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检察院政法专项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思考建议

基层检察院政法专项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思考建议

基层检察院政法专项编制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原因及思考建议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检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院在加强政法专项编制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我院在政法专项编制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及时改进和解决。

为力求探索更加科学的政法专项编制管理体制,现将我院近年来政法专项编制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政法编制68名,工勤人员5名,实有干警74人(在岗61人),退休11人。

1、在职在编67人(在岗52人,改非13人,病休2人)
2、在职不在编5人(工人)
3、在职不在编2人(分开登记)
我院设纪检监察、政治处、反贪局、反渎局、技术科、预防科、控申科、公诉科、侦查监督科、民行科、监所科、办公室(与检委办合署办公)、装备科、法警大队共14个机构。

全院干警人员少,所以,各业务科室的检察员和书记员的比例也无法做到科学配置,很难适应工作需要。

人员配置情况如下:
从以上统计看出,我院政法专项编制紧缺,部分业务科室人员偏少,已严重影响着各项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下达的政法专项编制数不能满足基层检察院工作实际需求。

近年来,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类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长,但我院政法编制增加却只有5名,形成了干警奇缺与业务量增大的现实问题。

二是当前我院干警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近年来加大了公务员招录和政法干警招录力度,但由于受编制数量所限,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三是是国家制定颁布实施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和许多基层院一样,我院也面临着检察官断层,尤其是办案一线检察官断层现象愈加突出,不利于检察事业的平衡健康发展,不符合人员梯型组合理论。

三、加强政法专项编制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通过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总结和思考,感到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加强编制管理的制度建设。

建议制定一个统一的检察机关政法专项编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编制使用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各业务岗位的人员配备标准、配置基数,以及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的人员配备比例等。

与此同时,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呼吁国家编制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基层检察院办案人员编制不足的矛盾,建立起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增加政法专项编制的制度和机制
(二)注重加强检察队伍的能力建设。

把提升检察人员自身素质、抓好队伍能力建设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办案力量不足矛盾的对策。

一是加快推进分类管理改革,有效整合机构,减少非办案岗位的设置,优化人员力量的配置;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强化岗位练兵活动,切实增强干警岗位技能,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三是严格考核管理,进一步建立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考核机制,充分激励干警办案工作积极性。

(三)减少基层院非办案因素的减员。

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非办案因素减员的矛盾比较突出,组织专题调研,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保持办案岗位能满员配备,保证办案人员主要精力用于办案,并将人员编制优先配置到办案一线岗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