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讲稿---肺癌1

教案讲稿---肺癌1

二、流行病学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年发病入数(160万)还是年死亡人数(140万),均居全球癌症首位。在我国,肺癌已成为 癌症死亡的首要病因,过去30年登记的肺癌死亡率已增加了464.8%,且发病率及死亡率还在增长。英国著名肿瘤学家R. Peto预言:如果我国不及时控制吸烟和空气污染,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三)空气污染
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室内被动吸烟、燃烧燃料和烹调过程中均可产生致癌物。有资料表明,室内接触煤烟或其不完全燃烧物为肺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性腺癌的影响较大。烹调时加热所释放出的油烟雾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癌因素。在重工业城市大气中,存在着3,4苯并芘、氧化亚砷、放射性物质、镍、铬化合物、以及不燃的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等量可超过20支纸烟的含量,并增加纸烟的致癌作用。大气中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6.2μg/m3,肺癌的死亡率可增加1% 〜15%。
(五)痰脱落细胞检查
(六)支气管镜检查
(七)针吸细胞学检查
(八)纵隔镜、胸腔镜检查、开胸肺活检
(九)其他细胞或病理检查
(十)肿瘤标记物检查
七、诊断
八、鉴别诊断
(一)肺结核
(二)肺炎
(三)肺脓肿
(四)纵隔淋巴瘤
(五)肺部良性肿瘤
(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九、治疗
(一)NSCLC的治疗
1、局限性病变的治疗
1.咳嗽 2.痰血或咯血 3.气短或喘鸣 4.发热 5.体重下降
(二)肺外胸内扩展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1.胸痛 2.声音嘶哑 3.咽下困难 4.胸水 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6.Horner综合征
(三)胸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1.转移至中枢神经 2.转移至骨骼 3.转移至腹部 4.转移至淋巴结
(四)胸外表现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通常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吸烟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死亡率进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烟雾中的尼古丁、苯并芘、亚硝胺和少量放射性元素钋等均有致癌作用,尤其易致鱗状上皮细胞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平均高9〜10倍,重度吸烟者至少可达10〜25倍。吸烟量与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累积量越大,肺癌发病率越高。
(6)其他诱发因素
(7)遗传和基因改变
3、病理和分类
(1)按解剖学部位分类
1.中央型肺癌
2. 周围型肺癌
(二)按组织病理学分类
1. 非小细胞肺癌
(1)鳞癌
(2)腺癌
(3)大细胞癌
(4)其他
2. 小细胞肺癌
四、临床分期
(一)TNM分期
(二)TNM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五、临床表现
(一)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教 案
系部
临床医学系
教研室
教研室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内科学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
说明
对教
师的
要求
教材
选用
《 学》 主编 李家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
书籍
与常
用网
地址
参考书籍:
1、《新编中医学》 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理论课教案(范例)
2、播散性病变的治疗
(二)SCLC的治疗
1、化疗
2、放疗
3、综合治疗
(三)生物反应调节剂
(四)中医药治疗
十、预防、预后
外语词
汇要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肺癌(lung cancer)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
崔祥滨主编 .实用肺脏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思考题
1.肺癌的病理和分类、临床分期
2.各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特点
讲 授 内 容
注解
第七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概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 cancer),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为肿瘤的首位,并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预后差。目前随着诊断方法进步、新化疗药物以及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规范有序的诊断、分期、以及根据肺癌生物学行为进行多学科治疗的进步,生存率有所提高。然而,要想大幅度提高生存率,仍有赖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
1.肥大性骨关节病 2.异位促性腺激素 3.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
4.分泌抗利尿激素 5.神经肌肉综合征 6.高钙血症 7.类癌综合征
六、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一)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
1.中央型肺癌 2.周围型肺癌 3.肺泡细胞癌
(二)磁共振显像
(三)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影(SPECT)
(四)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影(PET)
讲 授 内 容
注解
一支烟的致癌危险性相当于1〜4mrad的放射线,每天吸30支纸烟,相当于120mrad的放射线剂量。
被动吸烟或环境吸烟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丈夫吸烟的非吸烟妻子中,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为夫妻均不吸烟家庭中妻子的2倍,且其危险性随丈夫的吸烟量而升高。令人鼓舞的是戒烟后2〜15年期间肺癌发生的危险性进行性减少,此后的发病率相当于终生不吸烟者。
(二)职业致癌因子
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砷、铬、镍、铍、煤焦油、芥子气、三氯甲醚、氯甲甲醚、烟草的加热产物以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氡和氡子气,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这些因素可使肺癌发生危险性增加3〜30倍。接触石棉者的肺癌、胸膜和腹膜间皮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潜伏期可达20年或更久。此外,铀暴露和肺癌发生之间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小细胞肺癌,吸烟可明显加重这一危险。
授课章节
第七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授课时数
1学时
授课时间
第四学年 第一学期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
目的
与要

一、了解肺癌的概述、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特别是吸烟的危害。
二、熟悉肺癌的病理和分类、肺癌临床分期、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三、掌握肺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
重点
与难

重点:肺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
难点:肺癌的病理和分类、肺癌临床分期及治疗原则。
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临床病例讨论法、问题导向学习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挂图
授课
提纲
一、概述及流行病学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吸烟
(2)职业致癌因子
(3)空气污染
(4)电离辐射
(5)饮料与营养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类癌综合征(carcinoid syndrome)
参考书目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