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学》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财务管理学》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财务管理学》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摸索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题参考答案 2007年优先股东收益: 10×10×6%×3=18(万元) 一般股东每股股利:(28-18)÷500=0.02(元/股) 2008年优先股东收益: 10×10×6%=6(万元) 一般股东每股股利:(30-6)÷500=0.048(元/股) 第2题参考答案 认股权证初始价值1000×(4.5%-2.8%)×(P/A ,4.5%,3)÷5≈9.35(元/张) 认股权证理论价值V =(P -E )×N =(14-10)×2=8(元/张)投资者应该行权,但投资者的收益比投资于一般债券的收益要低。

第3题参考答案认股权行使前的每股收益为:1200÷3000=0.4(元/股) 股东权益酬劳率为:认股权行使后的总股数:3000+1000×2=5000(万股) 股东权益总额:15000+2000×4=23000(万元) 税后利润:23000×8%=1840(万元) 每股收益:1840÷5000=0.368(元/股)%8%100150001200=⨯第四章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D 2.C 3.A 4.C 5.B 6.A二、多选题:1.ABD 2.ABCD 3.ACD 4.ABCD 5.ABCDE 6.AB CDE 7.ACD 8.ABCD 9.ABCD三、判定题:1.× 2. √3.√4. √5.√六、运算题: 1. (1)120.1 (2)113.4 2. (1)23866.35(2)略3. 资金成本=7.3%小于10% 因此应选择舍弃现金折扣第五章参考答案习题1、长期借款资本成本=%11%251%9--)(=6.82%债券资本成本=)()(%412200%251%102000-⨯-⨯⨯=7.10%一般股资本成本=%51003000%123000+-⨯=17.41%习题2、A 方案综合资本成本:7%×0.16+8.5%×0.24+14%×0.6=11.56%B 方案综合资本成本:7.5%×0.22+8%×0.08+14%×0.7=12.09% 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应选A 方案习题3、 筹资额与资本成本变化情形表不同筹资范畴内的综合资本成本表第六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D3.D4.B5.D6.C7.B二、多项选择题1.ACE2.ABCD3.AC4.ABE5.ABD三、判定题1.√2.×3.×4.×5.√6.×四、运算题1. 解:(1)两个方案的经营杠杆系数为:77.2675000)72.612(200000)72.612(200000=--⨯-⨯=A DOL15.2401250)25.812(200000)25.812(200000=--⨯-⨯=B DOL息税前利润的变动故销售量下降25%后A 、B 两方案的息税前利润将分别下降:)(v p Q EBIT -⋅∆=∆264000)72.612(%25200000=-⨯⨯=∆A EBIT (元) 187500)25.812(%25200000=-⨯⨯=∆B EBIT (元)(2)两个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31.1%10%402250000675000)72.612(200000675000)72.612(200000=⨯⨯---⨯--⨯=A DFL35.1%10%402250000401250)25.812(200000401250)25.812(200000=⨯⨯---⨯--⨯=B DFL在资本结构与利率水平不变的情形下,财务杠杆与息税前利润负有关;在息税前利润与资本结构不变的情形下,财务杠杆与利率正有关; 在息税前利润与利率水平不变的情形下,财务杠杆与资产负债率正有关。

(3)两个方案的复合杠杆系数:63.331.177.2=⨯=⋅=A A A DFL DOL DTL 90.235.115.2=⨯=⋅=B B B DFL DOL DTL由于A 方案的复合杠杆系数大于B 方案的复合杠杆系数,因此,A 方案的总风险较大。

2.解:(1)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单位:万元):项 目 方案1 方案2 息税前利润 200 200 目前利息 40 40 新增利息 60 税前利润 100 160 税后利润75 120 一般股股数(万股) 100 125 一般股每股收益(元)0.750.96(2)260402002001=--=DFL25.1402002002=-=DFL(3)由于方案2的每股盈余大于方案1,且其财务杠杆系数又小于方案1,即相比方案2而言,方案2收益较高而风险又较小,因此方案2更好。

3.解:(1)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6%)8%13(6.1%8=-⨯+=预期报酬率5.937%16%)251(%)10400240(=-⨯⨯-=股票市场价值(万元)5.13375.937400=+=+=股票价值债券价值公司总价值(万元)%46.13%165.13375.937%)251(%105.1337400=⨯+-⨯⨯=综合资本成本(2)运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10/600%)251(%)12400%10400(10/40010/600%)251(%)10400(-⨯⨯-⨯-=+-⨯⨯-EBIT EBIT解之可得:155=EBIT (万元)4.解:(1)华星工贸股份公司估量追加筹资后的每股收益为(单位:万元):项 目 增发一般股 增发债券 发行优先股 息税前利润 1 600 1 600 1 600 减:债券利息 90 270 90 税前利润1 510 1 330 1 510 减:所得税(40%) 604 532 604 税后利润906 798 906 减:优先股股利 150 一般股可分配利润 906 798 756 一般股股数(万股) 1 300 1 000 1 000 一般股每股收益(元)0.700.800.76由表中测算结果可见,在预期息税前利润为1 600万元时,公司应选择增发长期债券的方式增资,因为其一般股每股收益最高。

(2)测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①增发一般股与增发债券两种增资方式下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为:1000%)401()270(1300%)401()90(-⨯-=-⨯-EBIT EBIT解之可得:870=EBIT (万元)②增发一般股与发行优先股两种增资方式下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为:1000150%)401()90(1300%)401()90(--⨯-=-⨯-EBIT EBIT解之可得:1173=EBIT (万元)③由上述运算可得:当息税前利润为870万元,增发一般股与增发债券的每股收益相等;当息税前利润大于870万元,采纳增发债券方式要比增发一般股方式更有利;而当息税前利润小于870万元时,采纳增发债券方式则不如增发一般股方式。

同理,当息税前利润为1 173万元,增发一般股与发行优先股的每股收益相等;当息税前利润大于1 173万元,采纳发行优先股方式要比增发一般股方式更有利;而当息税前利润小于1 173万元时,采纳发行优先股方式则不如增发一般股方式。

第七章复习摸索题参考答案二、单选题1、B2、B3、B4、D5、B6、B7、A8、C9、D 10、A 11、D 12、B 13、B 14、A 15、C三、多选题1、AC2、ABC3、ABCE4、ABC5、BC6、ACD7、AB8、AB9、AB 10、DE11、ABC 12、AB 13、ABCD 14、ABCD 15、ABCD四、判定题1、×2、×3、×4、√5、√6、√7、√8、×9、×10、√五、运算题1、(1)运算收益的增加A的毛利=(100-60)×3600=144000(元)B的毛利=(540-500)×4000=160000(元)收益的增加=160000-144000=16000(元)(2)运算资金占用的应计利息增加增加应计利息=(120000-18000)×18%=18360(元)由于应计利息增加超过收益增加,故不应经营B品种。

①本题的关键是比较经营两种商品的利益,哪种商品能给商店带来更多的利润,就选择哪种商品。

②本题的难点在于求出两种资金占用情形。

每种商品资金的占用是指在一个订货周期内由于占用了购买材料的资金从而丧失了利用这批资金所能得到的酬劳,而要求出占用资金,则要求出每种商品的经济订货量。

我们不应忽视一个条件,即该店按经济订货量进货,且假设需求平均、销售无季节性变化。

这不仅为运算经济订货批量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运算购买商品占用的资金运算提供了方便。

③本题当年给出的标准答案中还单独考虑了增加的储存成本和增加的订货成本这两项成本,但由于在运算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时差不多考虑了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运算经济订货量的时候),因此,现在如果再考虑增加的储存成本和增加的订货成本这两项成本的话,会造成重复运算。

因此,我们的意见是如果专门强调要考虑资金占用的变化,就不再单独考虑这两项成本的增加额,否则应考虑。

2、(1)运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2×36000×20)/16〕1/2=300(千克)(2)运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订货批量下的有关总成本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订货批量下的有关总成本=〔2×36000×20×16〕1 /2=4800(元)(3)运算本年度乙经济订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订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300×200÷2=300 00(元)(4)运算本所度乙材料最佳订货批次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订货批次=36000÷300=120(次)3、(1)收益增加=800×5%×20%=8(万元)(讲明:增加的现金折扣也可在此一并扣除,或单独运算)(2)信用政策调整后的平均收现期=20×30%+30×40%+40×30%=30(天)收入增加使资金平均占用变动=800×(1+5%)×(1-20%)/360×30-800×(1-20%)/360×25=11.56(万元)(3)应计利息变动=11.56×10%=1.156(万元)(4)增加的收账费用=800×5%×1%=0.4(万元)(5)坏账缺失=800×(1+5%)×1.2%-800×1%=2.08(万元)(6)增加的现金折扣=800×(1+5%)×30%×2%+800×(1+5%)×40%×1%=8.4(万元)(7)增加的各项费用合计=1.156+0.4+2.08+8.4=12.036(万元)(8)改变信用期的净损益=(1)-(7)=-4.036(万元),小于0,故不应改变信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