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毒苗的培育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二、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 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途径防治病毒病收效甚微 ,甚至毫无成效。自从50年代发现通过组织培养的方 法可以脱除严重患病毒植物的病毒种类,提高产量、 质量后(如草莓可增产20~50%,植株结果多,单果 重增加,上等果比例提高。菊花切花品种的脱毒株, 表现出株高增加,切花数增多,花朵大,切花较重) 。因此到60至70年代组织培养的技术在花卉、蔬菜和 果树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二、培养基 一般以White、• Morel和MS培养基作为基本 培养基,尤其是提高钾盐和铵盐含量有利于茎尖 的生长。• MS培养基对某些植物的茎尖培养时, 其中有些离子浓度过高应予以稀释。•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茎尖培养中,• 由于操作方便,一般都使 用琼脂培养基。不过,在琼脂培养基能诱导 外植体愈伤组织化的情况下,最好还是用液 体培养基。在进行液体培养时,须制作一个 滤纸桥,把桥的两臂浸入试管内的培养基中 ,桥面悬于培养基上,外植体放在桥面上。
三、茎尖培养方法 进行脱毒培养时,• 由于微小的茎尖组织很难靠肉 眼操作,因而需要一台带有适当光源的简单的解剖镜 (8~40X)。除了在进行植物组织无菌培养一般工具外 ,• 还需要一套解剖刀。剥离茎尖时,应尽快接种,茎 尖暴露的时间应当越短越好,• 以防茎尖变干。可在一 个衬有无菌湿滤纸的培养皿内进行操作,有助于防止 茎尖变干。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一般来说,茎尖分生组织由和其它器官的培养 一样,• 在进行茎尖培养时,首要一步是获得表面不 带病原菌的外植体。• 一般来说,茎尖分生组织由于 有彼此重叠的叶原基的严密保护,只要仔细解剖, 无须表面消毒就应当能得到无菌的外植体。• 有时消 毒处理仅会增加培养物的污染率。选取茎尖前,可 把供试植株种在无菌的盆土中,• 放在温室中进行栽 培。浇水时要直接浇在土壤中而不要浇在叶片上。• 另外,最好还要给植株定期喷施内吸杀菌剂,可用 多菌灵(0.1%)和 • 抗生素(如0.1%链霉素)。对于某 些田间种植的材料,可以切取插条插入Knop溶液 中令其长大,• 由这些插条的腋芽长成的枝条,要比 由田间植株上直接取来的枝条污染小得多。
为了保险起见,在切取外植体之前一般仍须对茎芽进行表 面消毒。叶片包被严紧的芽,如菊花,兰花,只须在75%酒精 中浸蘸一下,而叶片包被松散的芽,如香石竹,蒜和马铃薯等 ,则要用0.1%次氯酸钠表面消毒10分钟。对于这些消毒方法 ,在工作中应灵活运用,如在大蒜茎尖培养时,可将小鳞茎在 75%酒精中浸蘸一下,再用灯火烧掉酒精,然后解剖出无菌茎 芽。
以种子进行繁殖的种类,除豆类外,• 可随着世代的交替而去 除病毒,即病毒只能危害一个世代;而行无性繁殖的种类,• 由于病毒通过营养体进行传递,在母株内逐代积累,• 危害日 趋严重。一些园艺植物以小规模集约栽培,造成连作危害问 题,并加重土壤传染性病毒的危害。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根除病毒和其它病 原菌是非常必要的。 但现在还没有什么药物可治愈受病毒侵染的植物。 若一个无性系的整个群体都已受到侵染,• 获得无病毒 植株的唯一方法就是消除营养体的病原菌,• 并由这些 组织中再生出完整的植株。一旦获得了一个不带病原 菌的植株,• 就可在不致受到重新侵染的条件下,对它 进行营养繁殖。用组织培养法消除病毒是唯一行之有 效的方法。
四、影响微茎尖培养的因素 1.外植体大小 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外植体的大小决定茎尖的存活率,外 植体越大,产生再生植株的机会也就越多,而外植体越小脱毒 效果越好。除了外植体的大小之外,叶原基的存在与否也影响 分生组织形成植株的能力,一般认为,叶原基能向分生组织提 供生长和分化所必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含有必要的生 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中,离体顶端分生组织能在组织重建过程 中迅速形成双极性两端。
病毒的危害给作物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如草莓病毒的危 害,使草莓产量严重降低, • 品 质大大退化。葡萄扇叶病毒使 葡萄减产 10~18% ,为害马铃薯有几十种病毒, • 给马铃薯生 产带来严重障碍。花卉上病毒的危害大大影响其观赏价值, 表现花少而小,产生畸形、变色等。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苗的培育
掌握植物微茎尖培养的脱毒方法 一般掌握无毒苗木的鉴定方法 掌握组织培养脱毒苗在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一般掌握脱毒苗木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一、病毒在植物上的危害
危害植物的病毒有几百种,• 且随着生产栽培时间的延长, 危害越来越甚,• 种类越来越多。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于有彼此重叠的叶原基的严密保护,只要仔细 解剖,无须表面消毒就应当能得到无菌的外植体。• 有时消毒处理仅会增加培养物的污染率。选取茎尖 前,可把供试植株种在无菌的盆土中,• 放在温室中 进行栽培。浇水时要直接浇在土壤中而不要浇在叶 片上。• 另外,最好还要给植株定期喷施内吸杀菌剂 ,可用多菌灵(0.1%)• 和抗生素(如0.1%链霉素)。 对于某些田间种植的材料,可以切取插条插入 Knop溶液中令其长大,• 由这些插条的腋芽长成的 枝条,要比由田间植株上直接取来的枝条污染小得 多。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在剖取茎尖时,把茎芽置于解剖镜下,一手用细镊子将 其按住,另一手用解剖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剥掉,解剖针要常 常蘸入90%酒精,并用火焰灼烧以进行消毒。但要注意解剖 针的冷却,可蘸入无菌水进行冷却。当一个闪亮半圆球的顶 端分生组织充分暴露出来之后,用解剖刀片将分生组织切下 来,为了提高成活率,可带1~2枚幼叶,然后将其接到培养 基上。• 接种时确保微茎尖不与其他物体接触,只用解剖针接 种即可。 将接处好的茎尖置于22℃左右的温度。每天16小时2000~ 3000L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由于在低温和短日照下,茎尖 有可能进入休眠;所以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日照时间必须保 证。微茎尖需数月培养才能成功。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茎尖培养脱毒
一、茎尖培养脱毒 感染病毒植株的体内病毒的分布并不均匀,• 病毒的 数量随植株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的病 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约0.1~1.0mm区域) 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这是因为分生区域内无维 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 赶不上细胞不断 分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在切取茎尖时越小越好,• 但 太小则不易成活,过大则不能保证完全除去病毒。 茎尖培养脱毒,• 由于其脱毒效果好,后代稳定,所 以是目前培育无病毒苗的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植物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对茎尖生长和发育具有 重要的作用。在双子叶植物植物激素大概是在第2 对最年幼的叶原基中合成,• 所以茎尖的圆锥组织生 长激素不能自给,必须提高适当浓度的生长素(0.1 ~0.5mg/L)与细胞分裂素,在生长素中应避免使用 易促进愈伤组织化的2,4-D,宜换用稳定性较好的 NAA或IBA,细胞分裂素可用KT或BA。GA3对某 些植物茎尖培养是有用的。有时茎尖培养添加活性 炭。
Life Science & Plant Tissue Culture
2.培养条件 在茎尖培养中,照光培养的效果通常比暗培养好,如马铃 薯茎尖培养时,当茎已长到1厘米高时光照强度增加到4000Lx 。 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茎尖最好要由活跃生长的芽上切取,在香石竹和菊花中, 培养顶芽茎尖比培养腋芽茎尖效果好。但在草莓中,二者没什 么差别。 取芽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选作萌动期较好。否则采用某 种适当的处理、打破休眠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