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电效应的发现与解释

光电效应的发现与解释


光电效应性质的探索
一·J.J 汤姆孙的发现
金属经光照后发出的粒子比荷 与阴极射线相同,也就是说, 金属发出的是电子。
J.J 汤姆孙
二·勒纳德的新发现
勒纳德在两块极板间加了 一个反向电压,用以测量 光电子逸出时的动能。 勒纳德发现用不同材料做阴 极,或用不同光照金属板时, 遏止电压会不同。唯独光强 对遏止电压无影响。
E=hμ
爱因斯坦的解释 能量不仅在吸收和释 放时是量子化的,在 传播事业是量子化的。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逸出功
E
h k
W0
光子的能量
光电子的动能
更为合理的解释
{ Uq E
E
h k
W0
k
总的一些发现
一· 适当的光照会使一些金属逸出电子。 二· 光电子的逸出是瞬时的。 三· 每一种金属都对应一个频率,当光低于这个频率 时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四· 光的初定能与光强无关,与光的频率有关。
. . . . .
金属种类一定,改变光强
不同材料 遏止电压
与经典的矛盾
光是一种波
普朗克的启示
能量在吸收和释放时是量 子化的。
பைடு நூலகம்电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 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 。
一·赫兹的发现
1887年,赫兹在验证电磁波
存在的实验中意外地发现相 对于在暗室中,在光照下两 金属球间更易产生电火花。 虽然不清楚是什么原理,但 严谨的赫兹还是忠实地记录 下了这一实验现象。
验证电磁波的存在的实验 赫兹(1857年2月22日 1894年1月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