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1、粒状结构和团粒结构
⑴ 土粒的结持体外观形态近似圆球形:0.25~10mm,
旱土中多此类。小于0.25mm的为微团粒,水田中多为此 类
a. 在水中分散的,为粒状结构;
b. 在水中能稳定存在的,为团粒结构。
⑵ 特征:
a.多形成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表层,以根系附近分布 较多。
b.结构内部,毛管孔隙丰富,蓄水保肥能力强,结构体
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班级:资堪1102

学号:110440227

姓名:宋凯
A
1
一、土壤剖面形态
1、土壤剖面 2、自然土壤剖面 3、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4、水田耕作土壤剖面
A
2
• 1、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所挖出的垂直切 面叫土壤剖面。
• 2、发生层:土壤剖面一般是由平行于地表、 外部形态各异的层次组成,这些层次叫土 壤发生层或土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 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 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 发生层 )
⑴土粒结持体沿纵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柱状。
⑵柱面交角明显的,有清晰的棱角、棱面的, 称为棱柱状结构。
⑶柱面交角不明显的,没有清晰的棱角、棱面 的,称为柱状结构。
⑷多出现在心土层和底土层中,旱土为不良结 构,水田为良好结构。
A
32
5、片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水平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
片状,多出现在粉质土的犁底层和表层: a、 较厚的,称为板状结构; b、 较薄的,称为片状结构; c、 较小的,称为鳞片状结构。
A
37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3、大气干旱时,表土水 3、表土失水,体积也要
份蒸发,体积收缩,可切 搜索,但小孔隙过多,不
断与土体下部相连的毛细 易完全切断,下部土壤水
管,阻止下部水份上升补 份可源源上升补充蒸发,
充蒸发,水份损失小,土 水份损失大,土壤抗旱力
壤抗旱力强。
弱。
A
38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4、团粒内部,常为水份 4、在土壤较干时,有机 占据,有机质行腐化而积 质行矿化释放,但因缺水 累;团粒之间,常为空气 ,植物不能吸收养分;当 所占据,有机质行矿化而 水份含量高,植物能够吸 释放。既有保肥,也有供 收养分时,有机质又行腐 肥,保肥供肥较为协调。 化而积累,释放的养分少
A
12
暗棕壤剖面图
A
13
潮土剖面图
A
14
黄绵土剖面图
A
15
龟裂性土剖面
A
16
红壤剖面图
A
17
褐土剖面图
A
18
灰化土剖面图
A
19
黑土剖面图
A
20
黄壤剖面图
A
21
灌淤土剖面图
A
22
栗钙土剖面图
A
23
石灰土剖面图
A
24
磷质石灰土剖面
A
25
灰钙土剖面图
A
26
石膏盐盘棕漠土剖面图
概念:是介于犁底层和底土层之间的 土层,也叫半熟化土层。一般厚度为20~ 30 cm。
特点:土体中保水保肥的重要土层,也 是作物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
A
10
(4)底土层:
概念:位于心土层以下的土层。一般 在地表50~60 cm以下。
A
11
5.水田土壤的剖面 耕作层:通常厚12~18 cm,多锈斑。 犁底层:厚10 cm左右,青灰色,也多锈斑,可防止水
分渗漏过快。 渗育层: 是受灌溉水浸润或淋洗影响而形成的层次,
厚10~20 cm,颜色灰白,夹有少量锈纹、锈斑或铁结核。
潴育层:是受水分浸润,含铁矿物水化而显黄和灰色 层次,有大量的锈纹、锈斑或铁锰结核。
潜育层:是由于水温、土温过低,通透性不良,还原 性物质积聚而形成的层次。
母质层:母质层包括母质岩和母岩。
A
3
3、自然土壤剖面:
(一)自然土壤剖 面:
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分 为四个基本层次: 腐殖质层、淋溶 层、淀积层和母 质层。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二)自然土壤剖面分为四层: • (1)腐殖质层:有机物质的聚集层。 • (2)淋溶层:由于淋溶作用而使物质迁移
和损失的土层。 • (3)淀积层:是淋溶层迁移和损失的物质
聚集的土层。 • (4)母质层:未受成土作用影响的土层。
A
33
5、单粒结构 土粒彼此不胶结,呈孤立存在。
“松沙土” (生产中,只有团粒结构是有利于通气透 水和保水保肥的结构体,其余结构体都有各 种各样的生产问题。所以,生产中,把土壤 中有丰富的团粒结构称为有结构土;而其余 结构都归为无结构土)。
A
34
土壤结构对肥力的影响
土壤结构主要影响土壤的孔隙性,通过孔 隙性来影响水、热、气、肥的运转。
A
27
海滨盐土剖面图
A
28
二、土壤结构
土壤的结构性是对土壤中土粒存在方式 的一种描述。
土壤中的土粒:或者彼此不粘结,呈单 粒态;或者彼此相互粘结,形成具有一定 形状和大小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即为结 构体。
土壤形成结构体的性质以及结构体的特 征就称为土壤的结构性。
A
29
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和特征
A
35
类型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团粒结构) (其余结构体)
特征
土粒间是小孔隙,土团 共同点: 间为大孔隙。
不同点:
1、小孔隙主 要是毛管孔隙 。大小孔隙相 互贯通协调。
1、小孔隙主要 是无效孔隙。 大小孔隙相互 贯通不足。
A
36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2、下雨或灌水时,水份 2、由于大孔隙少,水份 沿大孔隙向土壤中渗透快 进入慢,常沿土表流失。 ,然后再向团粒中运动。 水份损失大,土壤冲刷大 水份接纳充分,损失少,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冲刷小。
特点:受人类耕作活动影响最多,有 机含量高,疏松多孔,理化与生物学形状 好,肥力高。
A
8
(2)犁底层:
概念: 是受农具耕犁压实,在耕作层 下形成的紧实亚表层,厚约l0 cm。
特点:呈片状结构,通气透水不良,影 响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传递,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根系境。
A
9
(3)心土层:
A
5
• 自然土壤剖面:
A
6
• 4、旱地耕作土壤的剖面:
旱地耕作土 壤的剖面: 旱地耕作土 壤剖面一般 也分为四层: 即耕作层(表 土层)、犁底 层(亚表土 层)、心土层 及底土层
耕作层 犁底层 心土层
底土层
旱地耕作土A 壤剖面
7
• (1)耕作层 :
概念:又称表土层、熟土层、活土层。 指经常被耕翻的土壤表层,厚15~20 cm。
之间,通气透水能力强。 A
30
2、块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长、宽、高三向发展,外观形态近 似立方体, 常出现在粘土耕作层或表土层中, 不良结构体: ①大块状结构:直径大于5cm ② 块状结构:3~5cm ③ 碎块状结构:0.5~3cm 3、核状结构 多存在于粘质底土层和心土层中
A
31
4、柱状结构和棱柱状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