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开题报告
1、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课题的理论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

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运用语言。

所以,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该是教材的建构者。

课题的实践意义
现在小学英语普遍使用的英语课程资源主要局限于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录音磁带、教学挂图等。

学生接触英语也主要局限于英语课堂学习和英语课外作业。

资源的单一,决定了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形式单一。

为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使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直观教具和情境、学生资源、家长资源等等,将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本课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既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将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

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周边农村的,孩子们平时生活中很少接触英语,家庭环境中更是缺少英语学科的辅导与熏陶。

因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研究,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让不同学生在英语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趋势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引起一线教师的极大关注。

师生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能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弥补教材中材料陈旧、不充分的不足,使课堂更富时代感、多样性,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丰富的课程资源。

著名教育理论家富兰(Fullan)指出:“An approved textbook may easily become the curriculum in the classroom, yet fail to incorporate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the policy or goals that it is supposed to address. Reliance on the textbook may distract attention from behaviors and educational beliefs crucial to the achievement of desired outcomes。

”过分地依赖课本,照“本”宣科是无法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

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必须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4、课题研究的假设和理论依据
有关概念:“课程资源指的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的直接的条件”(黄远振,2003)。

根据新课标的描述,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徐继存等,2002)。

我国学者吴刚平指出:“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


5、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探索一种简便易操作、科学可开发、长期有效利用和管理的英语课程资源体系。

研究内容: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教材所包含的具体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和教师发现教材本身的魅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

①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教材的扩展性研究。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研究如何适当调整材,拓展教材。

如何做到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

教材的生活化研究。

研究如何挖掘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生活的课程资源内容。

研究如何恰当充实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身边生活的联系,与现实社会的接轨,以使教学内容更具现实的影响力。

②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学生资源的开发研究。

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挖掘生活经验,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随机事件。

教师要及时捕捉,有效利用,巧妙转化,开发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③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研究网络环境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并根据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研究方法:从理论层面上提高教师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分析与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课堂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切实可行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通过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6、课题研究的步骤和程序
第一阶段(20XX.10-20XX.3)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英语课题资源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进行课题研究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设计。

组织课题研究组对参加研究教师进行资源收集的培训。

第二阶段(20XX.3-20XX.8)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创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教学素材库的建设;组织教师研究
开发多种英语课程资源并尽可能系列化;推出利用课程资源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研究课;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研究、评估与改进,撰写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20XX.8-20XX.10)总结成果与结题阶段:
整理有关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迎接验收。

7、课题参加人员组成和分工
张蕊:负责课题的方案设计,进行全面策划,并最终撰写结题报告刘晓伟:课题指导,阶段总结。

有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类,汇总分析,阶段总结。

温泉:学科整合方面实践研究,资料搜集、汇编。

徐玉杰:研究讨论活动的组织,进行课题实践及反馈总结,并整理相关资料。

刘男:实践活动的组织,进行课题实践,资料的搜集整理
张珊:理论学习活动的组织,调查研究,负责课题资料的集结。

8、现有研究基础和物质基础
我组成员曾主持并参与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金钥匙”,并于20XX年6月结题。

主观条件:本课题的研究由教学一线教师为主,具备相应的学历水平和研究能力。

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的教学一线人员,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英语素养,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热心教科研工作,且均为年青教师,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善于实践,这为本
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客观条件:我校是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并且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科研教师队伍,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十分重视,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并且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学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与健全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能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应的条件保证。

该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校教科室主任杨红英老师亲自指导,将本课题纳入校龙头课题的子课题系列,课题研究能得到其他教研组的鼎力支持。

9、预期研究成果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调查问卷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的研究报告
10、经费估算
本课题研究用于购买资料、外出培训经费、研究过程中的部分费用共需2000元.。

相关主题