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实验与探究课件

化学实验与探究课件


3、有一种钠盐A和一种可溶性钙盐B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 下列步骤实验: CaCl2溶淀
溶于水恰好完全反应
CO2
加适量硝酸银
过滤
NaNO3溶液 AgCl↓
无色溶液
由此可判断混合物中的两种盐分别是: A ,
B
。(填化学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指出错误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检验气密性
你能叙述吗?
三、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
1、气体的制取—— ①发生装置
比较下列几套装置:
②气体的收集
A装置适宜收集 B装置适宜收集 C装置适宜收集
气体; 气体; 气体;
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之处:
你能说出几个错误?
③气体的净化、转化与检验
KNO3(NaCl) Na2CO3(CaCO3)
除杂方法


Cu(Fe)
四、物质的检验和推断
鉴别: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实验的方法将它 们一一区别;鉴定:根据物质的某些特性,用实验的 方法确定物质的成分。 你知道吗? 请说出物质的颜色
胆矾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氢氧化铁
,氢氧化铜
,铜片


,硫酸亚铁溶液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钙、 硫酸钠、硝酸钾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得无色透明的溶液。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有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 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 Na2CO3 、 CaCl2 、 Na2SO4 一定有 ; CuSO4 、 AgCl 一定没有 ; KNO3 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
知识网络
常用仪器 观察与问题
基 本 化 学 实 验
基本操作
气体制取 物质的检验与判断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科 学 实 验 与 探 究
猜想与假设
实验与事实 解释与结论 交流与表达 反思与评价 制定方案 设计实验 形成结论
拓展与迁移
一.常用仪器的使用
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 试管 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玻璃棒 。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胶头滴管 。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集气瓶 。 药匙或纸槽 5、取粉末状药品 。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蒸发皿 。 7、量取80mL的盐酸 量筒和滴管。
镊子 。 8、将锌粒加入试管 9、取18克NaCl固体 天平 。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漏斗 。 11、盛硫磺在集气瓶中燃烧 燃烧匙 。 12、拿到热的蒸发皿 坩埚钳 。 13、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石棉网 。 14、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 中添加液体 长颈漏斗 。 15、给较大量加热,较大量物质反应容 器,过滤中用于承接滤液 烧杯 。
硫酸钡
,氯化银
,碳酸钠溶液

大多数物质的溶液都是无色的!
试一 试 将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填在横线上填所用试剂
或方法:
1.盐酸和硫酸 ;盐酸和硝酸 , ,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3.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4.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5.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6.食盐水和蒸馏水


练一练
1.有四种物质皆为纯净物,其中两种是黑色粉末,两种是无 色无毒的气体,又知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是单质。某班级的探究 学习小组为了搞清这四种物质,做了以下实验:把黑色物质编 为A、B,无色气体编为C、D,如下图所示进行三组实验甲、 乙、丙。实验后,各装置中B都由黑色变为红色,甲、丙两装置 中澄清的石灰水都产生浑浊,乙装置澄清的石灰水没有浑浊现 C CO 象。试推断: ①写出化学式A ;D 。 2 ②写出乙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2+CuO = H2O+Cu 。
选择试剂,不引入新杂质
注重环保,不产生有害物质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CaCl2(Ca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粉(Zn粉) KNO3(KCl)
NaOH(Na2CO3) CO2(HCl)
④物质的提纯 物理除杂 选择方法合适,便于操作;
原理判断准确,方法简便。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食盐(泥沙)
练习1、
为了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的CO2和水蒸气,两位同 学将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下面两个装置,最后得到的气 体分别是什么?
结论1 结论2
, 。
练习2、
实验室用锌和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氢气中常常混有少量 的HCl气体和水蒸气,现用下面的装置除去HCl气体和 水蒸气,装置如何连接?
连接方法:

④物质的提纯 化学除杂 原则:分清主次,不伤害主物质
实验目的 检验水蒸气 检验CO2气体 检验HCl气体 除去CO2气体 除去HCl气体 装置 所用药品
B A A
A A B
无水CuSO4
澄清石灰水
NaOH溶液
硝酸银溶液和硝 酸
饱和NaHCO3
除去CO2和水蒸气
除去N2中的O2 将CO转化为CO2 将CO2转化为CO
碱石灰 灼热氧化铜
C C C
灼热氧化铜 炽热的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