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锌冶炼业的基本状况来源:金汇期货发布时间:2005-09-21 13:44:38第一章、我国锌工业现状1.1 我国锌企业分布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中国锌企业分布在27个省(市),约有1960家,其中矿山采选企业约1185家,冶炼企业775家。
冶炼企业中,属于中型以上企业70家,占全部锌冶炼企业的23.1%。
70家企业中,国有企业22家,私营企业11家,股份制企业27家,其它企业10家。
1.2 锌能力和产量的分布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的锌资源开发逐步从东北、中部向中、西部以及内蒙转移。
除南、广东、广西仍保持一部分资源外,锌资源开发、矿山产量主要在向云南、甘肃、四川、青海以及内蒙转移(见图1、2)。
2003年云南矿山锌产量、甘肃矿山铅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全国锌冶炼能力的发展与资源开发转移齐头并进,有原料优势的云南、广西、四川、陕西、内蒙等地区,冶炼业发展非常迅速,形成新的冶炼生产基地。
以株洲冶炼厂为主的南继续保持国内最大的锌冶炼省的地位,以豫光金铅集团为龙头的河南铅冶炼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中国炼铅第一省。
(见图3、4)。
图2 近5年我国主要锌精矿生产省产量变化情况图4 近5年我国主要产锌省产量变化情况1.3 我国锌冶炼企业的总体情况在2003年世界十大锌冶炼企业中,我国仅有株洲冶炼厂居第9位,但在国际上的排序仍有下降的趋势。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锌冶炼工艺可称为“世界大全”,目前湿法工艺占70%,火法占30%,其中 ISP工艺9%、竖罐炼锌18%,电炉、平罐、马槽炉炼锌工艺为3%。
(1)我国国有大企业设备比较先进,但非赢利性资产、不良资产所占份额较大,会负担较重,投入产出效率明显低于近几年发展的营企业。
近几年发展的营企业占有明显的优势,如广西龙城化工总厂的资产只有4.7亿,而锌产能达到10万吨;祥云飞龙公司的资产2.9亿,锌产能达到6万吨;东岭锌业资产2.5亿,锌产能达到6万吨。
(2)我国国有大型企业负债率较高。
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平均负债率为64.27%,其它所有制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只有50%。
铅冶炼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锌冶炼企业资产负债率低,分别为39.75%和60.76%。
这主要是由于铅冶炼企业新建的较多,所有制形式多样的缘故。
(3)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利润率较低。
2002年锌价格条件下的情况下,39家锌冶炼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利润率为0.87%。
1.4.1 企业原料来源、产品销售的总体情况(1)我国在LME注册的锌企业商标和品牌进入90年代后,我国锌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精矿进口和金属出口都有大幅的增长。
目前我国在LME注册的铅产品商标有9个,锌6个(见表3)。
表从锌冶炼企业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去向可以看出,主要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程度比较高,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比较大,小企业其主要竞争集中在国内消费市场;营企业除四川宏达、广西龙城化工总厂参与国际市场外,其余企业主要还是将目光投在国内市场。
1.4.2 生产工艺技术及水平的总体情况(1)湿法炼锌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湿法炼锌技术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白银公司建设的109平米焙烧炉、黄钾铁矾法处理、锑盐除钴等技术日趋成熟,国内很多企业都纷纷效仿,目前这种冶炼工艺已经在全国推广。
株洲冶炼集团的湿法工艺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在国内湿法冶炼技术上也独树一帜。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云南氧化锌矿资源非常丰富,目前黄木冶炼厂和祥云飞龙公司在处理低品位氧化矿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祥云飞龙实业公司已经申请多项技术专利,并正在扩建产能。
近两年新建的厂在设备大型化、自动化方面也取得实质的进展,如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的10万吨电锌工程采用了150 平方米沸腾炉,云南冶金集团在曲靖基地建设的10万吨锌冶炼系统中计划引进大型剥锌机等,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大型锌冶炼企业的装备水平将明显提高。
采用湿法炼锌工艺的企业见表6。
焙烧方面:由于投资大,大型的、自动化程度高的沸腾炉系统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只有白银公司西北铅锌厂、株冶新系统采用109 M2鼓风炉,会东铅锌矿也采用此种技术,但沸腾床面积较小。
由于采用新技术,大型焙烧炉床能率较国内普通沸腾炉明显高出20-30%,焙烧矿质量稳定,优势十分明显。
制酸方面:1990年开始采用两转两吸制酸后,该项工艺得到普遍应用,总体制酸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总硫利用率大幅提高,基本解决了二氧化硫污染问题。
但由于各个冶炼厂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设备维护程度不同,低空污染现象也时有发生。
在硫酸除汞方面,目前只有白银公司、葫芦岛锌厂有除汞装置,但基本未开。
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成型的设备连续运转,硫酸含汞量均没有达到国外发达国家含汞标准。
(2)火法炼锌目前国内主要的火法炼锌工艺有密闭鼓风炉熔炼(ISP)、竖罐炼锌、电炉炼锌和土法炼锌。
目前采用ISP工艺的有: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白银公司三冶炼厂;采用竖罐炼锌的厂家有葫芦岛锌厂、陕西东岭锌业等。
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是采用ISP炼锌法的典型,该厂也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稳定,该企业采用两转两吸烟气制酸,较好地解决了低浓度二氧化硫制酸。
由于中国电力成本高,而煤炭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我国采用ISP法成本较低,目前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冶炼方法之一。
葫芦岛锌厂从三十年代开始建厂,目前仍然在沿用传统的竖罐炼锌工艺,而大型蒸馏炉和精馏塔的采用,则提高了冶炼能力和回收率。
在渣处理方面,旋涡炉的成功应用不但综合利用了能源,而且使锌冶炼回收率进一步提高,使得这一传统的冶炼方法更加完备。
由于国内一次能源价格相对便宜,冶炼成本有一定竞争力,所以陕西东岭集团也投产了一套5万吨的系统,各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但目前该法还没有有效解决粉尘问题,在收尘技术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7 我国主要火法炼锌工艺设备(1)锌冶炼企业锌冶炼平均回收率为92.9%,其中湿法(表9)回收率92.83%;火法(表10)回收率93.29%。
湿法炼锌回收率最好的是株洲冶炼厂95.15%,火法炼锌回收率指标最好的为韶冶96.68%。
湿法炼锌中,综合能耗最好的为株冶1679千克标煤/吨,最差的为西部矿业公司2932千克标煤/吨(新投产,无代表性),平均为1982千克标煤/吨;电耗最好为株冶3073 Kwh/t,最差为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4400 Kwh/t,调研企业平均电耗为3683.8 Kwh/t;火法炼锌中,韶关冶炼厂各项指标为最好,锌冶炼总回收率96.68%,总硫利用率91.5%,综合能耗2029千克标煤/吨;竖罐炼锌企业中葫芦岛锌厂指标比较好,锌冶炼回收率94.55%,电耗567 Kwh/t,综合能耗2253.42千克标煤/吨。
1.4.4环保(1)锌冶炼锌冶炼原料95%以上是硫化矿,氧化脱硫,除ISP工艺采用烧结外,其余几乎全部采用沸腾焙烧炉。
沸腾炉焙烧多用微负压操作,车间劳动条件较好,低空仅有轻微粉尘污染,较铅烧结好。
锌沸腾炉产出的烟气SO2含量波动在8~10%,可以满足双转双吸制酸要求,尾气能达标排放,硫的利用率可达95%。
锌冶炼相对较为集中,总产量50~60%的产量集中在10家大型锌冶炼企业中,锌在有色金属冶炼中是污染相对较轻的金属之一。
相对而言,锌火法冶炼污染程度高于湿法冶炼工艺,火法冶炼中ISP工艺的烧结过程和炼铅一样,大量的返粉需要破碎,返粉率较铅烧结更高。
破碎过程的粉尘逸散,鼓风烧结过程的SO2烟气泄漏,均不易控制。
火法冶炼中水平较高的竖罐炼锌,其压团、焦结、焦炭预热、蒸馏等过程的加排料操作,粉尘逸散现象较为严重,车间劳动条件相当差。
另外竖罐炼锌在我国具体条件下需要大量的发生炉煤气。
净化发生炉煤气的污水含苯和酚等有机有毒物,不易处理脱除。
(2)锌冶炼废渣每吨锌平均排放0.77t渣,其中70%为湿法酸浸出渣,20%为罐渣,其余为ISP 及电炉渣。
有的厂家随意堆放,会污染地下水源。
1.4.5有价金属回收从总体来看,我国锌冶炼行业有价金属回收不尽如人意,主要是由于回收技术成熟程度以及回收成本的限制所造成的。
目前我国锌冶炼行业有价金属回收品种有镉、汞、铟、锗、镓、铊、银等。
总的来看,国有控股大企业项目建设比较配套,相对综合利用情况较好,而新建的企业综合利用设施不是很完备。
1.4.6 成本目前锌冶炼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对较低的原燃料价格,以及炼锌工艺结构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还有目前由落后生产工业和设备带来的低廉的环保成本。
可以说我国原生锌产量的高速增长是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的。
(1)锌冶炼电解锌平均单位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费(包括锌精矿的进口费、国内采购费、辅助材料费、燃料费)占78.1%;直接人工费(包括员工的工资和福利费)平均为340元/吨,占5.05%;制造费用(包括折旧和维修费)平均为560元/吨,占8.32%;其他费用平均为570元/吨,占8.53%。
电解锌的生产成本最高的近8200元/吨,最低的近5900元/吨,大部分企业在6500-7500元/吨之间。
椐安泰科统计资料,中国锌冶炼厂生产成本差别较大,最大差距可以达到1000元/吨。
锌冶炼厂生产成本和冶炼规模未能成为线性关系,其它因素影响(如管理水平、技术应用、综合利用、财务费用、投资控制等)可能超过了规模对成本的影响。
第三章、我国锌工业发展趋势3.1企业规模大型化、地域集中化趋势加强,冶炼能力继续增长根据目前在建和拟建冶炼项目的情况,现有锌冶炼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情况比较普遍。
预计到2005-2006年,年产锌10万吨以上的企业将达到10家。
预计在2005年全国新增锌冶炼能力70万吨左右(表19)。
3.1.1锌冶炼从锌冶炼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冶炼能力的扩大主要是现有企业的改扩建。
在布局上,更向西部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掌握资源的企业向扩大冶炼能力,有实力的企业则向锌综合冶炼企业发展。
预计到2005年,将新增50万吨锌冶炼能力。
第四章、存在的主要问题4.1我国资源形势不容乐观,锌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国土资源部按照国际标准重新核定的锌资源情况,到2002年底,我国锌基础储量3756.03万吨,其中储量2518.43万吨。
按生产1吨锌精矿金属含量消耗1.6 吨锌储量,以及2003年我国锌精矿169万吨金属量的生产规模估算,我国锌储量静态保证年限为9年。
如考虑现有的基础储量全部升级,锌储量静态保证年限也仅为14年。
目前我国锌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
在现有800余处矿区中,已经开发利用500余处,锌总储量的93%已经开发利用。
由于现有矿区的接替资源勘探投入大,勘探工作欠帐,骨干矿山资源枯竭或后备储量不足,东部地区的锌矿资源已逐渐枯竭,陆续关闭;华南地区的大型矿山经过多年开发,储量明显减少;广西等地在乱采滥挖和超量开采之后,已经导致资源急剧消失,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