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力输送中涉及到的粉尘和物料性质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尝试用风扇驱动,通过管道来输送木屑和谷物。
随着鼓风机、罗茨风机和旋转给料器的发展,气力输送在19世纪20年代受到了工程界和研究者的普遍重视,目前已被工业生产的许多部门采用,例如,湖北省钟祥县磷肥厂,为了有效的解决防尘问题和磷肥粉输送距离远的困难,曾使用了气力输送磷矿粉,5年来使用情况较好。
实践证明,磷矿粉采用气力输送与采用机械输送相比,有输送距离远、粉尘污染小、设备简单、材料省、管理方便、耗能少和维修量小等优点。
由此可见,气力输送作为一项自动化输送技术,在生产应用中具有很多优越性。
以下简单介绍气力输送中涉及到的粉尘和物料性质。
一、气力输送
1.简介
气力输送又称气流输送,是利用气体动力,在密闭管道中使颗粒悬浮并随气体流动的单元操作,是流化态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
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做水平的、垂直的或倾斜方向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进行无聊的加热、冷却、干燥和气流分级等物理操作和某些化学操作。
与机械输送相比,此法能量消耗较大,颗粒易受破损,设备也易受磨蚀。
含水量多、有粘附性或在高速运动时易产生静电的物料,不宜进行气力输送。
2.输送对象
气力输送对象从几微米量级的粉体到数毫米大小的颗粒,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大多数的粉粒料能采用气力输送技术。
通常,所输送的物料拥有更大的尺寸和更高的密度,就需要采用更高的气体流速和更多的动力要求。
一般建议输送管道的内径至少3倍于(最好10倍)最大的粒子尺寸,以免管道拥堵。
自由流动、无磨损和无纤维物料是气力输送理想的选择对象。
低速气力输送技术发展已经容许有粘性的、磨损的和易碎的物料进行气力输送(即无破碎)。
3.输送原理
在气力输送中,颗粒在管道中的运动状态与气流速度有直接关系。
在垂直管道中,当气流速度为颗粒的悬浮速度时,颗粒呈流化状态,自由悬浮在气流中。
流速度超过悬浮速度时,颗粒被流体所输送,基本上均匀分散在气流中。
在水平管道中,气流速度越大,颗粒在管道内越接近均匀分布;气流速度逐渐减少时,则越靠近管底处,停滞在管底,分布的越密;当气流速度减小至某值时,一部分颗粒即一边滑动,一边被推着运动;当气流速度进一步减小时,则停滞层反复做木稳定移动,最终停顿而产生堵塞。
4.优点
气力输送与其他输送机械相比,有以下特点:
a.输送管道结构简单,占据地面和空间小,走向灵活,管理简单。
b.物料在管内密闭输送,避免物料污染和毒气泄漏,且不受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物料漏损、飞扬量很少,环境卫生条件好。
c.设备操作控制容易实现自动化、连续化,改善了劳动条件。
d. 输送量和输送距离较大,可沿任意方向输送。
e.可把输送和有些工艺过程(干燥、冷却、混合、分选等)联合进行。
5.缺点
a.动力消耗大。
b.被输送物料的粒度应在30mm以下。
c.不适于输送潮湿品结块和粘结性物料。
d.对管路和物料的磨损较大。
e.不适用于输送量小或间歇性操作。
二、粉尘
1.简介
固体物料的基本粒子称为固体粒子,能在空气中分散一定时间的固体粒子叫做粉尘。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微米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2.产生
a.生产过程中对固体物质进行机械性破碎、研磨等产生粉尘。
如:煤的粉碎。
b.金属冶炼或者对物体进行加热时,物理化学过程产生的升华或者蒸汽,在空气中凝结或氧化形成微小尘粒。
如:焦炉装煤或推焦的过程。
c.有机物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时,排放物种含有大量微小的尘粒和烟雾。
如:煤的自燃或者燃烧时氧气供应不足等其他原因不能充分燃烧,烟气排出物质中含有多种形式的尘粒。
d.在对粉状物料的混合、转运、筛分、包装、卸料等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尘粒从设备缝隙中逸出等。
3.性质
a.浸润性
粉尘的浸润性是指固体尘粒与液体洁面接触时,液体对尘粒的表面浸润程度。
这一现象表现了液体对尘粒的表面作用力的大小。
通常按水对尘粒的浸润程度将粉尘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类。
b.爆炸性
达到一定浓度的工业粉尘,在空气中遇见明火、放电、高温、摩擦等作用,有可能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粉尘的爆炸性。
c.磨蚀性
磨蚀性通常是指粉尘对设备的磨蚀程度,粉尘的磨损性与其本身的硬度和形状有关,硬度大,表面粗糙的粉尘磨蚀性大。
4.分类
通常,粉尘可按其性质与颗粒大小进行分类。
a.按性质分类:(1)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粉尘(如砂、煤);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铅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
(2)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木材、烟草、面粉);动物性粉尘(如兽皮、角质、毛发);人工有机粉尘(如炸药、有机染料、塑料、化纤);(3)混合性粉尘,上述多种粉尘的混合物(如金属研磨时,金属和磨料粉尘混合物等)。
b.按颗粒大小分类:(1)灰尘:粒子直径大于10微米,在静电的空气中以加速沉降,不扩散。
(2)尘雾:粉尘粒子直径介于10-0.1微米,在静电的空气中以等速降落,不易扩散。
(3)烟尘:粒子直径为0.1-0.001微米,因其大小接近于空气分子,受空气分子的冲撞呈布朗运动,几乎不沉降或非常缓慢而曲折的降落。
由于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在空气中滞留时间长短也不同,其处理方法不同。
三、物料性质
设计气力输送系统时,物料颗粒特性决定了是否采用气力输送以及采用何种气力输送形式。
物料特性包括颗粒尺度和分布、形状、密度、硬度、脆性、可压缩性、渗透性、粘性、分离性、爆炸性和静电效应等。
1.颗粒形状
颗粒形状对悬浮速度有较大影响。
同一种物料以球形颗粒的悬浮速度最大,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颗粒的悬浮速度就较小。
悬浮速度小,在相同的输送气速下,物料会沉积在管底,靠物料之间的推动移动或静止不动。
多角形颗粒的摩擦阻力大,表面凸起多的颗粒容易吸食和融化。
2.堆积密度
物料的堆积密度越大,用于输送的能量消耗就越大。
如利用空气动力来输送,要求提高输送气速。
气速太低,必然会造成在管底物料的沉积,输送侯的残余量增加。
3.含水量
物料含水量增加,除了易于产生管道粘附和堵塞外,还影响装置的输送能力。
例如,当气力输送含水量0-3%的粘土时,每提高1%的含水量,输送能力就降低15%。
一般采用气力输送的物料含水量在6%以下,高压压送物料的最高含水量不超过4%。
通常,由真空吸送的物料可以比采用压送的含水量稍高一些。
含水量大,物料难以产生静电,粘附现象下降。
4.吸湿性
物料具有吸湿性就容易结块,会影响输送能力和物料残余量。
气力输送炉灰的最大困难就在于,炉灰与大气接触1-2小时就吸湿发粘。
5.潮解性
6.粘性
物料的粘性会直接影响物料在管道中的积聚,因而影响正常的输送。
有时粘性的颗粒能导致严重的问题,出现管道堵塞。
7.磨损量
物料的物理特性对输送管道的磨损有着直接的关系,即磨损量是物料石习度和输送速度的函数。
8.可压缩性
物料的可压缩性隐含着物料密度与物料存气性和渗透性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物料在输送管道中的运动,尤其是在高供料率和低速输送的条件之下。
参考文献:
/view/4dc7b8165f0e7cd1842536dd.html
/view/1406834.htm
/news/25.htm
/view/56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