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RI核磁共振成像与CT成像的联系区别

MRI核磁共振成像与CT成像的联系区别

MRI核磁共振成像与CT成像的联系区别
一、定义
MR(MagneticResnane lamge)中文译为核磁共振成像。

它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

工作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

在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核磁共振成像。

CT(Computed Tomography)中文译为断层扫描。

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

工作原理: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 线的吸收不等。

CT即利用这一特性,将人体某一选定层面分成许多立方体小块,这些立方体小块称为体素。

X线通过人体测得每一体素的密度或灰度,即为CT图像上的基本单位,称为像素。

它们排列成行列方阵,形成图像矩阵。

分析CT图像,
一方面是观察解剖结构,另一方面是了解密度改变。

后者可通过测定CT值而知,亦可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观察。

人体内肿瘤组织因部位、代谢、生长及伴随情况不同,其密度变化各异。

CT对组织的密度分辨率较高,且为横断面扫描,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二、区别
1、成像面。

CT成像为横断面,而MRI可做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成像。

2、分辨率。

CT比MRI的空间分辨率高,但只能辨别有密度差的组织,对软组织分辨力不高。

MRI对软组织则有较好的分辨力,如肌肉、脂肪、软骨、筋膜等。

3、各自特点。

MRI固然被认为分子水平上的成像有许多优点,但在氢质子缺乏或含量很少的组织如致密的骨骼、钙化、含气的肺部等,皆无法成像。

由于MRI成像时间较长,昏迷、躁动病人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体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不能进入磁场,此为禁忌症。

所以MRI与CT相互不能取代,二者相辅相成。

三、肺部影像检查举例
对于肺部的影像学检查,CT和MRI诊断价值基本相似,但各有特点。

如MRI在明确肺部肿瘤与血管之间关系上要明显优于CT,但在发现肺部小病灶(<5mm)方面则不如CT敏感。

此外对于诊断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小量气胸等疾病,CT可作为常规检查。

而对于肺栓塞患者,其MRI诊断价值高于CT.对于肺部检查到底是CT好还是MRI好,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病情及所需要了解的情况进行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