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炭阳极组装是预焙阳极炭块的最后一道工序,而工频感应炉则是阳极组装的心脏设备,工频感应炉的工作状况,对组装炭块的经济技术指标影响极大。
为了提高组装炭块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频感应炉的运行效率,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从3顿工频感应炉的筑炉、维护、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意在能够指导生产实践,为生产实际操作提供依据。
本手册可作为工频感应炉操作和检修人员实施作业指导的参考资料,本手册若能对延长工频感应炉使用寿命,提高工频感应炉运行水平,实现公司高效高产的生产任务有所帮助。
正是编者付出辛勤汗水的目的所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手册中不足之处希望在应用过程中予以指正,使我们对其不断完善。
目录第一章工频感应炉原理及结构 (3)第二章拉法基材料筑炉要求 (6)第三章湖南材料筑炉要求 (11)第四章工频感应炉电气使用与维护要领 (18)第五章工频炉日常运行工艺技术管理 (20)第六章工频炉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27)第一章工频感应炉原理及结构一、原理工频感应炉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定律的具体应用,即给感应线圈通一交变电源时就产生一交变磁通,此磁通交链着坩埚中的金属炉料,于是在炉料中引起感应电动势。
由于炉料系统导体呈闭合回路,在该电动势的作用下产生很强的感应电流;又由于电流的趋表效应,使强大的电流仅沿炉料表层流过,产生大量焦耳热,从而使炉料加热以至熔化,如果用热能和热量加以表示,则:热能 W R=U I T=I2 R t (焦耳)热量 QK=0.239I2 K t (卡)二、工频感应炉结构本炉组不论那个规格,一般都由一套电源及电气控制设备和两台炉子组成,一台炉子熔炼,另一台炉子备用。
每台炉子主要由炉体、固定架、炉盖机构、水电引入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组成。
1、炉体:由框架式(5吨以下)或简壳式(10吨以上)炉壳、感应器、导磁体以及坩埚等主要部件组成一个装配单元,它是炉子的“心脏”,熔炼工作进行得如何,主要决定于此部分的工作如何。
炉壳由钢板或型钢焊成一体,具有充足的强度和钢性。
感应器用优质异型钢管绕制而成,中间通水冷却,端部有供电接头和供水接头;感应器座于炉底线圈上,依靠周围分布的磁轭定心并以径向压紧,它的上部设有弹性轴向紧固装置,用以减少感应器送电过程中的振动和防止倾炉时感应线圈的移动。
感应器根据设计需要,有一组或二组、三组的;按熔炼工艺要求,可分别或共同并入网络。
磁轭是由优质硅钢片叠成,分布于感应器的外围,起支撑感应器的骨架作用,同时可约束感应器外部撒漏磁通,以防止金属构件发热。
感应器内部按照下图顺序铺设绝缘层和绝热层,并保护感应器在打结坩埚时不致损伤其绝缘包扎层。
坩埚作为盛装熔化金属溶液的容器,它在熔化过程中、高碳钢、铸铁及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时,多用石英砂捣打结而成。
由上述各部分组成的炉体,通过两侧轴承连接于固定架,两只柱塞缸实现炉体倾转,倒出金属溶液。
2、固定架固定架用型钢焊接而成,并用地脚螺栓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地基上。
它承受整个炉体的全部负荷,在炉体倾转中起支撑作用。
3、炉盖机构包括炉盖、提升手柄或提升油缸。
通过手动或液压驱动,可使炉盖做升降和旋转运动,以实现装料和防止大量辐射热损失。
炉盖圈内填筑耐火材料,也是用以减少热损失。
灶盖上开有观察孔,可用于熔炼过程中随时监视熔炼情况。
也克用于测温、取样。
炉盖开启最大角度为90°。
4、水电引入系统该系统由进回水总管、水冷电缆、各分支水路及其监视仪表等组成。
主要用于通水冷却感应器和水冷电缆。
冷却水进水温度一般控制在5~35℃之间,最好控制在稍低于环境温度以下,否则,温差太大,往往会引起感应器、电缆及管路外表结露,导致损坏绝缘和出现漏电现象。
出水温度应控制在55℃以下,以减少水中CaO、MgO沉积于感应器内壁而结垢。
冷却水自水源进入总管分配到各支路,其中有用于冷却感应器,有用于冷却电缆,通常两根电缆组成一支冷却水路;每个支路设有截止阀,可根据出水大小调整其流量。
用水监视系采用准进水侧总管上装有电接点压力表,当进水压力小于最低压力时,就发出信号和音响;出水侧各支路的出水温度用双金属信号温度计控制,当任一支路水温超过调整的最高水温55℃时,均能发出迅号,再根据指示或测量找出超温支路,便可人工调整该支路冷却水量。
冷却水必须清洁,要求水质:酸度PH6~9范围,硬度不大于10度(每度为1升水含10毫克氧化钙),总固体量不超过250mg/升,该系统与水源相连接处宜放置过滤器与之衔接,以免大型杂质堵塞水路。
本系统中所用之输水夹布胶管,长度不得小于设计值,以免漏电造成操作者触电事故。
5、液压系统二台炉体由一台或二台油压装置提供压力油,通过操纵台手动阀和按钮使炉体倾动或炉盖启闭,油压装置由两套相同的油泵、电机、阀门等组成,两套互为备用,工作油为3号定子油,炉体最大倾动角度95°。
倾炉油缸装于炉体和固定架之间,作为倾转的执行机构,其下部进油口装有“管道破裂安全阀”,一旦由于某种事故使油管破裂或软管开脱时,安全阀即刻动作,封闭油路,防止炉体自动下降。
第二章法拉基材料筑炉要求一.筑炉前检查:1.检查线圈是否正常,通电;通水是否有漏电漏水现象。
2.炉体固定是否牢固,上下连接螺栓是否紧固,炉体旋转是否正常。
3.炉内线圈胶泥是否干燥;炉底、炉帽设备是否齐全、牢固、干燥。
4.坩埚模是否无锈,表面是否开气孔,焊接处是否打磨平整,尺寸是否标准。
5.施工工具是否准备齐全,电气动工具运转是否正常。
6.炉衬材料配置及数量是否正确,绝缘层材料是否便于筑炉。
7.施工工人口袋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炉内、炉台周围清扫干净,耐火材料包装表面的灰尘清扫干净。
二.筑炉要领:1.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先把炉嘴施工好,炉膛与线圈胶泥平,也可以凹下一点(5mm)。
但是,炉嘴料绝对不可以超出线圈胶泥边口。
2.铺设绝热层,先铺设炉嘴处,搭结处不超过50mm,上口必须破开,炉膛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原则上只能铺设一层。
炉膛内必须铺设平整;铺设炉底厚度不超过2层,多余的必须切除。
3.炉底加料厚度每次不超过计划100mm,铺设平整后,用铁叉放气3-4遍,再用平头电动振动捣固3-4遍,或者更多次,直到捣固时发出密实的声音为止。
4.捣固密实后,在加料前,必须把表面拉毛,偏析材料混合均匀后,检查是否有杂物;绝缘层是否完好才能加料。
5.施工到所须厚度高出20mm后,把表面疏散的刮去,拿出炉内,不在使用;注意炉底中间必须比周围低,绝对中间不能高。
6.放置坩埚模具;先注意炉体下部尺寸是否一致;炉嘴方向可以厚一点(5mm-8mm);炉体上口左右尺寸一致;用木斜3个固定坩埚模具。
然后检查炉内是否有杂物。
准备加料捣固。
7.刮毛连接面,每次加料80-100mm厚,按照炉底的施工方法依次施工到炉底下方100mm;但是每次加料前必须检查炉膛内是否有杂物,绝缘层是否完整。
剪去炉嘴周围的隔热材料100mm,利于连接,防止炉嘴处穿炉及滲漏。
8.炉帽按照原施工方法施工,或者用本公司的LSP-85/88/90可塑料,但是要注意连接,表面必须拉毛并开气孔,防止表面气泡剥落及开裂。
三.新炉烘烤:1.烘烤前准备:1.1炉体耐火材料施工完毕;炉内清扫干净。
1.2加入起熔块,是炉体容量的最高点(即满炉),特别注意起熔块的干净,表面应无锈无回炉渣。
加入炉料时轻轻投放,放置时应尽量放置在炉体的边上。
1.3放置测温热电偶二根,一根热电偶放置在炉嘴的下部100mm处;另一根放置在炉嘴的对面中下部40%-70%处。
1.4加好炉料后,炉口上部用炉盖或纤维毯覆盖,防止热量流失。
2.炉体烘烤曲线[酸性材料]:2.1在常温下每小时升温120-150℃,一直升温到所选材料使用温度;常用耐火材料参数0.8/1580℃;1.0/1500℃;0.6/1620℃;0.4/1670℃;2.2满炉铁水保温1-2小时;2.3根据客户生产要求,烘烤时间适当延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延长时,主要是把升温速度放慢。
3.烘烤注意事项:3.1注意烘烤温度的控制,误差在50℃以内;3.2炉嘴烘烤的温度控制及时间控制;3.3烘烤时必须把炉盖盖好,减少热量损失及受热不均匀。
3.4熔化烘烤时,必须保持满炉铁块。
3.5熔化时,必须小功率上升,防止坩埚被电弧击穿开裂,未烧结的耐材泄漏;四.日常操作:1.炉体检查:1.1检查炉体冷裂纹,裂纹在二毫米以下不用作修补。
超过二毫米的裂纹必须进行修补。
1.2特别注意水平裂纹,因为水平裂纹在起炉时弥合比较困难。
1.3经常检查炉体熔损情况,检查方法必须精确。
2.冷炉开炉:升温曲线;开始时每小时200-300度升温;当升温到900-1000度时;按正常的操作工艺工作。
3.热炉停炉:倒完铁水,清理干净炉渣,放入起熔铁块,加热到起熔块发红,盖好炉盖,让炉体慢慢冷却。
切记不可用压缩空气让炉体急冷。
4.操作事项:4.1加入炉料时注意防止炉口机械损伤。
4.2炉内的炉渣尽量扒干净,因为炉渣对炉体的侵蚀是特别厉害的,炉渣内的有害化学成份比较多,容易在局部造成异常熔损。
4.3加入脱硫后的铁水时,必须扒渣干净。
防止铁水内的碱性化学物质通过铁水转运包进入中频炉内。
一旦进入炉体内,就会和炉体内的耐火材料起化学反应,炉体耐火材料就会产生不正常熔解和侵蚀。
4.4当使用温度达不到所选耐火材料的使用温度时,每周应把炉膛铁水温度提高1-2次到耐火材料的使用温度。
4.5加入合金时,其固体尺寸不大于30mm,防止合金沉底,与铁水反应后,溶损炉体底部耐火材料。
4.6熔炼出的铁水日常注意氧化铁,必要时加入冶金级的炭化硅铁,以还原铁水中三氧化二铁,但是加入硅铁的温度应控制在1350-1400度,保持15-25分钟,利于硅铁熔解。
4.7每次在倒出铁水时,必须关闭炉体电源;防止炉底铁水过热。
五.炉体修补:1、体冷裂纹,裂纹在二毫米以下不用作修补。
超过二毫米,用本公司的LS-90C对裂纹做填缝修补,或者用炉衬料内的同材质细料修补。
2、体低部熔化磨损比较大的地方,先清理干净修补处的残渣及炉渣,再用水玻璃润湿,炉底用本公司炉壁干振料按打炉操作规程打结,炉壁用P-85/88炉壁修补,或者先放置一个比炉壁小的坩埚,透气孔按2mm正常的开启,用本公司的干振料按打炉操作规程打紧。
3、理干净修补处,先用水玻璃湿润,再用同材质的耐火材料拌水玻璃,拌时水玻璃加入量必须少,防止打结不密实,烘烤时出现裂纹。
4、补后的烘烤曲线按炉体烘烤曲线烘烤;烘烤为每小时升温200度到1200度,正常熔化。
第三章湖南材料筑炉要求一、筑炉前的检查设备安装就绪后,在炉衬大结前应做如下检查:1、油压系统检查:油压装置的电机与油泵转向是否一致,油压、流量和声响是否正常,将手动阀手柄置于“停止”位置,启动油泵,调整溢流阀至最高工作压力,然后对整个工作系统进行试压,检查各阀门及接头密封处是否漏油,如发现有漏油或不正常现象,应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