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满足3NF的关系模式不存在()。
A.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B. 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C.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D. 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2. 实体完整性是指()。
A. 主码中的属性不能取空值
B. 候选码中的属性不能取空值
C. 外码中的属性不能取空值
D. 所有属性都不能取空值
3. 在下面几种视图中,可以更新的是()。
A. 创建视图时使用的排序选择项
B. 视图中的某些列是通过集函数运算得到的
C. 视图中的某些列是通过表达式计算得到的
D. 从一个表去掉某些行和某些列得到的视图
4. 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是由( )实现的。
A. 基本表
B. 视图
C. 联系
D. 索引
5. 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时,( )不能与其他关系模式合并。
A. 一对一联系产生的关系
B. 一对多联系产生的关系
C. 多对多联系产生的关系
D. 所有联系产生的关系
6. 在关系模式中,主属性是指()。
A. 主码中的属性
B. 关系中最重要的属性
C. 候选码中的属性
D. 一个数据项的数据类型
7.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外模式用于描述()。
A. 用户的实际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B. 用户的操作接口和界面
C. 模式的书面表达方式
D. 用户观点的局部逻辑结构
8. 在多对多联系产生的关系中,主码可以取()。
A. 某个实体的主码
B. 任何一个实体的主码
C. 相联系的每一个实体的主码
D. 该联系产生的属性
9. 数据独立性是指( )。
A.数据库的数据之间没有联系
B.数据库的数据之间联系不紧密
C.数据库的数据与程序无关
D.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或存储结构改变时,不必修改用户程序
10. 关于数据依赖的术语中没有()。
A. 联系依赖
B. 部分依赖
C. 传递依赖
D. 多值依赖
11. 下面四种常见的数据模型中,目前最常用的是( )。
A. 层次模型
B. 网络状模型
C. 关系模型
D. 面向对象模型
12. 下面几种视图中,理论上可以更新的是()。
A. 视图是由两个基本表经过连接后去掉某些行和某些列得到的
B. 视图中的某些列是通过集函数运算得到的
C. 视图中的某些列是通过表达式计算得到的
D. 视图定义是有GROUP BY子句
13. 数据库系统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其中破坏最严重的是()。
A. 事务内部故障
B. 计算机病毒
C. 介质故障
D. 系统故障
14. 将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转储的策略称为()。
A. 动态转储
B. 海量转储
C. 增量转储
D.静态转储
15. 在下面的关于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关系中的两个属性不能来自同一个域
B. 行的顺序无关
C. 每一个属性不可再分割
D. 主码中属性排序的缺省值是升序排列
16. 视图建立后,在数据库的数据字典中存放的是()。
A. 视图的定义
B. 查询语句
C. 查询结果
D. 查询所涉及的表中的数据
17.在下列关于关系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A.行的顺序无关
B.任意两行的值不能完全相同
C.任意两列的值不能完全相同
D.列的顺序无关
18. 分析下面的关系模式,判断其属于()。
运动会(运动员号,姓名,性别,代表队号,代表队名,代表队领队,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最高记录,成绩,名次)
A.1NF
B. 2NF
C. 3NF
D. 4NF
19.在下列关于数据库完整性的约束机制中,不包括()。
A.主键约束B.唯一性约束
C.外键约束D.用户身份约束
20.在关系中,空值是指( )。
A. 值为零
B. 值不存在
C. 与本表中的数据无关的值
D. 不是主码中的数据
21.在下列实体型的联系中,应属于m :n联系的是()。
A. 公司与总经理
B. 学生与专业
C. 学生与课程
D. 系与教师
22. 在关系数据库中,若给出属性A的值,就可以确定属性B的值,称()。
A.A是表达式,B是存放A值的变量
B. A是主码
B.B依赖于A
C. A是父类,B是A的子类
23.定期将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转储的策略称为()。
A.动态转储B.海量转储C.增量转储D.静态转储
24. 在数据库系统可能遇到的故障中,系统不能自动恢复的故障是()。
A. 磁盘损坏
B. 事务故障
C. 突然停电
D. 系统故障
25. 关系数据库的外模式是通过()实现的。
A. 基本表
B. 存储过程
C. 程序
D. 视图
26. 下列实体型的联系中,属于1:n联系的是()。
A. 职工与单位
B. 国家与首都
C. 顾客与商品
D. 学校与校长
27.在关系代数中进行自然联接运算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
A.相同属性个数B.公共属性
C.相同关系名D.相同键(码)
28.任何一个由两个属性组成的关系()。
A.可能为1NF B.可能为2NF
C.可能为3NF D.一定为3NF
29.在数据库系统中,审计的作用是()。
A.控制数据的完整性B.检查用户操作的正确性
C.检查用户操作的合法性D.不允许非法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30.在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VE
二、填空题
1. 空值是指()。
2.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称为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3.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分别是()、()和()。
4. 在SQL中,为用户授权是通过()语句和()语句实现的。
5. 外码在()的情况下可以取空值。
6. SQL的外模式是通过()实现的。
7. 未经规范化的关系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插入异常、()、()和()。
8. 模式分解的三个定义分别是()、
()和()。
9.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的关系可以满足()范式。
10. 在完整性约束中,要求主码中的属性不能取空值属于()完整性。
11. 要求年龄取值在16至60岁之间的约束属于()完整性。
12. 控制两个表连接要求的是()完整性。
13.域是一组具有相同()的值的集合。
14. 在关系代数中最常用的连接是()。
15.在关系数据库中,任何关系模式都必须满足的两种完整性约束分别是()和()。
16.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和数据的()。
17.客观存在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并可相互区分的事务称之为()。
18. 关系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包括()、()和()三种。
19. 在设置关系的主码时,系统自动为其建立()索引。
20. 关系模式中的函数依赖是指()之间的依赖关系。
21. 模式分解结果的三个要求分别是()、()和()。
22. SQL的存取权限是通过()语句和()语句实现的。
23.如果两个实体之间具有M:N联系,则将它们转换为关系模型的结果是()个表。
24.SQL Server有两种主要登录方式,它们分别是()和()。
25.如果X→Y且有Y X,那么X→Y称为()。
三、讨论题
1. 简述超码、候选码和主码的概念及区别。
2. 简述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的基本方法。
3. 简述将联系转换的表与基本表合并的规则。
4. 简述参照完整性的概念。
5. 简述基本表和视图的概念和区别。
6.试讨论关系模式规范化的过程。
7.试讨论关系的六条基本性质。
8.试讨论在未经规范化的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9.试讨论数据库系统中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的概念及意义。
10. 试述数据库设计的六个步骤及其主要内容。
11. 试述安全性对数据库系统的意义。
12.试举出与你自己有关的三个数据库的名称,并说明这些数据库对你及现代社会的意义。
四、SQL语句
1.单表查询语句
2.两个表连接查询语句
3. 函数:SUM,A VG,COUNT,GETDATE
4.SQL子句:ORDER BY, GROUP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