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炭燃烧B.燃放烟花C.光合作用D.汽车尾气15.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
对于一些易碎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防腐,原因是。
家长签字:【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讲:氧气【目标导读】1、了解氧气的主要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气体。
液态或固体时颜色为色。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性质的气体,一定条件下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注意】做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前①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①实验前,将铁丝缠绕在火柴梗上,火柴的作用是。
①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是。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剧烈氧化,如燃烧3、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反应缓慢氧化,如,,【精例导学】◆例1:关于氧化和化合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所有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②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③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④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⑤化合反应就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 ① ④B. ① ⑤C. ③ ⑤D. ② ④◆例2: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 .氧气极易溶于水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例3: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例4: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四瓶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先用 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若 时为氧气, 为空气,的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再向两瓶气体中 ,若 是二氧化碳,无现象的是氮气。
◆例5:有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 。
(2)实验前,将铁丝缠绕在火柴梗上,火柴的作用是 。
(3)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是 。
◆例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氧化汞 汞+氧气 B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C .铜+氧气 氧化铜D .氧化铜+氢气 铜+水【能力提升】7.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A .红磷B .氧化汞C .二氧化锰D .氯酸钾8.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加热 点燃 加热 加热A.木灰B.硫磺C.铁丝D.红磷9.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序号写在横线上:①二氧化碳①二氧化硫①氧气①三氧化二铁①四氧化三铁①五氧化二磷①稀有气体。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3)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是;(4)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6)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10.写出下列反应的部分文字表达式,并确定反应类型。
(1)硫+ 氧气→ ;反应。
(2)磷+ 氧气→ ;反应。
(3)铁+ 氧气→ ;反应。
(4)蜡烛+ 氧气→ ;反应。
11.右图是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乙装置中加入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简要回答甲、乙两个集气瓶中液体的作用: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种物质产生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D.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13.有A、B、C、D 四种物质。
A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在A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D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把 D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 各是什么物质。
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14.氧气的A、B两个集气瓶(A瓶口向上,B瓶口向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由瓶口伸入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A瓶中比在B瓶中燃烧更旺,时间更长。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家庭作业】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生锈B.冰融化成水C.铜丝弯曲D.酒精挥发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治病救人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D.氧气是我们常用的燃料3.下列物质可用来作制造烟雾弹的原料的是()A.木炭B.硫C.磷D.铁4.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B.水−−→−通电氢气+氧气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镁+氧气−−−→点燃氧化镁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有()A.水+二氧化碳−−→碳酸B.氧化汞−→−∆汞+氧气C.甲烷+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D.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6.通常情况下,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常活泼B.比较活泼C.极不活泼D.无法确定7.木炭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木炭不溶于水B.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C.木炭是黑色的固体D.木炭的质量小于同体积的煤块8.比赛用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氧化镁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自来水制成蒸馏水B.铁铸成锅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D.铝制品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白色斑点10.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硫粉逐渐减少B.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放出大量的热11.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2.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向瓶内倒人澄清的石灰水、振荡B.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C.用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内D.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13.下列反应不是缓慢氧化的是()A.铁生锈B.酿造酒醋C.食物腐烂D.木材燃烧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C.硫只有在氧气中燃烧才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种物质产生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D.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16.将镁带、铁丝、木炭、硫粉、红磷在氧气中点燃时,能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A.都发光发热 B.都有明亮的火焰 C.都生成气体 D.都有浓厚的白烟17.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缓慢氧化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