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 (1)系统的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发现幼儿的行为特点并做出 分析。 (3)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
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心理学是怎样的一种学科,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知觉的概念、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直觉、运动知觉和错 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第五节 错觉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区分理解意识和注意的概念,了解不同 的意识状态及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一神经机制 第六章 记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记忆的概念及其神经生理机制。 2、记忆的三段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感觉记忆 第四节 短时记忆 第五节 长时记忆 第六节 内隐记忆 第七章 思维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思维的一般概念。
2、表象、概念、推理、问题解决的学习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表象
第三节 概念
第四节 推理
第五节 问题解决
第六节 决策
第八章 语言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语言的概念及其神经生理机制,了解语言的理解和产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考试时间,统一批改试卷。
3、考试时间:90分钟
4、试卷结构:名词解释15分,单项选择题15分,填空题15分,
判断题10分,简答题15分,分析题30分。
五、课程参考资料
教材:《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主 要 参 考 书 目 : 1 、《 普 通 心 理 学 》( 教 师 教 育 系 列 教 材 )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课程英文译名: 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次:高职高专 学时:72学时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设置层 学分:
1、《普通心理学》历来是心理学专业和教育专业的一门入门课,也是一门重 要的专业基础课。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 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 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普通心理学研 究心理现象最一般的规律,它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最一般的知识,因而不同 于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学科,普通心理学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但又为学习 这些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是《幼儿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一些亲 子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成人心理活动的基础规 律,即探讨心理的生理机制,有探讨心理的社会性制约,有时涉及动物和儿 童心理,是为了借以比较且增进对这些基础规律的理解;又是涉及应用心理 学问题,是为了给基础规律提供例证。 2、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 法、等
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第二章 心里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神经元及其相关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 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第三章 感觉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感觉的一般概念,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四章 知觉
付建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 普 通 心 理 学 》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习
题详解
金圣才
中国石化出版社
4、《普通心理学》
李传银
科学出版社
第十二章 人格
6学时
第十三章 学习
2学时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2学时
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
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运
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考试形式:本课程考核的方法包括笔试、撰写调查报告、考
察小论文等。其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统一命题,统
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72学时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学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2学时
第三章 感觉
6学时
第四章 知觉
6学时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6学时
第六章 记忆
8学时
第七章 思维
8学时
第八章 语言
4学时
第九章 动机
6学时
第十章 情绪
6学时
第十一章 能力
6学时
表情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情绪与脑 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第四节 情绪理论 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 第十一章 能力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能力的概念、种类及结构 2、能力的测量 3、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 第四节 情绪智力 第五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十二章 人格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人格测验,人格成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人格理论 第三节 认知风格 第四节 人格测验 第五节 人格成因 第十三章 学习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学习的概念,知道学习的理论、学习的规律。掌握认知和 动作技能学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学习理论
第二节 语言的产生
第九章 动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动机的概念,动机的种类,动机的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
第四节 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第十章
情绪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情绪的概念,情绪理论,情绪的调节并知道情绪的外部表现:
第三节 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
第四节 学习的规律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个体发展,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2、了解社会性发展与成年以后的发展。
3、理解语言与认知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个体发展
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发展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