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请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思路分析:
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温度, 需要保持不变的因 素是 水的质量 。
实验步骤: 1、取一只小杯,加入100mL的水; 2、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有少量硝酸钾 固体剩余; 3、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然后降温至室温,观察 现象。
[讨论2]: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 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 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 度还与什么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 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 大。
例: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
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食糖,两位同学都将食糖溶
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则结果是:
( A)
(A)小明的糖水更甜
(B)小芳的糖水更甜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两杯水一样甜
3.能溶于水的物质
(D )
(A)只有固体 (B)只有气体
(C)只有液体 (D)可能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 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B)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强 (C)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D)油污不易溶于水中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探究1-3:
1、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 的影响
加入10ml 加入10ml酒 水,振荡 精,振荡
氯化钠 易溶于水 难溶于酒精

难溶于水
易溶于酒精, 形成紫红色溶液
结论:
溶剂的种类(性质)不同,溶质的溶解性不同;
溶质的种类(性质)不同,溶质的溶解性不同。 即:溶剂、溶质的性质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内因)
9、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 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 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
练习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 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g。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 ,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_g。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 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2、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 3、溶解度的含义: • 例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1)、20 ℃时氯化钠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时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20 ℃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克
思考: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变化不大;如:氯化钠(食盐)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减少。如:氢氧化钙(熟石灰)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二、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内在因素:
(1)气体的种类(或性质)(2)溶剂的种类(或性质);
2、外在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温度越低,气体的溶 解度越大。 (2)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 少而减少。
[讨论1]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 上进行呼吸?
5.烧菜汤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麻油漂在上面,而 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_油__不_易__溶__解_于__水_中__,__而_盐__能_溶__解_于_ 水中。
6.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加热,发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这说明
()
C
A.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能力增强 能力增强
B.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
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
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
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
一、定义: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 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想一想: 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0. 049体积氧气
1标准大气压下,20℃时部分气体的溶解度
多识一点:
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现象: 温度升高,硝酸钾固体溶解,温度降低, 硝酸钾固体析出。
结论: 在 水的质量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 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 ;增大当降 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 。减少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 1、定义: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 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
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 中析出
D.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
7、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固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B、只有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能在水中溶解
8、下列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g (20℃)
易溶
>10g
可溶
>1g
微溶 难(不)溶
<1g <0.01g
难(不)溶微溶 可溶 Nhomakorabea易溶. . .
0.01g 1g
10g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_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堂清
1.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
全溶解的是:
(C )
(A)食醋 (B)蔗糖 (C)金龙鱼食用调和油 (D)食盐
2.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
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