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第2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键盘的接口:
PS/2
USB
2.3 鼠标:

除了键盘之外,另一项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就是 鼠标(Mouse),它能方便地将光标准确定位在我 们指定的屏幕位置、方便地完成各种操作。随着 Windows操作系统的不断普及和升级,鼠标在某些 方面甚至比键盘更重要,鼠标的点击与滑动,使复 杂的计算机操作简单化,对计算机的普及至关重要。
主板电池
主板电池是一个圆形,硬币大小的钮扣 电池,由于系统BIOS所设定的信息要保存在 一个RAM随机存储器中,而随机存储器保存东 西是不能断电的,否则将会丢失所保存的数据, 主板电池就是用来给保存BIOS设置信息的用 的RAM存储器供电的 。
各种接口插座
键盘鼠标接口
主板电池插座 IDE接口 软盘驱动器接口 串并接口
屏幕:用来输出文字或图像画面
画面调整按钮或旋钮:用来调整显示器画面的亮度、 对比度、位置及形状
指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示显示器的工作状态
电源开关:通常位于显示器的前面板 电源线:连接到普通电源插座上 信号线:连接到主机背面显卡接口上
2.2 键盘
键盘(Key board)是向计算机发布命令和输入 数据的重要输入设备,它是计算机必备的标准输入设 备。在DOS时代,键盘几乎可以完成全部的操作,即 使在今天的Windows下,键盘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字输 入设备。

工作电压 早期CPU工作电压为5V,随着CPU的制造工艺提高,近年来各种CPU的 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目前台式机用CPU核电压通常为2V以内, 最常见的是1.3---1.5V的
2.9 内存
RAM就是平常所说的内存,系统运行时,将所 需的指令和数据从外部存储器(如硬盘、光盘等) 调入内存中,CPU再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或数据进行 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入内存中。RAM的存储单元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或改写。RAM 只能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 生断电,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根据其制造原理不 同,现在的RAM多为MOS型半导体电路,它分为静 态和动态两种。
控制芯片组
早期的主板芯片组包含三至四枚芯片,现在 一般只有两块芯片,我们称之为南桥、北桥 芯片。 南桥多位于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边, 被散热片盖住的就是北桥芯片。北桥芯片主 要负责处理CPU、内存、显卡三者间的“交 通”,由于发热量较大,因而需要散热片散 热。南桥芯片则负责硬盘等存储设备和PCI之 间的数据流通。南桥和北桥合称芯片组。
内存的种类 目前市场中主要有的内存类型有SDRAM、DDR SDRAM和RDRAM三种,其中DDR SDRAM内存占 据了市场的主流,而SDRAM内存规格已不再发展, 处于被淘汰的行列。RDRAM则始终未成为市场的 主流,只有部分芯片组支持,而这些芯片组也逐渐 退出了市场,RDRAM前景并不被看好。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内存条是DDR、DDR2、 DDR3. 其中DDR内存条是184针,DDR2和DDR 是240针。
总线扩展槽
PCI扩展槽
AGP扩展槽
AGP插槽
PCI插槽
PCI用于解决外部设备接口的总线。具体
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 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 送。PCI扩展槽的颜色一般为白色,通常 用来安装声卡、内置Modem和网卡等。 AGP插槽的形状与PCI扩展槽相似,为褐色。 AGP只能插显卡,因此在主板上AGP接口 只有一个。
电源插座
主机板、键盘和所有接口卡都由电源插座供电。主板上的电 源插座共有两种规格,AT规格和ATX规格。
AT规格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插座规格,AT主板的电源插座是12 芯单列插座,没有防插错结构,电源插座看似连在一起,实际上 分为两个插头,其编号为P8和P9,插接时应注意将P8与P9的两根 接地黑线紧靠在一起,一定不要把插头插反,否则会烧毁主板。 ATX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电源插座规格,配合ATX电源使用, ATX电源插座是20芯双列插座,具有防插错结构,如果插头拿反 了就插不进去,所以不必担心会烧毁主板。在软件的配合下, ATX电源可以实现软件关机、键盘开机,Modem远程唤醒等电源 管理功能。

BIOS芯片
是安装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其中保存有微 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CMOS设置、 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 早期主板上的BIOS通常采用EPROM芯片,一般用 户无法更新版本,在奔腾或奔腾II以上主板,BIOS芯片 都采用闪速只读存储器(Flash ROM),用户可用专 用软件随时升级。也正是由于Flash ROM可由用户更 改其中的内容,所以BIOS是主板上唯一会被病毒攻击 的芯片,BIOS中的内容一旦破坏,主板将不能工作。 CIH病毒主要攻击BIOS,所以各大主板厂商对BIOS采 用了多种保护措施,如采用双BIOS技术,在主板上装 有两片BIOS,当主BIOS被病毒破坏之后,后备BIOS 就自动生效工作。
2.6 主机

主机是安装在机箱内所有部件的统一体,也叫主机系统。 它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主机电源、光驱、软驱、硬盘、主板、 C PU、风扇、显卡、网卡、内存条、主板等。主机的正、反 及内部结构见下图:
2.7 主板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 Board)、系统板(System Board)或母板(Mother 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 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是整个 微机内部结构的基础,不管是CPU、内存、显卡还是 鼠标、键盘、声卡、网卡都要通过主板来连接并协调 工作。主板不好,一切插在它上面的部件的性能都不 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CPU看成是微机的大脑,那 么主板就是微机的身躯。当拥有了一个性能优异的大 脑(CPU)后,同样也需要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主 板)来运作。
PS/2鼠标和键盘的接插规则
颜色相对应原则
2.4 音箱
多媒体音箱是多媒体电脑的必备设备。随着声卡 技术的发展,声卡的功能已经很完备,再加上多媒体 音箱的配合,完全可以尽现电脑的多媒体功能。现在 用的大多是有源音箱,有声音开关、音量调节旋钮、 电源线及音频线。
2.5 打印机
打印机是将计算机的运行结果或中间结果打印在纸上的 常用输出设备,利用打印机可印出各种文字、图形和图像等 信息。打印机是计算机最有用的输出设备之一。

CPU插座和CPU插槽
SOCKET和SLOT
Socket系列CPU插座采用ZIF(Zero Insert Force)标准,即零阻力插座。在插 座旁边有一个杠杆,拉起杠杆,CPU的 每一个针脚就可以轻松地插进插座的每 一个孔位里,然后把杠杆压回原来的位 置,就可将CPU固定住。 Slot系列是采用一种插槽的形式,看 上去像主板上常见的扩展槽一样。
主板上的跳线
主板上的跳线主要有三组,分别用来设置CPU的 外频、倍频和工作电压。 主板上的跳线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Jumper 型,另一种是DIP Switch型。虽然它们的样子不尽相 同,但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现在不少主板厂商为了方 便用户,已经将主板上的跳线去掉了,而是在BIOS里 面设置CPU的参数。
2.8 CPU

30 25 20 15 10 5 0
CPU的种类
8086 80286 80386 80486 奔腾 奔腾II 奔腾III和赛扬 奔腾IV 奔腾D 酷睿2 四核

CPU的封装 封装对于芯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因 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 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 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由于封装技术的好坏还直接影 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PCB(印制电路 板)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它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市场上CPU的主要封装方式为 OPGA封装(这种封装的基底使用的是玻璃纤维,类 似印刷电路板上的材料。 AMD公司的 AthlonXP系列 CPU大多使用此类封装。 )、 MPGA封装(AMD公司的Athlon 64和英特尔公司的 Xeon(至强)系列CPU等少数产品所采用,而且多是 些高端产品,是种先进的封装形式。 ) CPGA封装(陶瓷封装 Athlon处理器上采用 ) PPGA封装等形式。
1、 主板的结构 2、 CPU插座和CPU插槽 3、 总线扩展槽 4、 控制芯片组 5、 BIOS芯片 6、 内存插槽 7、 电源插座 8、 键盘鼠标插座 9、 主板电池 10、各种接口插座 11、主板上的跳线

主板的结构
AT主板:仅仅固化了奔腾以前所用的五针插口 的鼠标接口 ATX主板:固化了现在所使用的PS/2接口、 USB接口、串并口以及各种音频接口。 ATX主板强化了电源管理功能,实现了软体开/ 关机
第2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主机
音箱
显示器
鼠标 键盘
显示器
键盘、鼠标 音箱、打印机 主机 主板 CPU 内存
2.1 显示器
显示器又叫监视器(Monitor)。显示器是个人电脑的必备设 备,是用户和计算机交互的信息平台。常见的显示器是阴极射线 (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和背光液晶显示器(LED)。 LED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相比,LED在亮度、功耗、可视角度 和刷新速率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3 、网卡 网卡为电脑提供了网络联接的功能,通过 网线可以将多台电脑连接在一起组成局域网, 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我 们现在见到的大多是以太网卡,它采用RJ45 接头,通过双绞线与网络联接。 网卡的主要性能是带宽,它分为10M, 100M,后者要比前者的传输速度快。 现在比较著名的网卡生产厂家有INTEL,3COM, D-LINK。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倍频和外频 主频 :CPU 内部的时钟频率,是CPU进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一般来说, 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CPU的运算速度也就 越快。 外频 :即系统总线,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具体是指CPU到 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倍频 :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 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 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那么CPU 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 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