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H1-04-倍他乐克剂型优势——NOTES

2012-H1-04-倍他乐克剂型优势——NOTES

大家好,我是阿斯利康的代表**,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倍他乐克缓释片的一些信息。

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主题是“多微囊缓释剂型,心率血压更平稳”。

我今天介绍的内容,主要分三方面:第一部分,零级释放,多微囊缓释剂型第二部分,零级释放,作用更持久
第三部分,零级释放,心率血压更平稳
首先来看倍他乐克缓释片的剂型优势,体现在其多单位微囊系统,能够保证持
久平稳释放。

倍他乐克®缓释片——先进的多单位微囊系统,持久平稳释放。

每片95mg的倍他乐克®缓释片约包含1600~1800个美托洛尔药物球形微囊;缓释片进入胃内迅速
崩解,微囊释放并广泛分布于消化道中;消化液透过包被每个微囊的聚合物薄
膜渗入到微囊内,使得美托洛尔溶解;微囊中药物溶解形成饱和溶液,透过聚
合物薄膜以恒速不断向微囊外释放,不受进食、胃肠道pH值和胃肠蠕动的影响;只有当微囊中药物完全溶解后,溶液被稀释成不饱和溶液时,释放速度才会下降。

所以整个作用共分为两个阶段:20小时的零级释放,3-4个小时的一级释放;在国外被称为控释缓释片;而倍他乐克ZOK中,ZOK的含义也正是零级释放(Zero Order Kinetics)的意思。

了解了倍他乐克缓释片的剂型后,我们来看看其带来的优势。

首先是作用更持久。

倍他乐克缓释片零级释放的特点,保证其临床作用更持久。

持续平稳释放带来的第一个优势就是长效。

现在我们将倍他乐克®缓释片与比索洛尔进行比较来进一步说明倍他乐克®缓释片的优势。

该研究中,12名健康志愿者服用倍他乐克®缓释片100mg和比索洛尔10mg,检测志愿者36小时内的血药浓度。

结果发现:服用倍他乐克®缓释片后血药浓度缓慢达到峰值,并缓慢降低,24小时后血药浓度仍为峰值的75.9%。

而比索洛尔的半衰期仅为10-12个小时,服用后血药浓度迅速达峰,此后迅速衰减,24小时后血药浓度仅为峰浓度的23.5%,无法达到24小时的作用时间。

下面来看一下血压晨峰现象。

首先介绍一下最常用的晨峰血压定义,清晨夜间血压差值=清晨醒后6点-8点测得的平均血压减去夜间最低血压
据观察,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清晨时段,起床后3h内,即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最高的水平。

这些患者收缩压平均升高14mm Hg(4-35 mm)Hg时,甚至可上升80mm Hg 。

这种血压在清晨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为“血压晨峰”。

近来对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进一步证明清晨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

Mittleman 等对共包括839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29项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节律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显示:以6个小时为一个时间区段,将一天24小时分为4个时间区,晨6时至中午12时发作机率明显增高(21,035),与预期的24小时随机平均发作数(15,200)相比,发作率增加40%。

相对危险比为1.38,95%可信区间为1.37至1.40。

这一现象的发生与生理等多种因素的周期有关,清晨血浆中皮质素、儿茶酚胺水平增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血小板凝聚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促使心梗的发生。

以上原因导致心肌梗死在晨间发生危险较高。

此外,Mittleman 等还进行的另一项对包括1939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19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晨6时至中午12时发作机率高,与预期的24小时随机平均发作机率相比,增加29%,相对危险比为1.29,95%可信区间为1.26至1.32。

由此看出,血压晨峰现象导致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增加。

所以维持24小时的血药浓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倍他乐克缓释片刚好可以做到这一点。

倍他乐克®缓释片服药后第24小时仍能持续平稳降压。

德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此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为期8周的平行组对照试验,比较了倍他乐克®缓释片100mg/天与比索洛尔10mg/天的降压效果。

结果显示:在治疗4周和8周时,倍他乐克®缓释片组服药后第24小时的降压效果均明显优于比索洛尔组,真正体现了其24小时平稳长效降压的优势
(P<0.01)。

此外,倍他乐克缓释片与比索洛尔相比降低心率方面更卓越,这是德国研究,研究显示治疗4周和8周时,倍他乐克®缓释片组服药后第24小时的降低心率的效果均明显优于比索洛尔组,24小时后能更有效的控制心率(P<0.01)。

刚才我们了解了倍他乐克缓释片作用更持久,下面来看一下其平稳的作用特点。

而平稳的血药浓度,带来的临床获益是心率血压更平稳。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治疗的关键是平稳控制血压。

因为血压波动的危害极大。

长期高血压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TOD) 。

随着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仅仅控制血压水平还不足以保护靶器官,还应该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等。

上图所示临床研究,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高血压组:114 例,按临床分期分为3 期, Ⅰ期46 例,Ⅱ期40 例, Ⅲ期28 例, Ⅰ期患者不伴靶器官损害, Ⅱ、Ⅲ期患者伴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诊断及分期均按1999 年WHO 标准。

对照组:22 例。

ABPM日间(8 :00~20 :00) 每15 min 自动测量一次血压,夜间(20 :00~8 :00) 每30 min 自动测量一次血压,监测期间活动如常,监测完毕后计算机自动分析。

以ABPM 监测的24 h血压的标准差(SSD) 作为长时血压变异的指标。

血压变异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主要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血管调节的动态平衡。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本研究所观察的正常人24hSBP 变异性< 11.9 (10.1 ±1.74) ,这与曹萍等研究结果为9.90 ±1.86 相近。

故以此为标准,比较高血压患者24 hSBP 变异性< 11.9 者与≥11.9 者,前者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提示降低血压变异性利于靶器官保护。

而倍他乐克缓释片能够平稳控制血压,故能避免血压波动带来的靶器官损害增加。

此图显示了倍他乐克缓释片与平片随时间变化血药浓度。

可以看出倍他乐克缓释片的血药浓度可以在一天24h内保持平稳。

从而确保了平稳降压24小时。

我们前面提到了倍他乐克缓释片平稳的血药浓度,同时,平稳的血药浓度也能够保证其24小时稳定控制心率。

上图显示的是,对比安慰剂,倍他乐克缓释片能够24小时稳定控制运动时心率。

这些也正是倍他乐克缓释片所带来的优势。

最后为大家总结如下:
倍他乐克®缓释片剂型更卓越,独特的多单位微囊系统,零级释放;
更长效,保护作用更持久,全天降低心血管事件(全天心脏保护);
除长效外,倍他乐克®缓释片24小时平稳降低血压,确保心率、血压更平稳。

最后为大家展示倍他乐克的简明处方资料。

希望能对您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