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传史第一章(一)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其他国家没有的特殊媒介是 C A旗鼓B烽烟C木铎D结绳2、商周时的金器多用于 DA、纪事B、占卜和祭祀C、歌功和颂德D记录帝王诏书和国家常法3、汉代邮驿制度中中央政府部门所设主官是 AA大鸿胪B郡邸长丞C、御史D、公车司马令4、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影响较小的是 CA造纸术B、印刷术C、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5、《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AA戈公振B孙樵C焦中栋D周麟之6、下列哪一个不是唐代官报发行机构的曾用名 DA上都留后院B上都邸务留后院C上都知进奏院D京塘7、唐代的士人传播活动有 DA书信、邮驿B著述和烽烟C赋诗和说唱D 题壁和著述8、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以后负责“邸报”的发报工作的是AA进奏院和进奏管B中枢部门C枢密院D中书门下9、宋代“邸报”的读者不包括 DA少数藩镇长官B京朝官C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D普通民众10、宋代“邸报”内容与明代不同的是 DA皇帝起居和诏旨B官吏任免C军事情报D社会新闻和刑罚二、填空题1、中国开始有“逐日调报朝廷事”的官报时间(早于唐玄宗开元年间)2、现存唐官报是(1900)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僖宗)年间( 进奏院状)被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3、宋“邸报”发行机构(都进奏院)由(门下省给事中)领导,职责是(收受和传递官文书)4、宋代的驿递分(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5、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是(“小报”)始见于(宋代)6、明“邸报"的别称有(邸钞、朝报、京报、除目)7、明《天变邸钞》里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8、清民间报名的大量出现和盛行,很可能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9、清民间报房最早的是(公慎堂)众尽快知道的诏旨、奏章和赏功罚罪,非常时期也用来公布战讯或群众关心的朝廷政事消息新闻传播手段。

4、辕门钞:是一种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有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

5、告示:是一种由中枢部门以下各级政府机关发布由上而下、由中央到地方,逐级向公众发布消息的官方新闻传播载体。

五、简答题。

1、什么样的报状具有官报在性质?答:在唐代只有经由进奏管们向地方传发的那些状、状报和报状,才具有官报的性质。

2、请简述唐代进奏院传发的报状的内容和特点。

答:内容:皇帝的起居活动、诏旨、官吏任免事项、臣僚们的奏章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

特点:①不定期传发,读者主要是地方藩镇和住噵长官。

②保留官文书痕迹但其提供的官方信息往往早于正式的官文书。

③他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政事信息。

④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些事进奏管们自行采集的,有些是从他们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3、请简述唐朝官报产生背景。

答:唐代中期以后,藩镇制度出现,各节都使权利较大,为保持与中央和其他地方的联系,在首都长安设立办事机构,始称邸,设立进奏官为地方藩镇呈递奏章收集各方信息,唐早期官报产生。

4、请列举先秦时期的传播载体。

答:口头传播、结绳、图画、标识、烽烟、旗鼓、木铎、甲骨和金石还有驿站。

5、请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信息传播活动的发展。

答:①驿传制度迅速发展。

曹魏最为周全,制定《邮驿令》,设有急锋车②进入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造纸术不断改进③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烽燧继续沿用,社会上被普遍采用的传播手段是童谣和谣言。

④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

⑤还没有建立官报的发行体制。

六、论述题。

1、各朝为什么限制民间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答: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推行愚民政策。

民间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有时先于部文到达地方泄露机密,有时刊发严重不实消息,有时刊发未经政府批准的奏章,触犯了封建统治者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传播之禁,而对统治集团内外政策及其当权人物所进行的指责和攻击使其难以忍受,而发布的不实消息则引起社会不安不利于社会稳定。

故限制其发展。

2、官办邸报、民办小报历史较长但为什么从内容到形式都无多大变化?答:①根本原因是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普通百姓对信息的需求不大②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朝廷的限制使其么有自由发展的空间③我国古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对其控制较严。

3、中国古代新闻事业诞生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①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使得新闻信息越来越多,传播越来越频繁。

②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的不断改进。

从口头传播到甲骨金石再到纸质传播,造纸术的改进笔砚的不断发展,为其发展提供条件。

③统治者政治生活的需要,传播军事信息、发布政令等,故政府支持其发展。

新传史第一章(二)一、选择题1、南宋为适应军情需要设立了 AA摆铺制度B《邮驿令》C急锋车D站赤和急递铺2、元社会上其他传播活动不包括 DA学术思想信息B科举信息C经济信息D军政信息3、明朝邸报传抄发行环节为 AA通政司-六科-提塘B通政司-提塘-六科C六科-通政司-提塘D提塘-通政司-六科4、下列哪一项是邸报和小报长时间均无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C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束缚B重农抑商政策C自然经济D闭关锁国政策5、提塘小报受当局限制起始于 DA康熙初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康熙末年6、提塘小报受到限制原因不包括 CA泄露司法机密B刊发不实消息C污蔑当局统治D刊发未经六科发钞的奏章7、由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不包括 BA告示B塘报C榜D诏书8、摆铺制度创设原因 AA军事需要B经济需要C科举需要D娱乐需要9、下列哪一个朝代的官报是不定期发行的 A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10、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民间商业信息的传播载体A灯笼B旗帜C烽烟D牌匾二、填空题。

1、三国时期(曹魏)的驿传制度最为周全,制定(《邮驿令》)的单行法,设有(急锋车)急招军政要员和传递重要信息。

2、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告示)和(露布)。

3、唐官报的孕育和发展和唐代(藩镇制度出现)紧密相连。

4、唐民间商业信息的传播其主要载体是(灯笼)和(旗帜)5、宋代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是(都进奏院)6、宋小报新闻信息的提供者是(内探、省探、衙探)7、两宋商业传播载体是棉纺织品制成的(旗帜)和竹木等制成的(牌匾)。

8、元民间新闻传播载体主要是(小本)。

9、明清官报发布均经(通政司-六科-提塘)10、汉代邮驿制度中“主受章奏”的是(公车司马令)。

三、判断题。

1、两汉时期纸已经成为主要传播载体。

(错)2、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建立了完整地发行官报的体制。

(错)3、宋代邸报是不定期发行的。

(错)4、宋代小报已经全部实现印刷。

(错)5、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继续及时传播军事信息烽烟继续沿用。

(对)6、汉代的简牍已经具有官报性质。

(错)7、宋代邸报的发报制度是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的。

(对)8、唐代早期官报已经彻底摆脱了官文书的痕迹。

(错)9、目前能找到小报的最早记载是在《宋会要辑稿》中。

(对)10、小报肇始于南宋盛行于元。

(错)四、名词解释。

1、新闻:将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开元杂报:唐代开元年间,每日在长安皇宫门外发布的有关皇帝和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

3、邸报: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书,又称“朝报”。

4、摆舗制度:宋南渡以后,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而设立的用于传递紧急文书的制度。

5、小报:始建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五、简答题。

1、唐代的新闻传播方式有哪些?答:①官方政府官报②士人传播活动如书信、著述、赋诗、题壁③民间传播活动,如歌谣谚语、街谈巷议和俗讲、变文等民间说唱文学作品④民间商业信息,如灯笼旗帜。

2、宋代如何利用邸报加强统治?答:①加强对邸报传报工作的管理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权威性加强,有效避免了一些信息的泄露。

②推行定本制度,使邸报能够更好贯彻皇帝和当权派的意图,为巩固统治秩序服务。

3、请简述古代商业传播活动发展历程。

答:上古集市贸易出现口头、音响、悬帜广告-唐代载体是灯笼和旗帜-宋代是悬帜和灯笼并出现纸质印刷商业广告。

4、请简述明代邸报传抄全过程。

答:通政司汇集各类奏章和地方上报消息;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昭旨和奏章;提塘将这些招旨和奏章从六科抄出,经筛选和复制,传到省再传到府县,通过辗转抄录,在官绅中传阅。

5、请简述淸提塘小报受到当局限制原因。

答:①先于部文到达地方,泄露了司法机密影响了对获罪官员的惩处②刊发了严重不实的消息③刊发了未经六科发抄的奏章。

六、论述题。

1、宋代小报为什么屡禁不止?答:它突破了官方对新闻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的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有较大市场。

2、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诞生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什么影响?答:①政治军事上,为古代官员士大夫了解朝政提供便利,有利于构建完善的行政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尤其是在军事事务中具有重要作用。

②经济上,旗帜灯笼等传播载体的出现,扩大了商业的影响,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上,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尤其是民间报业的发展打破了官方对文化的垄断和封锁,为下层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提供条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古代政治民。

主化进程。

④但官报在政府控制下沦为统治的工具,而民间报业消息来源不定,无法保证可靠性,不实消息易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安定。

3、为什么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没有在资本主义萌芽期发展起来?答:①自给自主的自然经济使报业在中国找不到市场无发展可能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治者牢牢把握官报话语权并限制民间报业发展③推行文化专制政策,普通百姓没有接受教育识字的权利④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民间报业利润很小,无法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⑤重农抑商的自然经济没有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