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使用规范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发文字号】赣工商法字[2009]8号
【发布部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9.03.23
【实施日期】2009.03.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使用规范指导
性意见》的通知
(赣工商法字[2009]8号)
各设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经研究,现将《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使用规范指导性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局反映。
附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非法从事传销活动行政处罚案示范案卷》
二○○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
文书使用规范指导性意见
为规范我省工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的使用,保证行政执法质量,结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印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行政复议文书和行政赔偿文书〉的通知》(工商法字[2008]229号,以下简称《通知》)和《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则》(赣工商办字[2008]7号,以下简称《程序规则》),特制定本指导性意见。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行政处罚文书是对执法程序、违法行为主体、处罚结果记录等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体现行政执法机关执法水平的重要载体。
行政处罚文书使用的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行政处罚案件质量、有利于提高关工商机关的执法形象、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工商机关应以国家工商总局文书修订为契机,将行政处罚文书使用规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组织系统干部认真学习总局的《通知》,掌握行政处罚文书使用要点,并及时将《通知》和本指导意见运用到每个行政处罚案件中,切实纠正过去行政处罚文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促进依法行政。
二、行政执法文书使用基本要求
各级工商机关使用行政处罚文书,要以总局《通知》和省局《程序规则》为基本要求和标准,要将总局《通知》的基本要求,作为行政处罚文书使用的基准,并运用到每个行政处罚案件中,确保每个程序及要点不缺少;同时,要将省局《程序规则》有关文书使用与程序的要求,运用到每个案件中。
确保总局规定的每一程序不减少,确保省局规定的每一程序不减少。
今后使用行政处罚文书中遇到的问题,应当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编
写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使用手册》和本指导意见予以规范。
三、行政处罚文书使用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今后,行政处罚文书使用中应重点注意的有关事项规范如下。
(一)立案(不予立案)审批表
1. 当事人一栏以立案时查清的情况为准,已查清的要如实填写,不得空白。
2. 案发地的填写是根据违法行为发生地来明确管辖权,应填写为:XX市(县区)。
3. 案件来源按照《案件来源登记表》记录填写。
移送的案件,应附移送机关的材料。
上级机关交办的案件应附上级机关的交办单。
投诉案件应附投诉举报记录及相关材料等。
4. 核查情况及立案理由中,应写明立案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同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的法律条款项。
如:“……经核查,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建议立案调查”。
如果是不立案的,一般可以填写为:同意,建议不予立案;有具名投诉人、申诉人、举报人的,建议告知具名的投诉人、申诉人、举报人。
5. 根据省局《程序规则》,在此表中增加“法制机构负责人意见”一栏。
承办机构、法制机构、机关负责人都应填写意见并签名。
6. 根据省局《程序规则》,在此表左上角增加立案编号,由法制机构统一发放立案编号,并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台帐》登记。
全省案件按业务分类统一编号:(X)工商()字[2009] 号,基层分局办理的案件也同样按业务分类统一编号。
如:公平交易局办理的案件立案号编号为:(X)工商(公立)字[2009] 11号,处罚决定书编号为:(X)工商(公处)字[2009]11号。
同一案件的编号全部使用同一号码,同一性质文件有多份送达的,可编为[2009] XX--1 号、[2009] XX--2号,如(X)工商(公询)字[2009]11--1号。
案件核审号统一使用流水号,编为:(X)工商核
字[2009] 125号
(二)行政处罚决定书
略,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基本要求见省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工商法字[2009]5号)。
特别应注意的是: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应详细地叙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情况,但不得直接引用省局的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的具体条款。
(三)行政处罚告知(听证告知)书
1. 按照省局《程序规则》第五十三条规定,符合听证范围的,应下发听证告知书。
应注意的是:对经营活动中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的案件,应在《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的依据中引用《江西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
定》第二条第三项。
2. 告知的内容应当完整准确地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处罚内容以及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或申请听证的权利。
3. 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或举行听证后,办案机构依法重新提出新处理意见的,新的处理意见所依据的事实、理由以及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种类、数额、依据改变的,应按规定再次核审后,再次履行告知义务。
4. 告知后,应给当事人留足三个工作日陈述申辩或申请听证的时间。
应注意:期间开始之日不计算在内,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四)送达回证
国家工商总局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