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管理复习题1.工程合同目标分解的概念P182 主要是从执行的角度分析,补充,解释合同,将合同目标和合同责任落实到合同实施的具体问题上和具体工程活动中,用合同指导工程实施和工作,以合同作为行为准则,是合同能符合日常工程管理的需要。
2.EPC 模式及CM 模式的概念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CM 模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时,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 CM 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
3. 固定工程量总价合同的概念是指由发包人将发包工程分解成若干分部分项工程量,由承包人据以标出分项工程单价,然后将单价与工程量相乘,得出分项工程总价,再将各个分项工程总价相加,即构成合同总价。
4. 诉讼时效的概念P314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持续性地不行使权利,则丧失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法律制度5. 反索赔的概念P305反索赔就是反驳、反击或者防止对方提出的索赔,不让对方索赔成功或者全部成功。
一般认为,索赔是双向的,业主和承包商都可以向对方提出索赔要求,任何一方也都可以对对方提出的索赔要求进行反驳和反击,这种反击和反驳就是反索赔6 合同交底的概念合同交底指合同管理人员在对合同的主要内容作出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上,通过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程小组负责人学习合同条文和合同总体分析结果,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承包商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等,使大家都树立全局观念,避免执行中的违约行为,同时使大家的工作协调一致。
7.CPF 合同的概念及合同形式概念:也称成本补偿合同,是以实际成本加上双方商定的酬金来确定合同总价,即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实际工程成本中的直接费,按事先协议好的某一种方式支付管理费及利润的一种合同方式。
成本加酬金合同形式(1)成本加固定酬金合同(2)成本加定比费用合同(3)成本加浮动酬金合同(4)目标成本加奖励合同(5)成本加固定最大酬金合同8.工程投标担保的概念P260 工程投标担保是指投标人在投标报价前或者投标报价的同时由担保人向招标人提供的担保,保证投标人一旦中标,即按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签约承包合同9. 合同审查制度的概念合同审查制度是指公司或下属各单位对外签订合同前应由专业部门对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工作制度。
10.DB 模式招标文件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投标须知, 具体分为投标邀请、投标须知、技术标书的格式及内容、合同条款;第二部分是项目要求,具体分为工作范围 /分工、服务范围、项目执行要求及业主管理规定、时间进度计划、承包商提供的技术文件清单、业主推荐的分包商清单、业主推荐的供应商清单;第三部分是设计基础,具体分为项目设计基础、设计原则及工程规定、项目标准规范清单;第四部分是设备装置技术要求,具体分为工作完成定义、性能保证与考核标准、基础设计及其他技术文件。
11.工程合同审查工作内容。
(1)合同效力的审查与分析①合同当事人资格的审查。
②工程项目合法性审查。
③合同订立过程的审查。
(2) 合同的完备性审查①合同文件完备性审查。
②合同条款完备性审查。
(3) 合同条款的公正性审查①工作范围②权利和责任③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④工程质量⑤工程款及支付问题,包括:I合同价格包括合同的计价方式价格调整方式、结算方式U工程款支付包括预付款、付款方式、支付保证和预留金⑥违约责任12. 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程序。
P249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风险回避13. 合同调整措施内容。
P193 技术措施,组织和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14. NEC 工程施工合同组成。
施工合同包括核心条款、主要选项、次要选项、成本组成表、附录15. 索赔分类。
按索赔当事人分类承包商与业主间的索赔承包商与分包商间的索赔以上两种又称施工索赔承包商与供货商间的索赔承包商与保险公司的索赔以上两种又称商务索赔按索赔的依据分类合同内索赔合同外索赔道义索赔按索赔目标分类工期索赔费用索赔按索赔事件的性质分类工程延误索赔工程变更索赔工程终止索赔工程加速索赔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索赔其他索赔按索赔处理方式分类单项索赔综合索赔15.工程担保的内容P2601. 工程投标担保2.承包商履约担保3.业主支付担保16.根据业主介入施工活动的程度,DBB、DB、CM 三种采购模式有什么区别? DBB 模式,业主聘用工程师为其提供工程管理咨询,造价工程师等为其提供工程成本管理服务。
在国际工程中,建筑师也承担大量的项目管理工作,因此,业主不直接介入施工过程。
DB 模式,业主缺乏为其直接服务的项目管理人员,因此业主必须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
CM 模式,一般没有施工总承包商,业主与多数承包商直接签订工程合同。
虽然CM 经理协助业主进行工程施工管理,但业主必须适当介入施工活动。
17.试述工程合同谈判准备要点。
P1621. 明确谈判目标2.认真研究合同草案3.制定可行的谈判方案4.组建谈判小组,准备谈判资料5.进行谈判演习,安排谈判会议18.简述工程合同结构分解规则。
P183 1. 合同结构分解可与项目工作结构分解同步进行,并与WBS 保持一致2. 保证施工合同条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 保证各分解单元间界限清晰,意义完整,内容大体上相当。
4. 易于理解和接受,便于应用,即要充分尊重人们已经形成的概念和习惯,只在根本违背才做出更改。
5. 便于按照项目的组织分工落实合同工作和合同责任。
19.合同实施后评估包括哪些内容?p1941. 合同签订情况评价2.合同执行情况评价3.合同管理工作评价4.合同条款分析20.利润索赔通常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因设计变更等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加;施工条件变化导致的索赔;施工范围变更导致的索赔;合同延期导致机会利润损失;合同终止带来预期利润损失等。
21.试述合同交底的作用。
P188可以使得项目实施者全面把握合同,保证合同目标得以实现规范项目部全体成员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合同风险控制可使所有项目参加者的工作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有利于合同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22. 简述工程师对工程暂停及复工处理的原则。
P1981.工程暂停令签发前,工程师应就工程暂停后引起的工期和费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 工程暂停令必须明确停工原因和范围,避免承包商提出不必要的工程索赔。
3. 工程暂停期间,工程师应记录现场发生的各类情况,便于日后处理合同争议。
4. 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审核承包单位申报的复工审批表。
23. 简述工程合同风险分配原则。
P246 风险应该按照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进行分配1.从工程整体效益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双方积极性2. 公平合理,责权利平衡3. 符合现代工程管理概念4. 符合工程惯例24. 简述工期索赔网络分析法的一般思路。
工期索赔网络分析法的一般思路是:假设工程一直按原网络计划确定的施工顺序和时间施工,当一个或一些干扰事件发生后,使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活动受到干扰而延长施工持续时间。
将这些活动受干扰后的新的持续时间代入网络中,重新进行网络分析和计算,即会得到一个新工期。
新工期与原工期之差即为干扰事件对总工期的影响,即为承包商的工期索赔值。
网络分析通过分析干扰事件发生前、后网络计划之差异而计算工期索赔值的,通常可适用于各种干扰事件引起的工期索赔。
25. 简述工程合同争议产生的原因。
P3311.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有瑕疵2.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26. 业主或工程师可对承包商索赔质疑有哪几种情况?P3081.索赔事项不属于业主或工程师的责任,而是其他第三方的责任2. 业主和承包人共同负有责任,承包人必须划分和证明双方责任大小3. 事实依据不足4. 合同依据不足5. 承包人未遵守合同规定的索赔程序6. 合同中的开脱责任条款已经免除了业主的补偿责任7. 承包人以前已经放弃了索赔要求8. 承包人没有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9. 承包人必须提供进一步的证据10. 承包人的损失计算夸大27. 工程价款争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工程价款争议主要表现在:①采用固定价格计价,风险责任范围产生争议;②可调价格合同,价格调整前提和方法引起的争议;③新增工程计价依据引起的争议;④工程量大幅度增减,单价能否调整引起的争议;⑤现场条件发生变化,合同价款能否调整引起的争议;⑥施工方法改变,合同价款能否调整引起的争议;⑦政策性调价的责任承担引起的争议;⑧招标投标阶段漏项缺项部分计价争议等。
28.合同交底的内容有哪些?1) 工程概况及合同工作范围;2) 合同关系及合同涉及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3) 合同中隐藏的各类风险及防范措施、用语含糊、界限不清的条款;4) 合同工期控制总目标及阶段控制目标 , 目标控制的网络表示及关键线路说明;5) 合同质量控制目标及合同规定执行的规范、标准和验收程序,质量的特别要求;6) 合同对本工程的材料、设备采购、验收的规定;7) 投资及成本控制目标 , 特别是合同价款的支付及调整的条件、方式和程序;8)业主不能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时我方应采取的措施;9)索赔的机会和处理策略;10)合同双方争议问题的处理方式、程序和要求;11)合同双方的违约责任;12)索赔的机会和处理;13)合同风险的内容、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特别是承担风险的范围(或幅度)及超出风险范围(幅度)的调整方法;14)合同进展文档管理的要求。
29.工程变更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对业主(工程师)的口头变更指令,承包商应在7 天内书面向工程师索取书面确认。
书面变更指令是支付变更工程款的先决条件之一。
如果工程师在 7 天内未予书面否决,则承包商的书面要求信即可作为工程师对该工程变更的书面指令。
2)业主和他的工程师的认可权必须限制。
当认可超过合同明确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时,它即为变更指令,应争取业主或工程师的书面确认,进而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3)承包商应当掌握工程师处理工程变更的权限。
对涉及双方责权利关系的重大变更,或超过合同范围的变更,必须有业主的书面指令、认可、或双方签署的变更协议。
工程变更如果超过合同所规定的工程范围,承包商有权不执行变更或坚持先商定价格后再进行变更。
4)应注意工程变更的实施,价格谈判和业主批准三者之间在时间上的矛盾性。
尽量先估价后变更。
对此可采取措施:①控制(即拖延)施工进度,等待变更谈判结果。
这样不仅损失较小,而且谈判回旋余地较大;②争取以点工或按承包商的实际费用支出计算费用补偿,如采取成本加酬金方法 ,这样避免价格谈判中的争执;③应有完整的变更实施的记录和照片,请业主、工程师签字,为索赔作准备。
5)在工程中,承包商不能擅自进行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