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旅游概述一、填空题:1、旅游是人类进化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旅游是从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3、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
4、“迁徙”与“旅行”有着共同的外部特征——。
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后者却是一种“”。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孕育着旅游的因子;“”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7、英文一词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出版的《》;古代中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中的诗句“”。
8、“艾斯特”定义是指由瑞士的()和()在他们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对旅游所下的定义。
9、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精神上的和特定需要的,即获得身心愉悦感受和体验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10、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或前提,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
11、旅游是包含了、、、、、等内容的综合性的活动。
12、旅游具有、、、属性。
13、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的需要分为、和三个方面;而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的一种高级消费形式。
14、旅游具有、、、的特点。
15、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和两大类。
根据旅程的长短,前者又可分为、和三种具体形式;后者也可分为、和三种具体形式。
16、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和四大类型。
其中,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是。
17、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是;被称为佛教第二故乡的是;有世界“购物天堂”美誉的是;被称为“袖珍之国”的是。
18、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国际性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是,它正式成立于年,总部设在;现有正式会员个;我国于年月日被该组织接纳为第个成员国。
19、我国的旅游组织大体上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20、中国国务院直属的主管全国旅游行业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是,它的全称是。
二、判断改错题:1、旅游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活动,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
()2、旅游素有“民间外交”之誉,这是因为旅游者都是来自平民老百姓。
()3、古代旅游活动之所以局限在少数权贵和富闲人士之中,主要在于古人普遍缺少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
()4、既然有“商务旅游”之称,那么,凡是外出经商活动都属于商务旅游。
()5、在中国古代就开始形成对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的不同概念。
()6、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血统的人士仍有“游子”之感,这正体现了重视血缘亲情的中国人文特征。
()7、人们喜欢游山玩水,又乐于到著名大城市旅游,这说明旅游需要的产生并非纯粹是人类自然本性的回归。
()8、有人旅游归来才发现自己家乡的美而倍感亲切,这是由于他在旅途中受了许多委屈的缘故。
()9、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三、选择题:1、人类具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A、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B、农牧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C、普通存在剩余劳动产品交换需要的原始社会末期2、来自五湖四海的北大在校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北京故宫参观的行为属于()A、旅游B、游览C、旅行3、旅游需要涉及人的“不自由”是指()A、受政治迫害B、生活的樊篱C、生活困苦不能自由花钱4、旅游的“异地性”是因为()A、旅游定义的需要B、能促进交通业的发展C、能拓展生活领域,产生与日常生活的疏离5、一个在清华大学求学的美国留学生,在节日里到西安、桂林等地旅游,从类别而言属于()A、国内旅游B、跨国旅游C、洲际旅游6、“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
”体现了旅游的()A、社会属性B、文化属性C、经济属性D、消费属性四、简答题:1、什么是旅游的季节性,请简要分析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第二章、旅游简史一、填空题:1、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上分为、和三个时期。
2、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公元前年在和上进行通商贸易的。
3、公元前年,古代奥林匹克——古希腊竞技会是世界上最早以寻求为目的的群众性旅游活动的真实写照。
4、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拉伯商人兼旅行家曾经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和旅游。
5、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是著名旅行家,由他口述的《》一书,成为第一次系统地向欧洲人介绍亚洲和中国的巨著。
6、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和。
7、1857年和1885年在英国先后成立了和;1890年在法国和德国成立了;1850年开始兼营旅行业务,并在1891年发售了。
8、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两大决定因素:一是;二是。
前者是后者的,后者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
9、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10、中国古代旅行与旅游历史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和。
11、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是一个性好远游、足迹遍天下的古代帝王;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巡游的第一个重要代表是;是学术考察旅行的最早、最杰出的代表;开创了中国旅游史上帝王舟游新篇章的是。
12、1923年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银行家在该行内部率先设立;于1927年春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并于1927年6月重新申请营业执照,更名为“”。
13、中国的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和。
14、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和“”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15、“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于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成立于年月日。
16、新中国的旅游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向“”转变的重大突破。
17、国内旅游业于年首次纳入国家旅游统计范畴。
18、1983年由广东省旅游公司组织的“”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打头阵。
19、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三大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并确定了“大力发展、积极发展、适度发展”的总体方针。
20、中国近代旅游业产生的背景是: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入出中国门户的和日益频繁。
二、判断改错题:1、古代旅游呈现着以个体为消费单位的无组织的分散状态。
()2、近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结束了少数权贵对旅游的“垄断”而初见平民化曙光。
()3、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成果。
()4、中国现代旅游业已进入“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不分轻重缓急的全面发展阶段。
()5、旅游发生在先,旅游业形成在后,但二者都是在战后才得到迅速发展的。
()三、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西方旅行家是()A、哥伦布B、托马斯·库克C、马可·波罗2、我国古代集探险、外交和通商于一身的伟大旅行家是()A、玄奘B、郑和C、张骞3、揭开中国旅游业历史扉页的是()A、1949年在厦门成立的“华侨服务社”B、1923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内部成立的“旅行部”C、1954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4、以下哪些是属于苏轼所写的旅游名著()A、《赤壁赋》B、《入蜀记》C、《吴船录》D、《岳阳楼记》E、《石钟山记》F、《桃花源记》5、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指()A、夏商周三代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E、宋元时期F、明清时期四、简答题:1、世界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2、1978—1989年,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3、为什么托马斯·库克被誉为旅游业的始祖?第三章、旅游活动的的基本要素一、填空题:1、1963年的罗马会议提出了这个概念,并规定其包括和。
2、1991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提出了的新概念。
3、旅游的社会条件是指和。
4、旅游者的个人条件主要是、、和。
5、所有旅游者都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安全、得舒坦、得满意、得痛快、得称心、而得乐。
6、旅游资源就其产生、存在的原因和实际属性来划分,可分为和两大类型。
7、自然景观的功能是能给旅游者提供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
8、人文景观的功能是能为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过程中的和的审美情趣;还包括不可见的、但置身其中可以感觉到的。
9、“深圳三景区”是指、和。
10、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有()、()、()和()。
11、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的“”,并通过了《》,标志着21世纪的世界将跨进“、、”的一个崭新阶段。
12、旅游设施包括和。
13、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是指、和。
14、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和性质。
15、旅游业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将给接待国的、、乃至等带来的某些消极后果。
16、被称为“人间仙境”的自然保护区是;一度曾是“诗一般美丽”的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古代皇家建筑,也是我国最大的历史文物博物院是指。
17、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发展成功的标志是实现“”。
18、主题公园典型的代表是1954年始建于美国洛杉矶市的“”。
二、判断改错题:1、根据旅游需要产生的原理,任何一个身体健康的人都能成为旅游者。
()2、地处我国西安的秦始皇陵墓,早已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资源。
()3、我国地下出土的文物特别丰富,这与中国古代盛行厚葬制度有关。
()4、、世界各国(地)的旅游政策法规总是鼓励和促进旅游和旅游业发展的。
()5、古代中国的帝王热衷于对名山大川和宗教圣地的游览和封禅活动,这在客观上对保护旅游资源起到一定作用。
()6、旅游与旅游业的关系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所以,旅游的兴衰是由旅游业的兴衰决定的。
()三、选择题:1、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在校生到北京故宫参观古建筑,他们属于()A、旅游者B、游览者C、学术考察旅行者2、假设一个富翁不想旅游,而一个穷人很想旅游,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A、前者舍不得花钱B、后者想借旅游机会赚点钱C、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不同3、上一题关于穷人“很想”旅游的假设能否成立()A、可以成立B、不能成立C、要视“穷”的程度而定4、能使短途和长途旅游得以实现的闲暇时间有()A、每天都有的闲暇时间B、周末的闲暇时间C、假日时间D、带薪假期5、旅游资源定义中关于“亲临其境”的规定性具有哪些含义()A、吸引性B、变化性C、可进入性D、垄断性E、季节性F、价值性6、旅游资源的特点是()A、吸引性B、变化性C、可进入性D、垄断性E、季节性F、价值性7、以下选项中属于对人文景观人为破坏的有()A、“文化大革命”期间,杭州岳飞墓在几个小时内就被“造反派”捣毁;B、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越来越倾斜欲倒;C、国内历代的“盗墓贼”对帝王后妃墓葬的破坏;D、人为的废气排泄和水源等环境污染而对文物古迹造成损害。
8、早在2千多年前就曾提出不违农时,保护生态平衡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苏秦D、韩非子9、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事件,不但使美国旅游业受到重创,而且涉及全世界,这说明旅游业具有什么特点()A、综合性B、依赖性C、带动性D、敏感性E、涉外性10、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开始于()A、1923年B、1954年C、1978年D、1992年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一、填空题:1、年月日国务院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是指依法设立、有营利目的、从事、实行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