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梨子园河污水干管工程位于茶园--鹿角组团A标准分区内,梨子园河全长7.2公里,共划分为3个标段,我司承建的为第1标段, 施工起止桩号为K0+000至2+412.75,共2.4公里。
管道沿梨子园河两岸双侧布置,管径DN5OO-DN8O0两岸管道总长约4.83km。
本工程土石方明挖主要包括:二级马道、污水管道基坑土石方明挖等,其中二级马道与基槽土石方合计挖方有24万方左右、填方有7万方左右,余方外运右17万方左右。
其开挖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边坡观测、完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将开挖可利用或废弃的土方运至监理人指定的堆放区并加以保护、处理等工作。
自我司进场从现场清表及道路修筑情况分析,我标存在着数量较大的石方。
由于两岸土石方施工区域涉及到桥梁、高边坡、天文寺变电站、高压输电设备及电缆等建(构)筑物均距离较近,为了保护施工区域涉及的建(构)筑物,同时避免在土石方施工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经专家论证,业主同意,我南岸区茶园新区梨子园河截污干管工程1标段石方开挖采用炮机凿打方式自上而下顺序分层开挖。
第二章编制依据1、南岸区茶园新区梨子园河截污干管工程1标段施工合同。
2、南岸区茶园新区梨子园河截污干管工程1标段施工设计图。
3、南岸区茶园新区梨子园河截污干管工程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4、相关道路施工、土石方施工技术要求及规程规范标准。
5、现场实际情况及要求。
第三章施工计划1、工期计划:根据业主提出的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班组及施工设备配置,计划工期为41 天,即2011 年11 月16 日至2012 年12 月26 日。
2、人员计划:管理人员6 人、测量技术人员2 人、杂工6 人、机械操作人员7 人。
3、机械设备计划:机械安排:HM96C破碎锤2台、卡特320挖机1台、沃德50装载机1台、18 m3自卸车4台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1. 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开挖排水沟-清表-土方开挖-二级马道回填及运输出渣-土方开挖后测量放线-机械破碎凿打-机械装料及运输出渣 -清理2. 施工方法(1 )测量放样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采用NTS-312R型全站仪全站仪进行测量施工控制,根据设计坡比精确放样出二级马道边坡开挖轮廓,用白石灰画出轮廓线。
边坡控制放样精度控制在±1 cm之内,经监理人员确认后进行下一步土方开挖施工工作。
2)开挖排水沟在距开挖开口线5m外开挖一条截(排)水沟,以利排水。
(3)清表1)、植被清理:开挖前清理开挖区域内的杂草、树根、垃圾、废渣等,清表同土方开挖施工同步进行。
清理由人工配合挖掘机与装载机进行。
清理区域延伸至施工图纸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外侧至少2m的距离。
地形坡度较陡部位,清理范围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实施。
开挖边界附近如有大树或名贵树木我司将加以保护,并专门研究确定清理范围。
以上均由挖掘机挖装,18n3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
2)、表土清挖:植被清理完毕,对细根须、草本植物及覆盖草等植物的表层有机土壤,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开挖深度采用挖掘机进行清挖,其深度为50cm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弃渣场。
(4)土方开挖1)、削坡开挖:边坡区削坡开挖,由人工配合挖掘机随同土方开挖同步进行。
对边坡区,预留30c m保护层,由人工挂线铁锹削坡成型,边坡坡比用坡尺控制。
2)、土方开挖从上至下分层进行,且必须先于同层石方开挖。
施工中开挖层面保持里高外低,以利排水和出渣。
开挖前先作好截水沟、临时排水沟,以防地表水冲刷。
3)、边坡开挖按照测量放样开口线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层高4~5m 同一层面开挖施工按照“先土方开挖,后石方开挖,再边坡支护”的顺序进行,使开挖面同步下降。
对堆积层中的块石,则采用机械凿打破碎清除。
对挖方料进行利用或弃方处理,运送到指定地点。
在弃方任务完成后,弃土场必须认真按照设计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妥善整治处理,保持土石整齐、稳定,排水畅通,并有一定的美化绿化措施。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得到当地环保、水土保持等有关管理部门的认可后,办理必要的手续。
采用挖掘机开挖并上车,18m3自卸汽车运输。
(5)二级马道回填及运输出渣1)、二级马道填筑的一般原则二级马道填筑,根据马道面积大小及各类填料分区、分期、分段的不同,将二级马道面表面沿纵向按30〜50m分成若干个单元。
在各单元依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使各单元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流水作业。
各单元之间进行鲜明标识,标明摊铺、碾压、检验等工作状态,以避免超压或漏压。
2)、填料运输①、填料由挖掘机,18m3自卸汽车运输,车辆应相对固定,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防止残留在车厢和轮胎上的泥土带入清洁的过渡料、排水体料、堤体料填筑区。
②、反滤(过渡、碎石垫层)料运输及卸料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颗粒分离。
运输过程中过渡料应保持湿润,卸料高度不大于2m。
③、石渣料中不允许夹杂粘土、草、木等有害物质,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反滤(过渡、碎石垫层)料或堤体料,一律不得用于二级马道回填。
④、填料运输车辆必须在挡风玻璃右上角标明填料分区名称。
⑤、填料运输时,车辆速度不得大于20km/h (桥梁处不大于15km/h),载重量不得大于车辆的标定载重量。
3)、基础面清理及马道的填筑①二级马道填筑前,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和第三卷《技术条款》的规定,完成二级马道填筑部位的基础清理和排水工作。
③二级马道填筑部位的全部基础处理工作,应按施工图纸要求施工完毕,并应符合《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2001 )的要求。
④填料运至二级马道顶面采用“后退法”卸料后,及时摊铺,并保持填筑面平整,每层铺料后用水准仪检查铺料厚度,超厚时及时处理。
⑤二级马道填筑采用全断面上升,二级马道要平整,相邻堤体分区间高差不得大于一层填料的高度。
⑥在铺好一层石渣料后,布点测量其压实前高程,以确定铺料厚度,铺料厚度满足方可填发测量合格证进行石渣料碾压。
石渣料碾压质量重在过程控制,重点监控碾压遍数、振幅、行驶速度、碾轮搭接宽度。
碾压方向一般沿纵向碾压。
碾压完成后,再按布点测量其高程,以控制压实厚度。
碾压后的表面平整度按0〜士10cm控制,若出现0〜± 30cm 的不平整现象,应重新推平表面进行铺压。
石渣料压实后,按规范要求由工地试验室取样,取样数量不小于5000m3〜10000m3一个,且每层必须检查边坡结合部,检查合格后,发给碾压合格证,并组织三检。
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压实后,局部粗料集中处,应铺砂用水冲压,以砂粒填满粗粒孔隙,冲洗不下为结束标准。
碾压后取样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进行铺压,直至满足质量控制指标要求为止。
石渣料铺料和碾压过程中的加水量由试验确定。
压实石渣料的振动平碾行驶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靠岸边处可顺岸行驶。
振动平碾难于碾及的地方,应用小型振动碾或其它机具进行压实,但其压实遍数应按监理人指示作出调整。
岸边地形突变及坡度过陡而振动碾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适当修整地形使振动碾到位,局部可应用振动板或振动夯压实。
石渣料应采取大面积铺筑,以减少接缝。
当分块填筑时,应对块间接坡处的虚坡带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如采取台阶式的接坡方式,或采取将接坡处未压实的虚坡石料挖除的措施。
堤体填筑过程中,严格按照《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2001 )执行。
⑦石渣料在装卸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分离,不允许从高坡向下卸料。
靠近岸边地带应以较细石料铺筑,严防架空现象。
(6)土方开挖后测量放线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施工控制,根据设计坡比精确放样出二级马道边坡开挖轮廓,用白石灰画出轮廓线。
边坡控制放样精度控制在±1 cm之内,经监理人员确认后进行下一步破碎工作(7 )机械破碎凿打石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
施工中首先将岩层采用液压岩石破碎锤分层破碎,分层高度为0.5〜1.0m,现场安排施工人员根据实际地形采用红油漆进行画圈布点,布点间距为30cm破碎锤根据布置好的红油漆点进行钻孔破碎,液压岩石破碎锤破碎施工时,将液压岩石破碎锤的钎杆压在岩石上,并保持一定压力后开动破碎锤,利用破碎锤的冲击力,将岩石破碎。
挖掘机配合清除岩块,按照设计边坡坡度、台阶及路基标高进行破碎,破碎将至设计坡面时,停止破碎,采用挖机进行修坡面。
1)、由于开挖破碎的方式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因此首先根据实际地形修出第一级施工平台,已方便破碎锤及挖机摆放。
施工中岩层采用液压岩石破碎锤分层破碎,分层高度为0.5〜1.0m。
2)、现场安排施工人员根据实际地形采用红油漆进行画圈布点,布点间距为30cm破碎锤根据布置好的红油漆点进行钻孔破碎,液压岩石破碎锤破碎施工时,将液压岩石破碎锤的钎杆压在岩石上,并保持一定压力后开动破碎锤,利用破碎锤的冲击力,将岩石破碎。
3)、破碎锤破碎岩体时必须严格按照坡比进行破碎,不允许出现亏坡或坡比过大的情况出现,第一级施工平台上的岩层破到位并采用挖机将坡面修正平整后,然后进行下一施工平台岩体的破碎施工。
4)、破碎锤将第一层岩石破碎后,挖掘机马上将破碎后的岩石挖成堆,整理成形并装运,之后利用破碎锤再破碎石方,再利用挖机挖成堆。
直至该段路基坡面成型并且路基标高达到设计要求(破碎将至设计坡面时,停止破碎,采用挖机进行修坡面)。
(8)机械装料及运输出渣破碎锤破碎时挖掘机配合清除破碎岩体,并将已破碎的岩体装车,运输车辆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
(9)清理在装料的同时清理机械破碎后的工作面以备下次破碎前的测量工作,直至该段二级马道坡面成型并且二级马道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试验室完善健全,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试验数据指导施工。
控制砼面层的质量,设置专职质量负责人,负责面层的质量管理,检测严格控制基层及砼面层的质量。
2、严格把好各道施工,工艺全面控制每一施工工序。
施工中做好各施工工序交接的质量检测,层层控制工程质量,凡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混合料必须坚决返工和处理直到符合质量要求。
3、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以质量第一指导施工,做到质量和进度有机会结合保证质量按时完工。
对于工程中出现的质量技术问题现场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应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如现场监理工程师不能确定的,应急时与监理处总监、业主联系,诚恳地接受指导检查、监督及时地解决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
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技术保证措施1)成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绳、警报器等安全设施,设立警示牌、放炮通告等。
2)每次机械破碎前,30m 警戒范围内进行人员设备排查清理,保证警戒范围内无人,并确认不能移动的设备保护良好。
3)每次机械破碎与装运过程中要及时处理危石,保证工作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