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我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
2008年的一天,我在办公室里与《中国教师报》邂逅了,翻开这张墨香扑鼻的报纸,深深被她上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所吸引,从此我与《中国教师报》结下不解之缘。

《中国教师报》是“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的教师,她对我的帮助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中国教师报》是了解神圣教育事业的一扇窗口,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开拓思维、展示风采的平台,在这里我可以驰骋思想,飞扬激情。

《中国教师报》的“教育家”、“现代课堂”、“教师生活”、“课改研究”、“网评天下”等栏目上的一篇篇教育专家的经验之谈,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理念新颖的教学案例,让我豁然开朗;一则则观点鲜明的精彩评论,让我不禁沉思良久。

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教育同仁的真切经历,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等短小精悍文章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思想不断提升。

教师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中国教师报》的谆谆教诲使我不断进步,日渐成熟。

我的心灵得到升华,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学生,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心灵、打动人心的爱的教育过程。

爱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而宽容就是这门艺术的精髓。

当我
俯下身子,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学生时,发现每一名学生都是那么的可爱,他们都有着独特的潜能的,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不管孩子的过失有多么严重,如果动机不是出于恶意,就尽量不要责罚他。

《中国教师报》让我懂得了这些道理,她让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

“热爱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的理念逐渐融入了我的灵魂。

课堂的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要关注生命的存在,从唯智教育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

《中国教师报》让我懂得,教师要“忘掉教师之形,忘掉教材之形,忘掉课堂之形”。

要俯下身子,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要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遇物则诲,相机而教,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要将课堂当作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在同学们的交流中,自己以一个引领者的身份,进行适时的评价,点拨。

《中国教师报》帮助了我,改变了我。

如今,我已是《中国教师报》的一名忠实读者,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期待着和《中国教师报》一路同行,阔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