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 没有任何雕饰, 没有用一个典故, 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 平平淡淡。
然而, 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者也可 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下面是 yjbys 小编分享的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解释】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 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
在清风吹拂的深 夜,蝉儿叫个不停。
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
不一会,乌云 遮住 了月亮。
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
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 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作者小传】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艺术风格 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内容】: 这是辛弃疾的一首田野山水名作。
它以自然朴素的语言,清新爽朗的风格, 使我们不仅看到一幅鲜明逼真的田野风光画。
而且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开头 “ 惊鹊 ” 和 “ 鸣蝉 ” 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 “清风”、 “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然后, 笔锋一转,由上瞧而下视,田野上稻香朴鼻,蛙声悦耳,既有嗅觉所感,又有听
觉所闻。
仅仅二十五个字,作者就把田野上、下的景致绘声绘色地勾勒出来了, 很有立体感。
层次分明,静中有动,鲜明对比,真切感人。
进一步说明眼前洋溢 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在下半阕前两句中, “七八个”、 “两三点”这几个 数词的巧妙运用,道出了 “ 星” 是寥落的疏星,“雨” 是轻微的阵雨, 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 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 息相吻合。
特别是一个“ 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 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 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 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 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 前”, 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 也都没有察觉。
前文“ 路转”, 后文“忽见 ”, 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 旧屋的欢欣, 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 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这首词描写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秀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观壮 景。
它只不过是人们常见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我们从这首 词中却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唤起我们对田野风光的热爱。
拓展阅读: 辛弃疾轶事典故 义斩义端 绍兴三十一年, 金主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 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汉人再 也忍无可忍, 终于扛起了反金大旗, 其中声势最浩大的一支队伍是山东境内揭竿 起义的一支队伍, 领头的耿京是一位农民出身的济南人, 为了响应义军的反金义 举,时年 22 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
很可惜的是, 在这一时期,年轻的辛弃疾并没有机会在军事舞台上展现他的过人才华,当时, 义军首领耿京对这个前来投军的秀才并没有过多的青睐, 只命他做了一名无足轻 重的文官,掌管文书和帅印。
在军队里任文官这一年,出了一件事,终于令耿京 对辛弃疾这么一个文武双全的秀才,从此刮目相看,再也不敢小觑。
事情是这样的, 当初和辛弃疾一块儿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个和尚, 他的名字 叫义端, 是辛弃疾的拜把子兄弟, 这个叫义端的和尚本身就是个守不了清规戒律 的花和尚, 因为受不了在义军里当差的苦头, 竟偷偷的盗走了经由辛弃疾保管的 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
义端和尚本身曾经也是一小股义军的头头,是被辛弃 疾说服一起投奔耿京帐下的,耿京盛怒之下也找不到别人,只得拿辛弃疾问罪。
出现这样的事情,辛弃疾自己也是理屈词穷,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难当,当场向 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追回帅印。
当晚,辛弃疾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天快亮 了的时候,那义端和尚真的骑马来到,辛弃疾不由分说,一个箭步窜了出来,一 刀将那义端和尚砍下马来,那和尚一见是杀气腾腾的辛弃疾,吓得魂飞魄散,当
即跪地求饶说:“老兄啊,您饶了我吧,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头青兕,您 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
您饶了我的小命吧!”,面对这样贪生怕死 的变节份子, 嫉恶如仇的辛弃疾哪里肯听, 不由分说, 手起刀落, 义端身首异处。
更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文章推荐阅读★★★★★:
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两课时)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 资料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课文教案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讲课稿
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获奖教学设计
6、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试讲教案
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手法
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课时教案
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
10、 《西江月》教案及随堂测试(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