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师德铸就师魂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明亮的职业,教师就是要不断的奉献,甘心做蜡烛,照亮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只有严格践行师德师范,才能对得起这个明亮的职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而体育是强国的基石,是桥梁的基础,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于家庭。
身为体育教师的我要做到:为学生的体质考虑。
强化师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学生,但师德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践行,严格要求自己。
师德的修炼,就是在平常的一言一行,在一举一动中,只要持之以恒去做,以身作则,定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师德就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身为体育教师的我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
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报告更明确的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见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之前,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师德修养:
(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几十个单独的个体组成了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份子,不可缺少。
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受尊重的,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关爱。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忙,缺少关爱,师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
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简单的手势都可以传递出师爱。
教师要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爱学生就是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给他们信心,与他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做好孩子的榜样。
小学的孩子年纪小,许多事情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开家长会时,我都会强调家长的榜样作用,但是教师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但是会影响到很多孩子,影响孩子的很多方面。
教师要“为人师表”,就是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三)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
一是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包括很多方面,
在学校主要体现在卫生习惯上,如不乱扔垃圾,穿衣整洁;二是学习习惯,主要培养孩子认真、不马虎的学习习惯。
像平时在黑板上写字,批改作业的子都不要马虎,一笔一笔认真地写。
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认真地对待学习,进而养成做什么事都认真对待的习惯;三是口头语言,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尽量规范,符合语法规则,成为学生学习、运用口头语言的良好示范。
特别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因激动而说脏话,否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
只要这些都能做到,一定是孩子们的好榜样,在榜样力量熏陶下的孩子肯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未来。
拥有好的习惯才能拥有好的未来,所以这些细节不容忽视。
(四)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业务水平。
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上好每一节课就是培养合格学生的最基本保证。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两点:一是认真备课,认真钻研、了解教材内容;认真研读课标,了解自己所教的学年段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习惯、方法;上完课后认真做好反思,不断改进。
备好课,教师不仅能更好的掌握教材与教法,而且还可以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不断学习,知识需要不断充实、不断更新。
面对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怎么能不感到紧迫感呢?不断地学习本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
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
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五)与家长紧密配合。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
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既然时代赋予我们这么重要的责任,我们更应该任重而道远,扎扎实实的做好工作。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
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践行师德师范,无愧人民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