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总结一、案例43页案例讨论 63页案例讨论1 155页案例讨论 263页案例讨论 312页案例讨论 350页案例讨论1 407页案例讨论1二、关键概念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物流功能整合:物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商、制造商、物流者和分销商等各种经济活动,有效开展集成管理,以正确的数量和质量,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进行产品制造和分销,提高系统效率,促使系统成本最小化,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独立需求:来自用户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称为独立需求。
例如对成品或维修件的需求就是独立需求。
经济订货批量: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以实现总库存成本最低的最佳订货量。
经济订货批量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
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零库存:零库存管理的核心在于必须尽快地制造更好的产品,并有一个反应迅速的营销体系,以更迅速地把它们交到消费者手中,周期尽可能缩到最短,有效库存降到最低。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很好地降低了经营风险,并能及时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保鲜"产品。
客户服务:是指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它整合及管理在预先设定的最优成本——服务组合中的客户界面的所有要素。
广义而言,任何能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内容都属于客户服务的范围之内客户服务要素: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
多式联运: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有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制定交付货物的地点搬运活性指数:条形码: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物联网络:物流战略: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目标:1、成本最小2、投资最少3、服务改善延迟战略:两种延迟形式:1、生产延迟(或形成延迟):按一张订单在一段时间里生产一种产品,在获知这个客户的精确要求和购买意向之前,不作任何准备工作或采购部件。
2、物流延迟(或时间延迟):在一个或多个战略地点对全部货品进行预估,而将进一步库存部署延迟到收到客户的订单。
一旦物流程序被启动,所有的努力都将被用来尽快将产品直接向客户方向移动。
物流绩效:物流质量:1、商品质量:对商品原有质量(数量、形状、性能等)的保证。
2、物流服务质量:物流企业对用户提供服务,是用户满意的程度。
3物流工作质量:物流服务各环节、各工种、各岗位具体的工作质量。
4、物流工程质量:运输工程、仓库工程、包装工程、配送工程、流通加工工程、信息工程质量指标。
物流质量的衡量: 1、物流时间 2、物流成本 3、物流效率物流成本:物流活动中支出的总和。
TCL=运输成本+存货成本+仓储成本+订单处理和信息成本+批量成本+客户服务成本三、基本问题1.现代物流的作用1). 物流保障再生产过程。
–物流是生产过程的基本保证。
–物流是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环节。
2). 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给顾客以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
–准确地按期将商品送交顾客,满足市场需求,及时产生价值。
–尽可能减少商品供应的断档,保持生产经营中资金流的连续性。
–适当安排物流结点,提高配送效率,保持合理库存水平以实现动态平衡。
使生产、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不同过程一体化、系统化,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从接受订货到发货和配送,信息通畅,使物流成本最小。
3). 提高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
–运营过程的集约化。
–获得外部关系的最佳化。
4). 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物流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通过物流增强企业竞争力。
5). 降低物流活动中的成本6). 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冰山学说)7). 电子商务要有物流为基础,才能实现对流通领域的革命。
8). 城市的现代化必须以物流的现代化为依托。
9). 现在物流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10). 现代物流业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
11). 现代物流业能够起到完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质量和抗御危机的作用。
2.物流作业目标3.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危害,解决牛鞭效应的措施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产生原因:“牛鞭效应”是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如总销售商,或者该产品的生产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增大了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
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即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
危害:牛鞭效应成因于系统原因和管理原因,它们的共同作用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对产品供应链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对市场变化的过激反应。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整个供应链的产能增加幅度超过市场需求增加幅度,超出部分则以库存形式积压在供应链不同节点。
一旦需求放缓或负增长,大量资金和产品将以库存形式积压,整个供应链可能资金周转不良,严重影响供应链的良好运作,甚至导致企业倒闭,尤其是处于供应链末端的小企业。
解决措施:1、订货分级管理,2、加强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3、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4、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5、参考历史资料,适当减量修正,分批发送,6、提前回款期限4.物流预测考虑的因素•对货物需求的地点、品种(SKU)及时间进行的预计。
•预测内容的组成:1)基本需求; 2)季节因素; 3)趋势因素; 4)周期因素; 5)促销因素;6) 不确定性因素。
5.制造商如何控制库存(1)制定库存定额,并有考核机制;(2)采购有计划,并通过会审审批过程;(3)到货入库要通过验收过程(对照计划、合同等);(4)专用物料到货后申请单位不消耗增加库存的,应有考核办法;(5)长期闲置、报废的物料应及时处理。
6.降低运输成本的措施1.整体运营规划(1)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设备企业建设设施完善的货场、装卸站等,拥有各种类型车辆和机械化的装卸搬运工具(如托盘、叉车、集装箱等)等,能够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规模经济。
(2)拥有良好的技术信息系统各运输业务的运单交接、运输信息的掌握等都需要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持。
如电子订单处理、电子调度系统、GPS系统等技术的应用能及时反馈车辆运行信息,有效地减少货差,从而减少事故损失、客户投诉等成本。
(3)发展联合运输和共同运输联合运输是指将各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完成“门到门”的运输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实现更快捷、更便利的运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共同运输是指货运代理机构将不同货主相同目的地的货物集合起来共同托运的运输方式。
这种方式不但实现了规模效益,而且其庞大的货源能够积极搭载回程货,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2.做好起运工作起运环节是运输过程的基础(中转是下一个运输过程的起运),合理安排起运是优化运输成本的根本。
(1)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托运方式管理者一般根据货物的运输特征(运输条件、费用、速度等方面),选择最经济、合理的运输工具和托运方式。
(2)配载配装、提高实载率配载配装是组织合理运输,提高运输工具效率,降低运输成的重要内容。
其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车辆载重量,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车辆装载容积,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①组织轻重配装组织轻重配装是指把实重货物和轻泡货物配装在一起,既可充分利用车船的装载容积,又能达到其承载重量,从而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②实行解体运输实行解体运输是指将一些大件、笨重的货物(如自行车、机械等)拆卸后重新包装,缩小其占用空间,从而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和装卸效率。
③高效的堆码高效的堆码是指根据车、船等的货位情况,采取高效的堆码方法。
如多层装载、骑缝装载、紧密装载等,都可以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当然,推进包装的标准化,逐步实行单元化、托盘化,是提高装载技术的重要条件。
3.控制运输过程(1)减少运输环节货物在运输中的中转环节,需要组织装卸搬运、包装等工作,必然会增加相应成本。
因此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中转次数以降低运输成本。
对有条件直达运输的,尽可能组织直达运输。
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有时货物不运进批发仓库、而是采取直拨的方法,把货物直接分拨给批发、零售商店或用户的方式在运输上称为“四就”直拨。
“四就”是指就厂、就站(车站或码头)、就库、就车(船)。
(2)路径优化企业虽然不能改变现有运输公路、铁路网以及航空、水运航线等,但可以将现有运输线路进行合理规划。
即在现有的运输网络线路中找到最佳的运输路线,减少迂回、对流、过远、重复等不合理运输形式,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3)减少事故损失事故防范是企业减少事故成本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积极购买保险、驾驶员安全教育和车辆日常检修等。
另外事故发生后,积极向保险公司索赔,并做好理赔工作,以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7.物联网络的作用8.各种物流组织的特点1.简述获取供应链战略匹配的基本步骤。
答:获取供应链战略匹配的3个基本步骤如下:(1)理解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