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GJ 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钢筋混凝)

JGJ 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钢筋混凝)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状态:
持有人: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结构中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2、引用标准
JGJ/T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3、仪器设备的要求
检测采用回弹仪,ZC3-A型,主要技术要求:
3.1 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应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工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

3.2 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在-4℃——+40℃之间。

3.3 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

3.4 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a.新回弹仪启用前
b.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
c.一般情况下,半年检测一次。

d. 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e.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伤害。

3.5 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室温5±35℃的条件下进行。

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0。

弹击杆每旋
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2的要求。

4、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时,应具有下列资料
a.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
b.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c.水泥品种、标号、安定性、厂名;砂、碎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
d.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
e.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f.检测原因。

5、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以及技术规定
5.1 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二、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构件。

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个。

抽检构件时,有关方面应协商一致,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5.2 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b.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
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c.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d.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e.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f.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g.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5.3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布置应有方案,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5.4 当检测条件与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可采用同条件试件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试件或钻取芯样数量应不少于6个。

计算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乘以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可按5.4-l或5.4-2式计算:
△tot= f cor,m - f c c u.m0
△tot= f cu,m- f c c u.m0
n
f cor,m= 1 ∑f cor.i (5.4-1)
n i=1
1 n
f cu,m = ∑f cu.i (5.4-2)
n i=1
1 n
f c c u.m0 = ∑f c c u.i (5.4-3)
n i=1
式中:△tot ——测区混凝土强度修正量(MPa),精确到0.1MPa;
f cor,m——分别为第i个芯样试件(Φ100×100mm)的抗压强度平均值(MPa),精确0.1Mpa。

f cu,m ——150mm同条件立方体试块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Pa)精确
0.1Mpa。

f c c u.m0 ——对应于钻心部位或同条件立方体试块回弹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强度平均值(MPa),精确0.1Mpa。

f cor.i ——第i个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

f cu.i——第i个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

f c c u.i——对应于第i个试件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由JGJ/T 23-2011的附录表A或附录B查得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n——芯样或试块数量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应按下式计算:
f c c u.i1= f c c u.i0+△tot(5.4-3)
式中:f c c u.i0 ——第i个测区修正前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精确
0.1Mpa。

f c c u.i1 ——第i个测区修正后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精确0.1Mpa。

5.5 泵送混凝土制作的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碳化深度值不大于2.0mm时,每一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