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内容】
练习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评价反馈】
学生能够找出人物语言和人物行为,
教师通过这两个方面,启发学生归纳人物形象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教学过程设计
【从题目中的文化信息导入】
1. 今天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首先请一名写字漂亮的同学上台书写课题。

2.大家读题目,说说题目中包含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理解“期”的含义。

2.启发学生关注题目中的文化信息(用地名称呼名人,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特征)
【 自由朗读】
1.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

2.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
1.检查文中通假字“不”的读音是否存在问题。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划分故事段落 】
1. 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这段内容由哪几个小故事构成?
2. 学生自由读。

3. 学生发言
4. 教师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
1.通过朗读,学生思考,理清文章脉络。

2.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

【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太丘与友”
1.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将屏幕上的重点字词含义写在小白板上,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
述第一个故事片段,也就是“太丘与友”的故事。

2.重点字词有:“期、舍、去”
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元方与友”
1.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将屏幕上的重点字词含义写在小白板上,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第一个故事片段,也就是“太丘与友”的故事。

2.重点字词有:“委、引、顾”
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1.合作分工,合作学习。

2.在合作中理解文章的含义。

【小组合作,分析友人的形象】
1.请大家小组合作,找出能体现友人性格特点的句子,写在小白板上。

2.看看你们写的内容都是什么?(都是语言,行为)
3.课外迁移
4总结元方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
1.学生写的句子都是语言和行为,由此启发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2.及时迁移,从古文迁移到《背影》,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
本课我们知道了用地名称呼名人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特征,
2. 了解了课文含义,知道一些字词的含义。

3. 也知道了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语言和行为入手。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从题目中抓文化信息,由此导入课文,是一个特色。

2.小组合作,小白板记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问题与建议】
时间安排不够,课上做练习的时间几乎很少。

【优点与特色】
1.学生参与度很高,学习具有积极性。

2.课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合作,课堂参与度好。

【问题与建议】
结构划分时,可以再多引导学生,在引导学生高度概括文章上还有待提高。

【优点与特色】
1.课堂参与度高,学生积极性强。

2.课上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有兴趣点。

【主要问题反思】
1.文言知识比较难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简单有趣的语言,使学生不惧怕文言文。

2.文言文教学时,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要让学生觉得文言文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的事情。

3.引导学生高度概括文意。

【改进的方向与措施】
1.今后会注重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重视小组合作方法,小组合作往往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课例研究的主要结论】
1.引导与启发很重要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为重要。

2.重视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结合生活实际,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语文学习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