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受到青睐,中国的家具制造业、设计界也将注意力转向传统家具,于是新中式家具应运而生。
新中式家具是指应用现代技术、设备、材料与工艺,既符合现代家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的要求,又体现时代气息,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的,适应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家具。
当前新中式家具叫好而不叫座,追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造成的。
1设计思想构建的审美取向1.1东方哲学文化与西方美学原理的碰撞东、西方审美多元化价值取向使我们要更多的从文化内涵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式家具。
东方哲学中的“禅”、“道”、“儒”的思想,禅追求“涅槃妙心”的自在随性、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道追求清、静、朴、拙、天人合一、物我结合的高雅,儒追求的伦理纲常等,在中国古代的家具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例如在代表性的明清家具中,威严的官帽椅,自有一种威严感深藏其中,严肃、安静,让人自然体会到儒家“礼”的威严与不容侵犯。
中式家具所表现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与中国美学所要追求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意”完美结合。
西方美学所追求的是一种向科学看齐的纯客观的方式,是表现瞬息万变的表象和偶然性存在的特点,是事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的个别形态,是艺术的“科学化”,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同。
1.2中式家具的“新”当前新中式家具在设计定位时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单纯走复古路线,复古家具虽然以优质木材仿制,却没有创新,一些企业去参观米兰、科隆国际家具展,但是在世界家具的最高殿堂我们找到可以借鉴的东西与灵感太少,总是与东方家具格格不入。
同时,当前中式家具企业包括一些颇有名气的设计公司都认为:中式家具,是通过特定的中国传统符号表现的。
事实上,中式家具现在都是一些符号的堆砌(除仿制品),而更多的企业一想到中式,就钻进明清家具中,单纯的认为,中式家具都是选最好的木材制造的,做中式家具只有选相对好的木材,才能做出那种中式的味道。
要解决这些误区就要找到中式家具“新”的内涵,而文化所具有的强烈穿透力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不管人们在什么时期有怎样不同的价值取向,只要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都摆脱不了传统精神的依赖,生硬的把某种所谓“元素”堆砌出来都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
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有时更需要一种颠覆性的想象。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应该仅限于某种元素的应用,而更多是精神方面的继承,文化底蕴与生活品位直接影响着产品设计的结果。
文化不会因个人的意识就能改变群体的认同,个人所创造的“概念”在不能做到长期影响大众的时候,这种“概念”便只是个体的“文化”,是一厢情愿。
我们要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会其深刻内涵,摆脱传统的物化表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
就是要提炼一种“文化符号”运用到家具设计中去,打造出崭新的新中式家具样式,其形式可以是完全现代的,但其设计意念与设计文化的内涵却是中国化的。
2系统工业模式为基础的家具行业发展2.1工业生产模式家具行业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了工业时代,成为以工业化加工手段为主体的产业。
新中式家具只有通过简约化、标准化进而实现快速化,使产品在生产环节中的加工周期缩短,实现更多企业和社会的价值。
忽略了“工业“二字就是忽略了家具行业的性质,设计便没有了根基和方向,设计失去了依托和束缚。
“简约化”不是毫无章法的删除,而是遵循一定的设计思想,使产品更能适应现代化的机械加工手段,产品的质量和管理更容易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成本;“标准化”是工业生产的属性之一,标准化便于新中式家具的组装跟调配,缩短部件之间的误差,减少废品率,是控制成本、提高速度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实现简约化与标准化后,自然也就能实现新中式家具的快速化,从而减少在生产环节的时间,降低生产环节的损耗,提高生产环节的管理效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新中式家具的发展和推广需要降低产品的造价,实现企业、社会的双盈利,资源的低损耗以及人们审美的认同。
如果没有简约化、标准化、快速化方向的努力,那产品成本、社会资源、消费者承受力等方面将与我们希望的新中式家具的发展背道而驰,即便社会和消费者再认同新中式家具,也是阻碍其产业发展的。
2.2整合现代材料加工工艺我国古代家具大多使用紫檀、黄花梨、红木、酸枝等木材,这些材料质地坚硬、色泽柔和、纹理优美,从而使得精密的榫卯结构和光亮如镜显示出自然华美的纹理得以实现,创造出造型简洁、结构严谨、制作精良同时色彩含蓄深沉、内蕴深远的明清家具。
这是材料与加工工艺的完美结合。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新材料不断的涌现,各种类型的玻璃、树脂、金属及其他环保材料等充斥我们的生活,各种锻压、热塑、高强度胶合的加工工艺出现,为我们的新中式家具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整合我们的材料加工工艺能够有选择的避开材料和工艺的一些缺点,充分发挥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优点,实现新中式家具质的飞跃。
整个家具,或家具的某个部件采用现代感强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都会改变全木制家具给人的感觉。
用现代的材料诠释中国古家具的内涵,是新中式家具在加工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2.3系统化的发展系统化受制于“工业“二字,新中式家具设计是以工业化为前提的设计,不是无原则的随意想象,设计师不仅要懂得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美学常识和环保知识,懂得通过系统的思考解决产品在多项生产环节上的问题,从而保证保证产品的标准化、秩序化。
以及控制“人”的因素,这些都是系统化的表现。
从产品的研发开始,到材料的选择、品控的管理、生产工艺、加工流程、包装物流、销售管理与服务等全过程纳入到系统设计中来,缜密思考让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有序而完美。
例如手机,有资料显示手机自形成20多年的时间里,国际上的大品牌在产品研发上也不过400多款,而中国的手机产业却在短短的几年中开发出了3000多款。
这恰恰说明我国的工业设计不理性,结果带来的是大量的工业垃圾。
国外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形式没有太大变化,更多是工艺上的调整,这是对经典作品的改进。
我国的设计师有谁回头欣赏他以往的作品呢?理性成熟的设计靠得就是系统化思考,对工业产品原则的把握。
新中式家具不能盲目的发展,必须对整个产业、环境、产业内部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把握,形成规范的发展指导思路。
家具设计与产业结合,探索创新发展3.1行业、学校必须与研究机构整合资源我们的研究机构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应该到民间去倾听了解,放下架子与行业互动,求真务实,为企业找到正确的发展之路。
不建立在生产一线这个基础上,空洞的论述,不着边的展望是不能发挥其研究作用的。
学校等教育机构也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了解行业中所紧缺的人才,不能只从学术教育的观点看待行业中的问题,更多的应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培养技术性、系统性人才。
同样行业也应积极将问题反馈给研究机构,将经验与知识带到教育机构,这样三者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样就形成了掌握知识理论、具备美学、工程学、懂得生产环节的相关知识的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掌握现代工业设计技术的人才是创造价值和推动文化内涵延伸的最关键环节,它需要行业、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的资源整合。
新中式家具产业的发展必须紧紧的与研究机构和行业结合,积极发展教育机构的联系,促进高层次、专业性人才的产生。
只有这样整个产业才能形成良性的发展,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出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人才凸显出来。
3.2探索创新和引导创新的方向,思考如何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和产业的发展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山寨”版设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仿造、盗版、抄袭等也冠之以高雅的名字“山寨”。
我们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需要“中国创造”,新中式家具也需要真正走自己的路,才能有充分的发展。
仿古家具就是“山寨”的中式家具,它的创新在哪里?它面对的人群是现代的人而不是几百年前的古人,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适应他们的思想跟审美,同时又保留文化的传统精神在里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当然,我们在反对“山寨”的同时应当大力提倡借鉴,这个借鉴是理解认识、领悟后的再创造。
只有创新,从设计思想、材料、工艺、结构等各个方面去参悟文化、了解社会需求,找准两者之间最大的平衡点。
在这个平衡点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考,才能实现新中式家具的“改革推新”。
创新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抽象化了的文化思考。
它与我们儒家中的“出世”思想、禅宗提倡的“顿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我们传统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明清家具的出现本身就是适应儒家“礼”教创新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中,借鉴外来文化,融合传统精神,创新越发显得重要。
3.3创新发展与消费之间关系当前很多家具设计都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从消费需求来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做能够很明确的应对市场的变化,进而实现产品的不断升级,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性。
但这样的模式却存在着一定的“隐形危害”——盲目迎合消费者,夸大功能和误导消费,这很不利于家具产业的发展。
新中式家具同样要站到消费者的立场上,但同时也要站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创新发展的角度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一味的迎合,丧失家具的内涵与文化,丢失创新的机遇,成为缺乏“营养”的“快餐”。
当前消费者不再把消费作为单纯的购买服务活动,而是要求作为参与者一起参与研究开发符合他们的个性化的家具和服务,为产品的创新带来更多的实践经验。
消费的提升应该更能够促进产品创新的研发,更能够支持产业进行深度的升级,促进行业的发展,同样创新产品的出现,将进一步带动消费群体的欲望,能够很好的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新中式家具的创新应该更多的倾听消费者的呼声,同时提供更具个性化、民族化的设计。
4结论中式家具产业由于落后的传统意识和普遍缺乏的基础技术,逐渐脱离了“工业设计”的实质,但新中式家具必须走以工业化生产手段为前提的系统设计道路,它是一项严谨而面面俱到的系统工程。
我们应该从表象的外观造型深入到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技术问题带来的造型设计,这才是当前新中式家具所面临的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