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格式要求
XXXXX工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XX--ZY--XX—XX
名 称: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ΧΧ项目部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表C.1作业指导书审批表格式
作业指导书审批表
名称
审批意见
施工部门
审核人: 年 月 日
质检
会签人: 年 月 日
安监
会签人: 年 月 日
施管
审核人: 年 月 日
4职责
4.1工程管理部负责作业指导书归口管理,负责作业指导书编审管理制度制订、修改及实施监督、检查。
4.2项目部负责作业指导书具体实施与控制。
4.2.1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负责“作业指导书编审表”的编写;重大施工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核;一般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批,作业指导书及交底记录的编号、登记、归档,并对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化负责;对作业过程实施监督。
5.4.4.3每道作业工序的检验要求及中间交接要求。
5.4.4.4质量记录的填写内容及书写要求。
5.4.5作业过程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5.4.6作业结束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5.4.7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4.7.1根据作业的特点、施工场地、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的编写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4.7.2编制作业危险识别表。
5.4.2作业项目概况:
作业项目简介包括设备系统参数、布置情况、特点、系统流程,外形尺寸及重量、施工范围和工作量等。
5.4.3作业必备条件:
5.4.3.1施工人员配备及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5.4.3.2机具、工具、仪器、仪表(规格、数量、精度)配备。
5.4.3.3设备、材料、力能供应。
5.4.3.4施工场地,环境要求。
5.2.2.2作业指导书由项目负责技术员在项目开工前一个月编制完成,经施工部门专责工程师审核后交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专业人员按编制审批表的要求完成审批手续。
5.2.2.3各审核、会签部门审核、会签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5.2.2.4没有经过审核、会签、批准的作业指导书,不得交付实施。
作业指导书按以下编码办法进行标识:
5.3.1作业指导书编码由四组拼音或数字组成。
5.3.2编码形式及含义如下:
XX---ZY---XX---XX
顺序号
专业代码
作业指导书代号
工程代码
a)工程代码---用工程名称前两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
如蒲城电厂工程用PC表示
b)作业指导书代号---用“作业”两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表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职责…………………………………………………………………………………1
5工作程序……………………………………………………………………………2
5.1作业指导书的一般要求…………………………………………………………2
5.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质量要求
为保证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质量,技术人员应根据作业指导书工序、工艺要求,认真遍写;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专业人员有权退回编写不合格的作业指导书;各部门会签人员应认真审阅作业指导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对由于作业指导书编写错误而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将按公司有关规定对编写人、审阅人进行处罚。
附录D(规范性附录)技术交底记录表格式……………………………………………9
附录E(规范性附录)作业指导书正文格式……………………………………………10
附录F(规范性附录)危险源识别表、控制计划表、控制对策表格式……………………13
附录G(规范性附录)文件中的字号和字体………………………………………………16
国电电源[2002]896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Q/YS01-2003《质量手册》
Q/YS02-2003《安全手册》
3术语和定义
3.1本标准采用ISO9000:2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以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规范所规定的术语和定义。
3.2本标准采用GB/T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所规定的术语和定义。
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表D.1技术交底记录表格式
技术交底记录表编号:ΧΧ--ZY--ΧΧ--ΧΧ
工程名称
交底人
交底地点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参加交底人员
签字
施工负责人
姓名
职务
部门
姓名
4.2.2施工部门负责组织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登记;对作业指导书的正确性、有效性负责,并保证其实施;作业指导书交底记录的填写。
4.2.3项目部质检部门负责作业指导书的会签。对作业指导书中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点、数据及采用标准的正确性负责,对作业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
4.2.4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作业指导书的会签。对作业指导书中安全技术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的完整性、可靠性、可行性负责,对作业过程中安全进行监督。
c)专业代号---用专业前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组成。
如:汽机专业用“QJ”表示
锅炉专业用“GL”表示
热控专业用“RK”表示
电气专业用“DQ”表示
保温专业用“BW”表示
焊接专业用“HJ”表示
d)顺序号---用作业指导书编审表序号表示。
5.4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内容
5.4.1编制依据:
作业项目涉及到的设计图纸、规范、标准、制造厂资料(图纸),施工组织总体设计,施工组织专业设计的有关部分和其它文件的有效版本等。
4.2.5总工程师负责对关键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批,并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核、会签的正确性、认真性、负责性作出评价。
4.2.6项目部资料室负责作业指导书的复制、分发、存档。
5工作程序
5.1作业指导书的一般要求
5.1.1严格遵守和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认真执行国家、部颁和电力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程及规范。
5.2.2.5项目开工前三天内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交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
5.2.2.6作业指导书由技术员编写并用计算机打印一份,按审批程序审批后,交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专业人员签发,由资料室工作人员复印下发有关部门及个人,原件由资料室存档。
5.3作业指导书编码办法:
6相关支持性文件
6.1文件管理程序
6.2记录管理程序
7记录
7.1作业指导书
7.2作业指导书审批表
7.3技术交底记录
7.4文件更改记录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作业指导书编审流程图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作业指导书封面
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NO.1 NORTHWEST POWER CONSTRUCTION COMPANY
5.4.7.3编制作业危险点控制计划表。
5.4.7.4编制作业危险点控制对策表。
5.4.8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措施。
5.4.9附图、附表。
5.4.10技术交底记录。
5.5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5.5.1经各级审批完毕的作业指导书在开工前,由编写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重要施工项目的交底必须由总工程师主持并组织有关科室专业人员参加,由施工部门专责工程师负责交底;全体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听取技术交底,并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指导书交底后,由交底人与参加交底的全体人员,在“技术交底记录”上签名,作为交底记录,由交底人交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复印三份,交底人和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各一份,安全监察部门一份,原件存档。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作业指导书编写规则及管理要求,并提供了作业指导书出版格式及字体字号。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揽工程项目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过程的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QGB127-90和西电一司技字[1997]6号。
本标准与西电一司技字[1997]6号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强调了施工人员的资格要求。
——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格式进行了重新规定。
——增加了危险源识别及危险点控制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
5.1.2采用符合要求的条文排列和书写格式。
5.1.3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5.1.4编写内容的技术名称应与部颁各专业《电力建设及验收技术规范》、《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相一致,引用文件应为正式有效版本。
5.1.5编写内容要按工序、工艺认真编写,力求文字简练,尽可能以示意图、方块图,流程图及表格等形式表达。
3.3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过程如何运作的指导性、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
3.4施工方案:针对工程项目中的某一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或“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内容等单独策划的一整套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要求以及必要图纸等所编制的施工文件。
3.5重大施工项目:指重型或大型设备构件的运输吊装、汽机扣大盖、主蒸汽管道冲洗、锅炉水压试验、酸洗和烘煮炉、大型电气设备干燥、新型电气设备的安装、特高塔及大跨越架线施工、重大停电作业和不停电跨越架线、重大技术革新项目的试验或实施、新老厂系统的连接、新老系统的隔离、分部试运等。
5.4.3.5上道工序确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