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气象局关于气象工作总结

市气象局关于气象工作总结

市气象局关于气象工作总结
一、20xx年气象工作总结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领导下,全市气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20xx年工作要点》对气象工作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气象工作提出的指导意见、《政府工作报告》和气象工作会议等工作部署,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总抓手,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杭州”建设,认真做好各项气象保障服务。

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气象保障服务。

一是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有新成效。

20xx年高温干旱、“菲特”台风、暴雨、霾天气影响特别严重,市县两级共制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1222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622次。

其中,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25次、干旱橙色1次、霾橙色24次,此三种预警等级都是首次发布。

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临近预警平台作用显著,通过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成功避让5起地质灾害,避免28人伤亡。

二是人工增雨作业能力有新提升。

市政府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农业抗旱和人工增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市新增配备人工增雨装备5套,累计建成11支作业队伍,实施人工增雨抗旱、灭火、增水作业71次。

三是气象服务联动有新活力。

与市防指办、
市城管委实现了信息共享、热线会商。

与环保部门联合发布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开展大气重污染预警工作。

与交通部门启动了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开发。

与市植保站合作,制作播出了农作物病虫害专题电视节目12期。

与市民宗局、园文局共同加强重点场所防雷安全,首次全面开展了城区寺庙场所防雷安全检测,完成了西湖游船及各大码头的防雷工程性措施。

全面履行气象社会管理工作职责。

一是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

各县政府都成立了气象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办法或行动方案;富阳市被确定为全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试点县。

二是气象防灾减灾管理职能较好履行。

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运行,修订了《杭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了《杭州市抗雪防冻应急预案》,首次建立了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响应工作机制。

全市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登记和公布工作,完成了对全市气象监测设施的普查。

三是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增强。

全市100%的乡镇实现了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累计建成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136个。

在市考评委支持下,通过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有效覆盖”绩效考核,全市889个公共场所信息传播设施开通了气象预警信息再传播功能,2317块社区显示屏常态化开展气象信息再传播。

四是气象行政审批服务继续改革优化。

按照市政府
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意见》要求,将防雷安全审批事项纳入了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两集中两到位”,简化和明确了需要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的爆炸危险场所的项目范围。

气象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办理时间进一步缩短,驻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审批窗口全年四个季度均获红旗窗口。

扎实推进气象现代化试点建设。

一是新一代气象雷达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雷达上山道路实现了路基工程全线贯通,雷达站主体工程结顶,无线电管理审批工作通过一年的协调得到了部队和管理部门的理解支持,雷达装备在加紧生产。

二是实现气象灾害预警全网发布。

“实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视、手机全网直达式发布”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20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局牵头建立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推送平台和业务机制。

年内启动数字电视全网发布10次、全区域和分区域手机短信全网发布5次,累计发送气象预警短信1880万条次。

三是国家气象站自动化观测和雾霾监测实现全覆盖。

开展了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试点和地面高空一体化试点,完成了全市国家气象站全自动观测升级改造,新建成余杭国家气象站。

建成了萧山、余杭、富阳雾霾监测子站,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雾霾监测网。

深化推进城乡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城市气象服务有
新成效。

在主城区各社区设立了气象预警信息传播、科普宣传、信息咨询、证明代办和防雷检测预约代办等5项便民气象服务,推进气象服务向基层社区延伸。

建成了高清气象综合演播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再创新高。

与媒体合作,新推出了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早间气象》节目、杭州日报每周专版《天气笔记》、西湖之声电台“小昊说天气”、交通之声电台“专家连线”等系列服务。

二是气象为农服务继续深化。

萧山区全国“三农”气象服务试点继续深化,余杭、富阳、淳安启动现代农业园区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市本级、富阳、建德实施了西湖龙井茶、西瓜、葡萄气候品质认证。

余杭、建德、淳安积极推进气象服务进驻乡镇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3+X”工作。

继续做好《新农村.新气象》电视栏目和“杭州龙网”运行维护等工作。

三是气象科普宣传继续加强。

继续实施“万千百”气象科普系列活动,通过委托电影放映队播出气象科普电影、开放气象科普馆、举办讲座和广场活动等,受众约17万人次。

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扎实开展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

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开展征求意见和谈心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三公”经费下降20%以上。

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了“我们的群众观”大讨论,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省气象局、市纪委、市直机关工委三个学党章竞赛活动,参与率
达100%。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文化建设。

制订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细则》,出台了县级气象局“三重一大”事项民政决策规程,完善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管理办法。

加强廉政文化,组织全市气象职工阅读省纪委编印的《前进一步深呼吸》,征集到读后感155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