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试压方案

管道试压方案

1、工程概况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线技改项目安装工程,由于工期紧,工程量大,为保证工期,本项目管道试压将与安装进行交叉作业,即:对具备条件的管道管线先进行试压;为保证管道试压工作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方案以指导施工。

1.1工程地点: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新浦公司厂区内1.2工程名称: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线技改项目安装工程1.3建设单位: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1.4设计单位: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有限公司1.5工程监理:浙江南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1.6施工单位: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2、编制依据2.1新浦化学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线技改项目安装工程图纸2.2《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2.4《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01-20022.5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2.6《石油化工企业蒸汽伴管及夹套管设计规范》 SHJ 40-912.7《夹套管设计工程规范》 CHEC 1F05-20002.8《伴管设计工程规范》 CHEC 1F04-20002.9 管架标准图 HG/T21629-19992.1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通用图》 CD 90B4-882.11《石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 SH3505-19992.12《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T 20801.1~6-20062.13《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D0001-20092.14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3、编制原则3.1工艺管道试压根据管道特性表,按照管道压力等级和介质所有管线分系统进行试压,对于设计条件相近、介质类似,适用同样施工和验收规范的管线尽可能联成一个系统进行试压,编制试压包(试压包资料根据现场管道实际完成,另行编制);3.2在一些成反袋形的管线顶部开设高点放空点。

3.3设置放空时,尽可能采用原管线上的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管嘴等设施,必要时采用加DN20阀门放空。

3.4所加盲板由钢板割制而成,管线上有法兰盲板的,尽量采用法兰盲板的形式。

盲板厚度按HGJ209-83《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1.14选用。

3.5试压用垫片宜采用临时垫片;4、施工工艺程序不合格泄压整改方案编制审批→试压包资料审查→试压准备→管道上水升压→压力试验检查→泄压、放水→拆除临时管、盲板,恢复管道安装→验收合格5、试压方法及技术措施5.1试压前准备5.1.1管道系统焊接工作结束,并经检验合格,探伤报告齐全,焊逢及其他应检验的部位不经涂漆和保温。

5.1.2试压用水需甲方指定接入,使用洁净水,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对连有奥氏体不锈管道或设备的管道试压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

5.1.3所有管道管支架已经按图纸施工完毕并已完全受力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上水。

5.1.4所有仪表用一次部件已安装完毕。

5.1.5管道上的安全阀、调节阀门已拆除,临时管已安装完毕。

5.1.6相近试验压力的管道作为一个试压系统,系统之间试压临时管安装完毕,临时管的焊接等同正式焊口,须合格焊工操作。

试压泵位置合适,便于检查。

5.1.6试压盲板加置完毕,位置正确,并在试压流程图上有明显标记和记录。

5.1.7调节阀、流量计临时短管已按流程图位置制作安装完毕。

5.1.8在系统管道每一平面上的最高点设置放空排气点。

5.1.9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

5.1.10压力表已经校验合格,其规格满足全厂试压工作需要,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滿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力的1.5~2倍,被测管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各装一块。

5.1.11系统管路上的止回阀方向应与上水、加压方向一致,否则需调向、拆除阀芯或拆除阀门加临时管线;试压合格后按原图恢复安装。

5.1.12管道上所有的阀门的状态标识完毕,并有专人监护。

5.1.13本方案经批准并与班组交底完毕。

5.1.14试压区域加设警戒线并设有专人看护,无关人员严禁进入。

5.2管道上水5.2.1进水前,必须按试压流程规定,打开整个试压系统内所有管线上的阀门,拆除不宜参与试压的阀门、仪表等管道附件,并作好标记和记录,所加的盲板必须编号并进行登记以便试压完后及时拆除。

5.2.2作为放空(排气)的法兰、阀门、盲板必须按本条要求执行:5.2.2.1低点排凝:打开阀门,在阀后加上垫片,但不马上紧螺栓,待管道内的水溢出后,方可(关上阀门)紧上螺栓;5.2.2.2高点阀门排空:打开阀,等管道内水溢出后,加盲板,紧上螺栓;5.2.2.3高点(低点)法兰水平排空(没有阀门),先脱开法兰,插入盲板、垫片,穿上螺栓,待管道内有水溢出水时方可紧上螺栓;5.2.2.4高点(低点)法兰垂直(或斜向)排空时,待管内有水溢出时,即可加盲板,紧螺栓。

(本条所说的水溢出是指:管道内流出的水自然流畅而连续、且无停顿现象,若有停顿,说明管内有气体或是不畅通,仍需继续放空,直至流出的水达到上述要求为止)5.3升压5.3.1确认水充满管道时,启动试压泵缓慢增加压力。

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6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分钟,直至试验压力。

5.3.2升压过程中时刻检查管支架的受力情况,如有异常则泄压处理。

5.3.3在升压过程中,现场巡检必须逐条管道进行检查,发现泄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现场指挥汇报,以便及时处理,不得带压处理,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试验;5.3.4若在升压过程中发现压力表指针升高后,突然反弹至“O”刻度,而现场巡检没有发现泄漏,说明系统内的小管线有可能堵住,此时,操作人员应对每条小管线进行检查,并进行适当的敲击(不锈钢管子只允许用木榔头敲击),必要时进行重新排空,但必须征得现场指挥的同意;5.3.5打压人员无论看见或听见任何示意停止打压的信号,试压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打压,须经现场指挥的确认同意升压后,方可继续进行。

5.4强度试验5.4.1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当管道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应按下式计算:P S = 1.5P [σ]1 / [σ]2式中: P S——试验压力(表压)(MPa);P——设计压力(表压)(MPa);[σ]1——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σ]2——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当[σ]1 / [σ]2大于6.5时,取6.5。

当P S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将试验压力P S将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

5.4.2压力达到强度试验压力时,稳压10分钟。

5.4.3目测管道有无变形,不变形为合格。

5.4.4检查各部有无泄漏,管道支吊架有无变形。

5.4.5检查管道油漆有无剥落。

5.4.6检查最高点压力表不降。

5.5严密性试验5.5.1强度试验合格后压力降至设计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停压30分钟进行检查。

5.5.2检查各法兰、焊缝有无渗漏。

5.5.3检查各阀门有无渗漏。

5.5.4检查最高点压力表不降为合格。

5.5.5试压合格后,方可泄压放水,试压完后,必须先进行泄压。

泄压,一般选在打压处、把打压的放水阀打开,当压力表指示“O”或接近“O”刻度时,打开所有的高点放空阀(从高到低逐个打开,然后拧开进水阀),放水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管内形成负压。

5.6泄漏试验5.6.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泄漏性试验的管道进行泄漏性试验。

5.6.2泄漏性试验应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介质压缩空气/氮气的等。

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时间为24小时。

5.6.3重点检查阀门填料函,法兰或螺纹连接处,以涂肥皂水不泄漏为合格。

5.6.4经气压试验合格,且在试验后未经拆卸过的管道可不进行泄漏性试验。

5.7试压后的工作5.7.1拆除临时管线、压力表。

5.7.2拆除临时盲板,将法兰复位,并填写盲板拆除记录。

5.7.3按图纸要求恢复拆除的止回阀、仪表。

5.7.4填写试压记录。

6、质量保证措施及控制点设置5.1质量目标:试压时按系统严格检查每条线的焊缝、法兰连接口,确保试压系统一次检查合格。

5.2质量保证体系6.3质量控制点6.4质量保证措施6.4.1工程施工方案必须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6.4.2进一步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质量职责,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提高参战职工的自我管理质量的主动意识。

6.4.3试验前严格进行“三查四定”工作,连接阀门和管道的临时螺栓的强度要与实际工作管道的一致,在松紧螺栓时要均匀用力,不可用松紧螺栓的方法来消除阀门、法兰处的间隙;临时支架的强度要通过计算符合实际强度;在试压前要确保仪表、一次元件及过滤器的滤芯已经拆除。

6.4.4严格履行试压程序。

7、HSE管理根据现场安全、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结合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安全、环保与文明施工管理的方针、目标、职责,同时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如下的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7.1 管理方针、目标7.1.1管理方针7.1.1.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施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

7.1.1.2遵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履行对保障安全、保障健康、保护环境的责任。

7.1.1.3采取措施对施工过程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预防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中毒、火灾事故的发生,实现零事故目标。

7.1.1.4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施工噪声、粉尘、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7.1.1.5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体系和程序。

7.1.1.6节能、降耗,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7.1.2 管理目标重大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零;负伤率<0.4‰杜绝重大火灾和中毒事故;杜绝污水、粉尘超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100%;7.2成立HSE保证体系7.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7.3.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应按规定穿戴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砂轮机和气割时必须戴防护眼镜。

7.3.2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牌,悬挂端正、醒目、便于识别。

7.3.3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焊工需有相应资质方可上岗。

7.3.4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保证道路的畅通,管材按材质、品种、规格分开堆放整齐,并标识明确。

7.3.5各种压力气瓶必须分别存放,其安全附件必须完好,并搭设棚架,防止暴晒和雨淋。

不同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氧气与乙炔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必须保持10米以外;7.3.6现场施工用电必须采取三相五线制,所有的用电设备均须配备漏电保护器,且一机一闸,接零、接地保护完好,钢平台必须不少于两处接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