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那到底什么是成功?怎么样才算成功?以最贴近生活的说法,成功就是不断达成目标,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成功”本身的一个理念。
本文主要讲述了实现目标、迈向成功的正确理念和实现目标、有效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方法,是许多成功人士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行为习惯的综合性的概括和总结,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特别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从本文的参考书《1%的改变就改变你的全部》归纳总结而来,该书作者是韩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汉城大学教授李民奎,本文第一部分中讲述的主要理念和方法都是以心理学知识作为基础的。
相信如果你能够深入领会本文精髓并付诸实践,你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本文结构上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实现成功的核心理念及其框架,详细分析了各个核心理念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各个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们的整体结构又形成了一种实现目标、迈向成功的有效工具和方法。
第二部分讲述关于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些理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有效方法。
这部分内容对于你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因为正确的理念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第三部分是指导你怎么检查和分析你的现状,发现你的问题。
这部分工作必不可少,因为分析你的现状,发现问题所在是实现目标、迈向成功的首要工作和先决条件。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方法在数学科目具体运用的一个实例,有助于你对本文内容的更深刻的理解和领会。
第五部分是本文自身的一些总结,包括概念和方法两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你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本文的精髓。
第一部分核心理念框架一. 核心理念框架主题思想:本部分是实现理想和目标的流程示意图(过程图),是成功者走向成功的共同经验的总结。
每一个步骤都不可少,熟记这个过程并切实付诸实践,你将可以少走弯路,更快地迈向成功。
这个过程适用于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也适用于你人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
本过程图同样可以作为人生规划或职业规划的工具。
(本部分编写时间:2005年7月12日17:00-19:30,2005年7月13日6:00-8:00)理想∣理想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理想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结合考虑。
人更容易在感兴趣的领域取得成绩。
在制定目∣标之前仔细分析你现在所处的状况和现有的条件,明确努力的方向。
如果有↓ 什么不满,就要寻找造成这种不满的原因,然后改变过去的思想和做法。
---→ 目标∣∣理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一个个目标的达成。
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使你注∣∣意与实现目标有关的信息和其他资源。
必须列出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实现的所∣∣有目标,明确实现每一个目标所必须具备的所有条件。
运用“多杈树法”将∣↓ 目标层层分解。
所有的目标都必须是具体的、量化的、可测量的,不能模糊。
∣计划∣∣有了目标,就要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计划要将实现目标所必需具备的所有∣∣条件列出,明确实现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或要做的事情,最好将实现目标要∣↓ 用到的所有资源和取得资源的途径也列出。
最后要设定目标实现的明确期限。
∣任务分解和排序∣∣将实现目标要完成的任务或要做的所有事情层层分解,细化成每天要做的∣∣事情,分清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出优先次序,列出清单,放在眼睛看得到∣∣的地方。
这些小的事情关系到目标的实现,就是每天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必∣↓ 须想办法按计划完成它们,决不能拖延。
∣时间分配计划∣∣按“要事第一”的原则,根据事情的优先次序制定每日的时间计划,将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最前面。
具体做法是:随身携带一个本子,在每天睡觉之前∣∣想好第二天要做的所有事情,排出他们的优先次序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 排。
可以将最重要的事情优先安排在你精力最旺盛、效率最高的时间期段。
∣时间计划实施∣∣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执行时间计划,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只要对实现目标有利的事情就坚决去做,对实现目标无益的事情坚决不做,∣∣并且每一天都要做与实现目标有关的事情。
同时要“劳逸结合”,将自己喜∣↓ 欢做的事情当作休息的手段是很好的建议,但一定要注意控制时间。
∣←-总结归纳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总结归纳,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找到改进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不断进步。
少犯错误就等于提高正确率。
完成了一个目标,以向新的目标迈进。
成功就是不断地达成目标。
二. 应用过程图的实用技巧和经验1.制定的目标要比你估计的目前能达到的目标高一些,这样目标才有促进作用。
制定的目标只要不离谱,定得越高,对你能力的提升作用越大,所以不防定个高一点的目标。
2.实现目标的关键是: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量化的、可测量的,不能是模糊的;2)运用“多杈树法”将目标层层分解成要完成哪些任务(事情);3)将任务(事情)分解成每天要做的事情;4)每天在安排时间时,运用“要事第一”的原则,首先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分清事情的优先次序,不做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情;5)每天都要想着自己的目标,每天都要做与实现目标有关的事情,目标才不会被淡化,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3.实现目标最难的是坚持每一天都要做与实现目标有关的事情,许多人总是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问题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往往对实现目标没有太大的帮助,最多只能作为一种业余爱好,或在疲惫时作为一种积极的休息手段。
如果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你花在与实现目标有关的事情上的时间就少了,这就影响了目标的实现。
4.每一个人都有惰性,都有做事拖延的倾向,克服拖延的有效方法是设定时限,即给自己要完成的事情在开始前就设定一个完成的最后期限,这样在脑袋中自然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有助于尽快完成你的事情。
5.当你面对一件大的或者困难的事情时,你可能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去完成它,此时的解决办法是:将大的或者觉得困难的事情分解成一件件小的或者容易的事情,然后每次完成一件小的或者容易的事情,这样最后也能顺利完成你的这件大的或者困难的事情。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你开始时面临的压力,增强你的信心,这种策略可以称之为“蚕食”或者“各个击破”策略。
6.在休息时间看看课外读物或者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缓解疲劳的有效手段,同时又不占用正常的学习时间,还可以拓展你的课外知识面,可谓“一举三得”,但一定要掌握好时间。
身边随时带好计时器和精选的课外读物以及其他物品,在休息时备用。
7.在执行时间计划时要注意区分“重要”和“急迫”,重要的事情是那些与你的目标紧密相关的事情,是目标层层分解后每天都要做的那些事情,而急迫的事情是那些带有突然性的紧急的事情,它们不一定很重要,但不马上处理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像运动时脚扭伤就是一件紧迫的事情,如果不立即处理,就会影响你的学习,所以如果遇上急迫的事情,就要暂时调整计划,先处理急迫的事情,处理完后再接着继续做重要的事情,落下的重要事情要通过调整时间把它赶上去。
第二部分关于学习和工作的28个经验主题思想:本部分总结了关于学习和工作的28个经验,也是成功者共同的一些特征,有理念方面的,也有方法方面的,是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两方面的总结,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如细细琢磨和认真体会,必有斩获。
(本部分编写时间:2005年7月13日8:00-10:00)1.一定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就会失去方向,就会浪费时间。
2.时间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你一旦浪费了,你就永远无法追回。
3.生命是时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浪费时间的。
4.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天24小时”,你只有尽量不做或少做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情,你才能把时间节约出来做与实现目标有关的事情,所以时间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5.安排时间“要事第一”是根本的原则,必须分清事情的优先次序,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你最喜欢的事情,你才能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
6.要把时间花在“重要”的而非“急迫”的事情上,“重要”的事情是你每天都要做的与你的目标息息相关的事情,“急迫”的事情是迫不得已要做的事情。
许多情况下“急迫”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做事拖延的人在期限将至时,急迫的事情就很多,局面很被动。
所以做事要积极主动,改变拖延的不良习惯,才能尽量避免出现被动的局面。
7.持续的努力和专注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必须将你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你要做的事情上,你才能取得成效,这就像放大镜将阳光聚焦于一根火柴头上一样,可以很快将火柴点燃。
“滴水穿石”也是同样的道理。
8.要实现目标,你必须时刻牢记你的目标,并且每天都要做与目标实现有关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持续的努力和专注。
9.人的能力在接受任务,克服困难的时候提高得最快,因此不要拒绝多做事情,多做事情意味着你得到的锻炼更多,对你的成长就越有利。
很多才能是后天锻炼得来的,是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所以人最要紧的是要勤快,要能吃苦。
10.要有意锻炼自己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和意志。
越是困难的事情越不能怕它,而要迎难而上,想尽办法克服困难。
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之所以现在还解决不了,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所以最要紧的是要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找办法的过程中,你一样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11.思想决定命运。
必须意识到,你今天的样子是你过去思想的产物,同样的,你想成为明天你想要的样子,那么今天你就必须做出规划。
失败(一种输出)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么只有改变造成这种失败的思想和做法(一种输入),你才能改变过去那种失败的命运。
所以一旦问题产生,你必须首先想到你必须改变一下你过去的思想和做法。
12.要有正确的思想,就必须学习,不断地向大脑输入正确的知识。
这有如电脑,你输入什么样的程序,电脑就执行什么样的操作。
程序越先进,电脑能做的事情就越多。
13.正确的选择是影响深远的重要事情,而有用的足够的信息是你做出正确选择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尽量收集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阅读(包括读书、看报),媒介(电视、网络),与别人的沟通和交流,实践等。
14.获得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阅读”,有效提高读书效率的方法是:先粗读,后细读,即先浏览一遍材料的总体结构、目录,了解其知识架构,接着粗读一遍材料的具体内容,然后再细读一遍。
一般的情况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对材料的理解也步步深入。
不要第一遍就很详细地阅读材料,而要分几次阅读,并且一次比一次深入。
这种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的阅读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15.帮助别人往往也能获得信息。
许多情况下,别人请求你的帮助,其实也是给你提供一个获取信息的方向。
你为了达到帮助别人的目的,就要想办法获得信息,而这类信息往往是你以前所没有留意的。
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要拒绝帮助别人,所谓“帮助别人,也是帮助你自己”,而且帮助了别人,别人会感激你,人际关系也更加融洽了。
16.“三人行,必有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