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鼎盛鑫铅锌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目录制度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4)安全措施专项费用管理制度 (5)危险源监控与防范整改制度 (6)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8)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 (10)安全生产档案制度 (12)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4)矿山防火管理制度 (15)储存爆破器材管理规定 (17)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18)交接班制度 (18)入井签到制度 (19)入井须知 (20)安全例会制度 (20)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管理制度 (21)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23)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4)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 (25)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7)矿山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保养制度 (29)顶板安全管理制度 (30)采空区管理制度 (34)操作规程 (35)凿岩工(采掘)安全操作规程 (35)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 (37)机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40)运输工安全操作规程 (44)空压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47)卷扬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48)通风防尘安全操作规程 (49)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50)井巷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51)回采安全操作规程 (53)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5)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56)涉爆作业人员职责 (56)装卸爆破器材管理规定 (57)斜井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58)井巷掘进安全管理规定 (59)主扇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60)水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0)掘进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64)矿井水灾防治管理规定 (66)井下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68)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68)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70)矿井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71)矿井领导带班下井奖惩制度 (72)矿井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 (73)矿井领导带班下井档案管理制度 (74)工业卫生安全管理规定 (75)防洪系统管理办法 (76)盲炮处理办法 (77)探水作业技术规范 (78)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一、安全检查的内容:1、查思想,要认真检查各级领导及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情况,以及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与“三同时”的原则。
2、查制度,检查企业中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网络,重点检查三级教育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工伤事故报告情况。
3、查管理,检查各工段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
4、查隐患,检查不安全隐患整改项目的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5、查安全设施,检查各种安全设施,如接地、避雷、防火、防爆等设施的灵敏程度是否合乎标准要求。
二、安全检查的要求:1、每逢法定假前,应进行一次专业性安全大检查,并认真接受和积极配合上级组织的综合性安全大检查。
2、每周组织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辅以经常性的专业检查。
3、专职安全员每天到井下进行安全检查。
4、从业人员作业前必须对本岗位作业环境、设备运行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
5、安全检查必须作好记录,检查出来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必须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落实整改措施,并记录在案。
6、每月必须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总结会,且记录存档。
三、注意事项:1、新生产施工项目,新工艺、新设备、改(扩)建工程投产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查,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方可施工或投产。
2、对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或危险区域必须设立标志牌或设立危险标志,要有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
3、对检查后发现的隐患,不能立即解决的危险设备、设施、建筑物,要设立明显标志。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一、对矿山从业人员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素质。
二、矿长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三、新进矿山的井下作业职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72小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然后经再次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四、调换工种和采用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作业人员必须重新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五、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0小时。
六、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矿山职工在安全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矿山安全规程及矿山企业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安全知识;各种事故征兆的识别、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和撤离路线;自救装备的使用和有关急救方面的知识;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七、参加劳动、参观、实习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由专人带领。
八、爆破工、通风工、信号工、电工、焊接(切割)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安全教育和动手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准上岗作业。
九、矿山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记录存档。
安全措施专项费用管理制度一、根据公司董事会或矿山决议,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规定:投资该专项费用国企业总投资的15%;正常生产经营后专项费用销售收入的20%。
二、专项费用的使用规定1、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于财务中列为专项资金,由矿长负责专项资金使用,在使用中必须有工种措施明细表。
2、由矿长、专职安全员根据矿山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设计、施工工程预算申请材料,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或矿山矿长审核后,通过财务拨付使用,特殊情况可以先拨付使用,再补相关材料、手续。
3、财务根据公司领导或矿长审核意见,及时按预算拨付资金,确保矿山正常安全生产。
4、施工工程结束后,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或矿长组织相关人员验收至合格为止,在施工中由技术人员监督工程质量。
危险源监控与防范整改制度一、机电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和维修机电设施,保障电路畅通,机电设备正常运行。
绝缘损坏的电缆,须经修理、试验合格,方准使用。
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裸露带电部分,必须设置保护罩或遮栏及警示标志。
在带电的导线、设备、变压器、油开关附近,不得有损坏电气绝缘或引起电气火灾的热源。
在停电线路上工作时,应采取验电和挂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地线拆除后再通电。
从变电所至采场边界以及采场内爆破安全地带的供电线路,应使用固定线路,并宜采用环形供电。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关总闸,再采取相关措施救护。
二、冒顶事故的处理1、发生冒顶事故时,应尽快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截堵人员的人数及可能所在的位置,并分析抢救、处理条件。
2、迅速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
如果一时不能恢复,则必须利用压风管、水管或打钻的方法向埋压或堵截区内的人员供给新鲜空气。
3、在处理过程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难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4、在抢救中,如遇有大块岩石,不许用爆破法进行处理,应尽量绕开,如果威胁到遇难人员,则可利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救出遇难人员。
三、透水事故的处理1、发现工作面有透水预兆时,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人员,同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当进行探、放水工作时,事先要做好有关准备,要准备好避灾线路,以保证一旦发生透水时,能组织人员迅速撤退。
3、矿领导接到透水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同时根据事故地点和可能波及地区,迅速通知有关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关闭有关地区的水闸门。
4、当下部中段被淹时,应尽快关闭巷道防水闸门。
人员撤至井底车场后,再关闭井底车场的防水闸门,以保护水泵房。
5、井底排水设备,在透水后应全部排水。
四、矿井火灾的处理矿井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根据平时制定的救灾计划采取紧急救援和灭火措施。
1、发现起火,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扑灭,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区、队、班、组长,应按照矿井防火灾计划,首先迅速地组织工人沿规定的路线及时撤出,撤离时必须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如果撤退的路线已被火烟隔断时,应尽快构筑临时避难室自救。
火源不能扑灭时,必须封闭火灾。
主管矿长在接到火灾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矿山救护队和有关人员,要尽快查明火源及发火地点的情况,查明火灾发生地点是否还有遇险人员,根据防火灾计划,拟定具体的灭火和抢救行动计划。
同时应有防止风流自然反向和有害气体蔓延的措施。
2、为避免被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伤害,因此,侦察火情时应沿着新鲜风流方向接近火源。
3、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之前,只准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灭火。
4、需要封闭的发火地点,可采取临时封闭措施,然后再砌筑永久性防火墙。
进行封闭工作之前,应由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的救护队员检查回风流的成分和温度。
在有害气体中封闭火区,必须有救护队员佩戴隔绝式呼吸器进行。
在新鲜风流中封闭火区,应准备隔绝式呼吸器,如发现有爆炸危险,应暂停工作,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五、预防爆破事故爆破工必须按爆破员操作规程作业,炸药库保管员对爆破物品的管理也必须按章办事,确保不发生爆炸事故。
汉爆破作业发生意外时,知情人员应立即向矿领导报告。
接报告后,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赴现场进行抢险。
应急救援人员在现场尽快用高压风和局扇赶走炮烟,首先抢救伤员,再处理事故现场。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一、工人入矿前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不适合下井作业的不得录用。
二、有下列病症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或井下作业:1、各种活动性肺结核阈活动性肺外结核。
2、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严重,如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气管喘息及支气管扩张。
3、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肥厚与粘连。
4、心、血管器质疾病,如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症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5、经医疗鉴定,不适合接尘作业的其他疾病。
三、下列病症者,不得从事井下作业:1、风湿病。
2、癫痫症。
3、精神分裂证。
4、经医疗鉴定,不适合从事井下作业的其他疾病。
四、血液常规检查不正常者,不得从事井下作业。
五、矿山从业人员符合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必须严格按矿山井下防尘要求佩戴劳保用品,即工作服、口罩等。
六、职工的健康检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应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予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
七、地面和井下作业地点附近,必须设饮水站,及时供应清洁的开水,矿山企业还应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验。
八、井下就餐室,应设于空气新鲜的进风巷道内,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保健食品的装运器具应加盖,并经常消毒,由专人运送。
九、每一中段,应在顶板稳固、通风良好的地方设置井下厕所,并经常清扫和消毒。
十、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宜超过90分贝,应积极采取防止噪声的措施,消除噪声危害。
达不到噪声标准规定的作业场所,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十一、医务室必须有电话、急救药品和担架,并保证随时有人值班,班组长应学会急救技术。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一、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机构,明确人员,规定职责。
2、定期按时排查事故隐患,对危险区域、要害岗位的事故隐患,要重点排查整改,并落实整改措施,验收整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