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绿
青
蓝
紫
4
光的本质 • 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 • • • • •
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一般除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须考虑光 的粒子性外,其它情况均可以将光看成是 电磁波。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780nm。 单色光:同一波长的光引起眼睛的感觉是 同一个颜色,称之为单色光。 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混合成的光。 白 光:由各种波长光混合在一起而成的一 种复色光。
I2 C
30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光路可逆 •光的全反射
total reflection
在一般情况下,光线至透明介质 的分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 折射。在一定的条件下,界面可 将入射光线全部反射回去,而无 折射现象,这就是光的全反射。
31
光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射 1、现象
空气 水
A
O1
I2
O2
O3 I0
虚物不能人为设定,它是前一系统所成的像被
当前系统截取得到的。
A
A
A’
51
请判断物与像的虚实
A a. 实物成实像
A’
A
A’ b. 实物成虚像
A’ c. 虚物成实像 (对于第二个透镜)
A
A’
A
d. 虚物成虚像
52
注意:物、像的概念是相对于光组来说的
这意味着光信号越容易耦合入光纤。
40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1.1 光波和光线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1.6 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 1.7 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
41
1.6 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
一. 光学系统基本概念
光学系统:由一系列反射、折射表面(零件) 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从而满足一定使用要求 的组合 球面系统:光学表面均为球面 共轴球面系统:各球面的球心均在一直线上 光轴:系统的对称轴(连接各球心的直线) 顶点:光轴与球面的交点
33
当光线从玻璃射向与空气接触的表面时,玻 璃的折射率不同、对应的临界角不同
n I0
1.5 41°4 8’
1.52
1.54
1.56 39°5 2’
1.58 39°1 6’
1.60 38°4 1’
1.62
1.64
1.66 37°3’
41°8’ 40°3 0’
37°7’ 37°3 4’
34
•
例如 从某种玻璃到空气的交界面:n=1.5, n′=1 Im=sin-1 1.5/1=41.8° I > Im,可发生全反射
49
虚物和虚像
物方光线延 长线交点
B’
A
像方光线反像 延长线交点
虚像不能被相机底片、CCD等探测器接 收,但可以被眼睛观察到。
50
注意:实物与虚物的区别: ※ 实物:自己发光的物体。
如灯泡、蜡烛等,也可以是被照明后发光的物 体,如人物,景物等。
※ 虚物:不是由实际光线而是由光线的延长线 相交而成的物。
37
光导纤维号称现代信息系统的神经
由内层折射率较高的纤芯和外层折射率较低的包层组成
38
光纤
临界入射角: 数值孔径:
1 2 n12 n2 sin i n0
NA n0sin i n n
2 1
2 2
39
定义
na sin i0
为光纤的数值孔径
是光纤能够传送的光能越多。
i0 越大,可以进入光纤的光能就越多,也就
20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 局限性 • 当光经过尺寸与光波长接近或更 小的小孔或狭缝时,光的传播将 偏离直线——“光的衍射” • 当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是 沿曲线传播的
21
•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空间 某点相遇时,彼此互不影响,各 光线独立传播 利用这条定律,研究某一光线传 播时,可不考虑其它光线的影响。 大大简化我们对光线传播的研究
11
• 波前
wave front
波前:某一瞬间波动所到达的位置构成的曲面 波面:传播过程中振动相位相同的各点所连结成 的曲面 在任何的时刻都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波前; 波面的数目则是任意多的
t + Δt 时刻波前 t 时刻波前
光线是波面的法线 波面是所有光线的垂 直曲面
A
点光源A的光线和波面
12
好累!太不方 便了!
7
• 按照近代物理学的观点,光具有波粒二象
性,那么如果只考虑光的粒子性,把光源发 出的光抽象成一条条光线,然后按此来研究 光学系统成像。
问题变得简单 而且实用!
8
几何光学:以光线为基础,用几何的方法来研究光在
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
• 点:光源、焦点、物点、像点 • 线:光线、法线、光轴 • 面:物面、像面、反射面、折射面
13
光线是波面的法线 波面是所有光线的垂直曲面 同心光束:由一点发出或交于一点的光束 有限远 对应的波面为球面波
14
像散光束:不严格交于一点,波面为非球面
15
平行光束: 波面为平面
无限远
16
17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1.1 光波和光线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1.6 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 1.7 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
O4
I1 R1
32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程度时,折射角达到90° 折射光线沿界面掠射出去,这时的入射角为 临界入射角
sin I m n sin I / n n sin 90 / n n / n
' ' ' '
当I > Im时,I′变为虚数 折射光消失,能量全部被反射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光线由光密向光疏介质入射 •入射角>临界角
• 反射定律可以看作折射定律的特殊情况
(n′= -n)
25
判断光线如何折射
I1 空气 n=1 水 n=1.33
I1 玻璃 n=1.5 I2 I2 空气 n=1
26
I1 c 空气 n小 玻璃 n大 空气 n小 玻璃 n大
27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1.1 光波和光线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1.6 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 1.7 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
28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 光路可逆
1、现象
• 全反射
A
B
用射出去的光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射回的光路 利用光路的可逆性可以由物求像,也可以由像求物。
29
2、证明 直线传播 : 反射:I1=R1
R1=I1 A I1 R1 A B B
折射:
n1 Sin I1 = n2 Sin I2 n2 Sin I2 = n1 Sin I1
42
• 由两个球面构成的透镜中,通过两球面球心的直线为光轴。
光轴与透镜面的交点称为:顶点
光轴
顶点
43
• 若有一个面为平面,则光轴通过球面的球心与平面垂直。
光轴
顶点
44
光学系统
45
光学系统分类
按有无对称轴分: 共轴系统:系统具有一条对称轴线,光轴 非共轴系统:没有对称轴线 按介质分界面形状分: 球面系统:系统中的光学零件均由球面构成 非球面系统:系统中包含有非球面 共轴球面系统:系统光学零件由球面构 成,并且具有一条对称轴线
18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 几何光学是以光线的概念为基础,采用
几何的方法研究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和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
• 按几何光学的观点,光经过介质的传播问
题可归结为四个基本定律:光的直线传播 定律、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的反射定律 和折射定律
19
几何光学的适用条件
•光学系统的尺度远大于光波的波长 •介质是各向同性的
入射 面
n
I I ''
界面
I
'
n'
24
• 折射定律
在同一平面内
nsinI=n'sinI′
• 折射率n:表征透明介质光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n=c/v
描述介质中的光速相对于真空中的 光速减慢程度的物理量
空气,n 略大于1(实际应用中大都假设为≈1) 水,n ≈1.3 玻璃,n ≈1.45 –1.75
22
•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光传播到两种不同介质的 光滑分界面上时,继续传播 的光线或返回原介质,或进 入另一介质。前者称为光的 反射,后者为光的折射。
I
-I′′
n
I′
n′
• 光的反射定律
同一平面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I
23
法线: 过投射点所做的分界面垂线 入射角: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 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入射面:入射光线和法线所构成的平面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微电子技术系 王昱琳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1.1 光波和光线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1.6 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 1.7 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
2
1.1 光波和光线
• 光波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是一定频率范围 内的电磁波,波长比一般的无线电波 短 • 可见光:380nm-780nm • 紫外光:5-380nm • 红外光:780nm-40µm • 近红外:780nm-3µm • 中红外:3µm-6µm • 远红外:6µm-40µm
由于光具有波动性,因此这种只考虑粒子 性的研究方法只是一种对真实情况的近似 处理方法。必要时要辅以波动光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