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酸贝那普利含量有关物质方法确认方案

盐酸贝那普利含量有关物质方法确认方案

1目的(Purpose)对盐酸苯那普利USP含量有关物质分析方法进行方法确认。

2范围(Scope)2.1含量分析法的确认内容包括方法的专属性和重现性。

2.2有关物质分析法由两个实验构成:Test 1:苯那普利杂质A,Test 2:苯那普利杂质B,C,D,E,F,和G。

有关物质分析法的确认内容包括方法的专属性,方法的重现性,和定量限(LOQ)。

2.3所配含量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的稳定性也将予于考察。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质量管理部(QA Dept.)QA经理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批准;负责监督管理整个确认活动,确保确认按进度计划进行。

QA人员负责过程监督,确保按批准的方案进行,确保质量管理的原则体现在确认过程之中。

3.2 注册部审核方案和报告与cGMP的符合性。

3.3 化验室(QC Dept.)负责确认方案的起草,确认过程的实施,并完成验证报告。

4确认试验所用标准品和样品(Test Articles)4.1 标准品USP盐酸苯那普利工作对照品,或昌明自制工作对照品USP盐酸苯那普利有关物质A,B,C,D,E,F,G工作对照品,或昌明自制工作对照品。

4.2样品盐酸苯那普利,批号;生产厂家:浙江昌明药业有限公司5含量分析方法确认试验(Verification For Assay method)5.1 含量分析方法重现性5.1.1 试验5.1.1.1 QC检验员按照附录含量分析方法用相同批的盐酸苯那普利(批号:)配制6个盐酸苯那普利供试品溶液。

5.1.1.2 按照附录含量分析方法(HPLC)对每个样品溶液进行含量分析。

按照附录含量分析方法规定的进样程序进样。

每个样品溶液重复进样两针,并且每隔12针样品溶液和进样程序完成后进1针程序控制标准品溶液。

5.1.2数据有效性标准5.1.2.1满足附录含量方法规定的系统适应性要求5.1.2.2同一样品溶液重复进样的面积比率在0.980和1.020之间5.1.3可接受标准5.1.3.1 样品的分析结果都应该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5.1.3.26个样品的含量的RSD不得超过2.0%6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方法确认(盐酸苯那普利杂质A)(Verification For Benazepril Related Compound A)6.1专属性(Specificity):6.1.1试验6.1.1.1根据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方法,准备分离度溶液(盐酸苯那普利约1.0mg/ml,杂质A约0.005mg/ml)。

6.1.1.2按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中的色谱方法,进1针流动相(准备分离度溶液的稀释液)。

6.1.1.3按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中的色谱方法,进1针分离度溶液。

6.1.2可接受标准6.1.2.1盐酸苯那普利与盐酸苯那普利杂质A的分离度不小于2.06.1.2.2流动相(稀释液)色谱行为对盐酸苯那普利和盐酸苯那普利杂质A的色谱峰没有明显的干扰。

6.2LOQ 确认:6.2.1试验6.2.1.1根据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方法.,准备稀释标准品溶液(苯那普利杂质A浓度约1µg/ml )。

6.2.1.2按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中的色谱方法,进1针稀释标准品溶液50µl。

6.2.1.3按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中的色谱方法,进1针稀释标准品溶液,进样体积减少到25µl。

6.2.1.4从两针色谱中,计算苯那普利杂质A的信/噪比S/N 。

6.2.2接受标准6.2.2.1当进样体积为50 µl,信噪比S/N≥10。

6.2.2.2报告进样体积为25 µl时的信噪比S/N。

6.3重现性:6.3.1. 试验6.3.1.1QC检验员按照附录苯那普利杂质A分析方法用相同批的盐酸苯那普利(批号:)配制3个盐酸苯那普利供试品溶液。

按照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中的色谱方法,对配制的3个盐酸苯那普利供试品溶液进行苯那普利杂质A分析(每个供试品溶液进样一针)。

6.3.1.2配制标准加入溶液:精确称取约50mg盐酸苯那普利(批号:)并移取1.0ml标准储备液置同一50ml容量瓶中。

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混匀。

标准加入溶液中,盐酸苯那普利约为1.0 mg/ml,苯那普利杂质A约为0.001 mg/ml。

按照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中的色谱方法,对标准加入溶液重复进样6针。

6.3.2数据有效性标准6.3.2.1满足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1 中的规定的系统适应性要求6.3.3可接受标准6.3.3.13针盐酸苯那普利供试品溶液进样色谱图中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RRT和峰形相似。

6.3.3.2报告标准加入溶液重复6针进样色谱图中杂质A峰面积的RSD 。

7有关物质分析-Test 2 方法确认(盐酸苯那普利杂质B,C,D,E,F,和G) (Verification For Benazepril Related Compounds B,C,D,E,F,G)7.1专属性Specificity7.1.1试验7.1.1.1根据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2 中的色谱方法配制系统适应性溶液(盐酸苯那普利约400 µg /ml、杂质B约400 µg /ml)。

7.1.1.2根据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2 中的色谱方法配制工作标准品溶液(杂质B, C, D, E, F, G,各约10:g/ml)。

7.1.1.3按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2 中的色谱方法进2针流动相空白。

7.1.1.4按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2 中的色谱方法进工作标准品溶液。

7.1.1.5按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2 中的色谱方法进系统适应性溶液。

7.1.2可接受标准7.1.2.1盐酸苯那普利与杂质B的分离度≥1.7。

7.1.2.2流动相(稀释液)色谱行为对盐酸苯那普利和盐酸苯那普利杂质的色谱峰没有明显的干扰。

7.1.2.3报告每个苯那普利有关物质相对保留时间RRT。

7.1.2.4报告已知相邻峰的分离度。

7.2LOQ (0.02%) 确认:7.2.1试验7.2.1.1用流动相稀释工作标准品溶液得到稀释标准品溶液(杂质B, C, D, E, F, G各约1:g/ml)。

7.2.1.2用流动相稀释系统适应性溶液得到LOQ溶液(苯那普利和杂质B各约0.2:g/ml)。

7.2.1.3稀释液,LOQ溶液和稀释标准品溶液进样。

7.2.1.4在LOQ溶液进样色谱图中,计算苯那普利峰和杂质B峰的信噪比S/N。

7.2.1.5在稀释标准品溶液进样色谱图中,分别计算苯那普利杂质B, C, D, E, F, G峰的信噪比S/N。

7.2.2可接受标准7.2.2.1在LOQ溶液进样色谱图中,苯那普利峰和杂质B峰的信噪比S/N≥10。

7.2.2.2报告稀释标准品溶液进样色谱图中相关峰的信噪比S/N。

7.3杂质分析重现性7.3.1试验7.3.1.1华海QC化验员按照有关物质分析-Test 2分析方法用相同批的盐酸苯那普利(批号) 配制3个盐酸苯那普利供试品溶液。

7.3.1.2按照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2 中的色谱方法,进行苯那普利杂质分析(每个供试品溶液进一针)。

7.3.2数据有效性标准7.3.2.1满足附录有关物质分析-Test 2 中的规定的系统适应性要求7.3.3可接受标准7.3.3.13针盐酸苯那普利供试品溶液进样色谱图中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RRT和峰形相似。

7.3.3.2计算3个盐酸苯那普利供试品溶液总杂质的平均值。

每个供试品溶液总杂质与平均值的绝对偏差≤0.5%。

8溶液稳定性(Solution Stability)在检测环境条件下来评估含量分析工作标准溶液和含量分析样品溶液的稳定性。

杂质分析标准溶液和杂质分析样品溶液是新鲜配制,所以不在这个方案中研究。

8.1分析溶液的稳定性含量分析工作标准溶液、含量分析样品溶液是第5部分(实验室内重现性)配制,这个样品放置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的试验台上,放置一定的时间,以评估样品的稳定性。

放置的溶液将在第1天、2天、3天、4天、5天(120小时) 各检测一次。

储存溶液必须要求由新鲜配制的标准品溶液来计算,储存的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溶液要重复进样。

8.2数据有效性标准8.2.1满足系统适应性要求。

8.2.2含量分析工作标准溶液、含量分析样品溶液重复进样峰面积的比率在0.980~1.020之间。

8.3接受标准8.3.1每个时间点测试的含量分析工作标准溶液和含量分析样品溶液结果与初始的结果相比偏差在±2%以内,表明样品和标准品溶液是稳定的。

9确认报告(Verification Report)本方案完成后,由验证小组长负责总结确认数据,并完成确认报告10附录方法(Attachments)10.1含量分析方法(Assay)10.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Related Compounds)附录(Attachments)1 含量分析方法(Assay)1.1色谱条件:仪器:Waters 2695/2996,自动进样器,紫外检测器,或与之相当的液相色谱检测系统。

流动相:甲醇∶四丁基溴化铵溶液=64∶36溶解0.81g四丁基溴化铵于360ml含有0.2ml冰醋酸的色谱级水中,加入640ml甲醇。

混匀。

色谱柱:Waters :Bondapak C18,3.9mm×30cm,10:m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运行时间:15分钟进样量:25:l1.2溶液配制:系统适应性溶液:精密称取盐酸苯那普利对照品和苯那普利杂质B对照品各4mg置同一1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混匀。

(盐酸苯那普利约0.4mg/ml、杂质B约0.4mg/ml)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约20mg盐酸苯那普利样品置10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混匀。

标准品溶液:精密称取盐酸苯那普利对照品约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混匀。

(盐酸苯那普利约0.2mg/ml)1.3进样程序:1.3.1系统适应性要求:重复进五针系统适应性溶液;盐酸苯那普利与杂质B的分离度≥1.7,盐酸苯那普利与杂质B各自对应的五针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都不得大于2.0%1.3.2待系统适应性建立后分别进一针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1.3.3每进12个供试品溶液和序列的最后进1针程序控制标准品溶液。

系统运行(系统适应性溶液+程序控制标准品溶液)中盐酸苯那普利与杂质B各自对应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都不得大于3.0%1.4计算:%盐酸苯那普利(以干基计)=A spl×W std×P×100A std×W spl×(100%-W%)其中:A spl:供试品溶液中盐酸苯那普利峰面积;A std:标准溶液中盐酸苯那普利峰面积;W spl:称取盐酸苯那普利供试品粉末的重量(mg);W std:称取盐酸苯那普利标准品的重量(mg);P:盐酸苯那普利标准品的纯度因子;W%:干失测定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