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2013—2014第一学期段二考试高二生物试卷时长: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解旋酶④二氧化碳⑤唾液淀粉酶⑥甲状腺激素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抗体A.①③⑤ 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⑦ D.③⑤⑥⑧⑨2.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丙进入乙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4.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C.pH和温度的稳定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5.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D.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6.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激素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B.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C.机体大量消耗血糖,导致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增强D.比赛结束后,乳酸积累过多造成机体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7. 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A 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8.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面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9. 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B.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10. 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11. 右图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a为神经元的树突②e为组织液,当其中的Ca2+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③c中的物质释放到e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d的流动性④f处的载体能将c释放的物质运进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递质发挥完作用后需要被灭活:有些递质被相关的酶分解,有些递质被膜上的转运体回收。
如图为某药物A干扰递质回收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是递质的受体,和递质转运体一样,都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质或蛋白质B.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①中,当突触前膜上的电位转变成外正内负时,递质就会释放出去C.图中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时,需要相应的载体并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D.若图中递质是一种抑制性递质,则药物A会使突触后膜产生持续性兴奋现象1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②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D.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14.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A.大小便失禁B.触觉完全丧失C.躯干冷温觉丧失D.躯干痛觉丧失15. 当你专心解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⑥视觉中枢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16.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17. 研究发现,某些发生基因突变的老鼠在实验室条件下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稳定状态;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
分析这些基因突变老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A.突变引起胰岛B细胞受损 B.运动或禁食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肝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18.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19.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C.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D.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20.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21.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判断甲状腺活动过强的人A.虽然消耗的食物少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肥胖B.虽然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消瘦C.虽然消耗的食量少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肥胖D.虽然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消瘦2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C.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D.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2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A.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B.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24.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25.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26. 将某种植物的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对③的处理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通过⑤⑥植株杂交得到的⑧植株属于新物种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⑦到⑨的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7.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A. 诱变育种B. 细胞融合C. 花粉离体培养D. 转基因28.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B.增大,不变;不变,不变C.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2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D.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30.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B.X表示环境、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共同影响生物性状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它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8分)如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1、2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A、B、C为突触,请据图回答:(1)由图可知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如图示动作为踢小腿,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是_____(填字母)。
(2)人体调控膝跳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药物可以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简便的实验证明该药物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只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会出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